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环评改革试点引领张掖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沐雨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16 15:21:39
摘要: 张掖市把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全面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就必须持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甘肃省环保厅将张掖市列为全省环评审批改革试点市,张掖市把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全面推进。张掖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

黄泽元,1966年5月出生,甘肃民勤人,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6月参加工作,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本科学历,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曾任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陇南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

对话人:甘肃省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吴玉萍

为何推进环评“放管服”改革?

从社会层面看环评是敏感点,从项目审批看环评是堵点,从“放管服”看环评是难点

中国环境报:您曾撰文指出我国与早期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差距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发展阶段上的现实差距,需要我们逐步去弥补。二是精神境界和追求上的意识差距,指在我国全民的环境意识还停留在平衡发展与环保两者的层面上,还未上升到精神境界的追求上。这样的差距在现实工作中有哪些表现?

黄泽元:一种说法认为,西方走了几百年才搞环保,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基础来说,环保可有可无,把经济搞起来再说。以至于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总要想方设法绕开。另一种说法认为,脱离中国国情实际搞环保,听起来目标高、要求严,但在实际工作中落不下去。

为什么做起来要想方设法绕开?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落不下去?我想这也就是环评制度为什么要改革的原因。

环评制度改革是张掖市“放管服”改革中启动最早、运用最多、下功夫最大的一项改革,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开展环评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从社会层面看环评是敏感点。近几年公众的环境意识显著增强,一些项目建设和重大环境问题或多或少与环评有关,所以环评制度改革的社会关注度很高。如果这项工作开展不好,会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产生影响,所以这是一个敏感点。

第二,从项目审批看环评是堵点。环评是诸多审批事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只要是项目,都或多或少地涉及环评。而环评的项目类型多、程序复杂、审批时限长,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项目评审和审批的堵点。

第三,从“放管服”看环评是难点。环评的专业性强,但一些市县的技术力量不足,许多项目超出了市县两级技术力量的把控能力。同时,环评审批权限放下容易,接得住、管得好比较难。比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把环评项目下放到县以后,过去县上报到市,市上报到省,只是签字,但是现在批的时候批不了,怎么办呢?就变成了拖,难免影响整个“放管服”改革进度。因此,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难点,消除这个堵点,把环评制度改革打造成张掖市“放管服”的一个典型样板。

环评改革都改什么?

围绕三个大目标和两个基础性目标设计环评改革框架,分区准入、分类管控、评管并重、优化服务

中国环境报:张掖市的环评制度改革,具体改什么?

黄泽元:从环评制度自身看确实有一个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一是环评的范围非常大,该环评不该环评的都一个标准环评。因为范围大,实际中出现了许多无效的环评,浪费了企业的成本;另一种,环评变成了项目建设的紧箍咒,一旦强调环保上的责任,大家都把责任向上推向下卸,使整个环评制度运转不灵。

另外,环评只是环保的其中一个环节。现在的问题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环评上,后续的执行监督环节上有缺失,导致环评评了却没执行,不该排放的排了。这造成了有些环评是个真环评,但在执行环节是个无效的环评。

另外还要解决两个技术性目标。一是对企业要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把降低的成本更多地用于环保本身,这比环评更重要。二是减少政府部门以环评谋私利,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把环保做得更好。

环评试点改革中我们围绕3个大目标和两个基础性目标设计环评改革框架。3个大的目标包括,建立一套适合张掖市情、符合发展潮流,既能促进发展又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再制定一套设计合理、运转灵活的环评审批流程,健全一套环保全程监管系统。

中国环境报: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环评改革框架。

黄泽元:可以用“分区准入、分类管控、评管并重、优化服务”16个字概括。

一是分区准入。我们把全市分为特殊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乡人居功能区和工业准入优先区,打破了过去项目无论在哪个区域审批,环评都一模一样的问题。按照分区准入的原则,有些地方是禁入,有些地方是限制准入,有些地方是优先准入,从区域上区分开来。

二是分类管控。改革初期,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申报、备案、审批三大类,现已逐步规范为备案、审批两大类。按国家规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其他需要编制报告书和报告表的项目分为A、B两类严格进行审批,其中B类项目取消了专家技术评审环节。这样,项目的类型区分开后,真正需要做技术评估和实施严格环评审批项目的就会大大减少,减轻生态环境部门的负担,也能够节省企业的时间成本。

三是评管并重。过去我们环评重评轻管,项目评的时间太长、耗费精力太多,也会造成没有时间去监管。所以我们这次改革就是从过去重评轻管、有评无管,将重心下沉,向评管并重转变,让生态环境部门腾出更多时间,把重心放在监管上。

四是优化服务。做好企业服务,做到一个县一个窗口,一个县一个专业人员,专项对接企业环评事项,实施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的制度,优化企业的服务,这也是我们改革中最主要的内容。

中国环境报: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都很明确了,接下来具体是怎么改的?

黄泽元:划分权限。按照该放则放、能放全放的原则和环评上收、监管下沉这两个原则来划分市县两级的权限。市级以环评为主,评管并重,县级以环评为辅,监管为主。把真正需要环评、做技术评估的、做重大环评的审批A类项目全部放到市级,由市级来统一评价环评;把其他项目全部放到县级,县级从大量的环评中腾出时间来做好监管。所以说,我们这个改革叫环评为主,评管并重,县级以监管为主,以环评为辅,做到了权限分明、权责对等。

再造流程。以往在推进一些改革中,有时会让社会公众和企业不知所措,就在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原来旧的流程打乱了,新的流程尚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企业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们重视流程的再造。公开了环评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并配套了一个方案、两项制度和7项措施,把环评的每个环节都公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外人知道第一程序是什么,第二程序是什么,第一程序在哪里,后续在哪里,所以说主要就是流程再造。

用好网络。运用好现在的技术手段来加快环评,我们实行了一网受理、一网通办。现在,张掖市的环评审批已经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企业不再需要提供纸质的环评报告和文件,包括审查、专家评估等都在网上进行;同时,实行了电子监管和实时监察,一个环评事项办理到哪个环节、办理超时等会自动提醒,提醒审批人员要加快办理;有关部门也可以随时查看这个环评进展到哪一步,卡在哪里。

张掖市环评“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

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企业税费负担普遍降低,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政务服务不断优化

中国环境报:环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您感觉到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黄泽元: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地方政府释放了大量的权力,但是企业并没有因此感到办事方便了。查找原因,放起来简单,但接得住难。一纸文件就能放下去,但不是放下来就能接得住。市县两级的生态环境部门人员少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放管服”的效果。

对此,张掖市做了几个重要的改革:把原来的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从自收自支单位改成了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招考了6个人,两个大学生、4个研究生,全是环境工程专业。同时,我们组建了环评专家库,鼓励生态环境系统的人员考取环评工程师,考到环评工程师的一次奖励5万元,每年政府补助3万元,现在全市有42个人在考环评工程师。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难题。此外,对本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规定参与项目评审,评审费按照社会专家的50%执行,解决了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不敢评,大量从外面请环评专家这种费时间、费精力的问题。

中国环境报:从目前来看,环评“放管服”改革有哪些成效?

黄泽元:就环评改革本身而言有4方面成效。一是评估类项目大幅减少。原来由省、市审批的大部分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区)后,有效解决了投资领域项目审批和环评审批权限下放不同步的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改革以来,已为2836个项目办理了环评手续,其中备案类1961个,审批A类285个、B类590个,69.1%的项目直接进行备案管理,20.8%的项目取消了专家评审,实现项目技术评估、审查审批更加科学、合理。二是环评时间大幅缩短。通过下放审批权限和实施分类管理,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实行备案的登记表项目,业主在任何地方当天就可以完成网上在线备案,较过去缩短了15个工作日;审批B类项目可在8个工作日完成审批,较过去普遍缩短了近20个工作日;审批A类项目最快可在1个月内完成审批,较过去可以缩短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三是企业负担大幅减轻,项目环评审批费用企业“零负担”,同时缩短了时间,隐性成本下降的幅度更大。四是环评监管全面加强,实现了两个100%,即县级对所有项目的监管100%全覆盖,市级对审批类项目监管100%全覆盖,对县级审批的30%的项目进行抽查监管,环评监管全面加强。

就全市“放管服”而言,以环评“放管服”改革的试点带路,全市“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企业税费负担普遍降低、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政务服务不断优化,确保了经济总量稳中有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生态建设有力有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张掖经济社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