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渤海湾等重点海域水质堪忧 渤海治理攻坚战即将打响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编辑:沐雨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03 16:11:26
摘要: 11月30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每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柯昶表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的叠加期。

11月30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每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柯昶表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的叠加期。

渤海湾、辽东湾、黄河口、长江口等重点海域水质堪忧

在我国沿海海域中,渤海湾、辽东湾、黄河口、长江口等重点海域水质堪忧,2017年重点监测的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四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受监控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未见根本好转,赤潮、绿潮(浒苔)等生态灾害多发频发,结构性的环境风险压力仍然较大。

生态环境部表示,目前还存在保护责任未根本落实、综合治理力度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有案不移、有案难移、有案慢移,甚至以罚代管、压低处罚标准,海洋保护区、海砂开采等领域违法违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未批先建、向海偷排漏排等问题较为突出。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开展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并将强化生态监管,加快建立基于卫星遥感等手段的海洋生态监管体系,重点加强海洋保护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区等三类区域监管。在陆源监管方面,将尽快出台《入海排污口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入海排污口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渤海治理攻坚战即将打响将大幅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

记者还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日印发。这份行动计划目标是通过三年综合治理,大幅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要达到73%左右。

行动计划确定开展四大攻坚行动:第一个是陆源污染治理行动,以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为重点,强化陆源污染综合治理,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同时也推进“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以及城市生活污染防治等工作。

第二个是海域污染治理行动,在环渤海地区实施湾长制,构建陆海统筹的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并着重推进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和船舶、港口的污染治理。

第三个是生态保护修复行动,从海岸带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修复、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三个方面入手,严守渤海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和岸线开发管控,加强河口海湾综合整治修复和岸线岸滩综合治理修复,逐步恢复渤海渔业资源。

第四个是环境风险防范行动,重点从陆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海上溢油风险防范入手,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专项执法检查,同时建立海洋赤潮(绿潮)灾害预警以及应急处置体系,提升海洋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柯昶介绍,为确保渤海各项任务的落实,《行动计划》将从组织领导、监督考核、资金投入、规划引领、机制创新、监测监控、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面也做出安排,以期对《行动计划》各项工作的实施予以充分保障。

加强海洋垃圾和塑料垃圾防治

在发布会上,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介绍了我国海洋垃圾和塑料垃圾防治情况。王菊英介绍,我国最早颁布限塑令,禁止生产和使用厚度小于0.25毫米的塑料袋。相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条例还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重大规划都要求加强陆源入海污染防控,严控塑料垃圾倾倒入海。此外,我国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方案有效减少了陆源和海源垃圾的输入,同时我国也加强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从源头上防止陆源垃圾入海。

针对下一步工作,王菊英强调将从六个方面开展海洋微塑料的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进一步研究海洋垃圾(微塑料)防治方案等系列措施,布局海洋垃圾防治工作。二是加强海洋垃圾监测,掌握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分布规律。三是加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更加科学地评估海洋垃圾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微塑料对海洋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四是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的支持力度,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五是加大公众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意识,转变消费习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六是参与应对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国际进程,积极推进全球海洋垃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