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二十年不断流 黄河成江河治理与保护典范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成科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4 13:25:01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和下游工农业用水迅速增加,这是造成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原因,上世纪末黄河流域降雨量明显减少。同年8月12日之后,黄河干流再未出现断流。

8月12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宣布,截至当天,黄河已实现连续20年无断流,彻底改变了过去万里长河频繁断流的局面,为世界江河治理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范例。

资料记载,从上世纪70年代起,黄河开始出现频繁断流现象。1972年至1996年,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断流3次。1987年后,更是连年频繁断流,并且断流时间提前,范围扩大。1997年,终于爆发了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断流,当年断流河道上延至开封附近,占黄河下游河道总长的90%,断流时间226天,刘家峡、三门峡水库开闸放水也未能避免断流。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副局长袁东良介绍:“频繁断流直接影响沿黄城乡生产生活,河道萎缩进一步加剧、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失衡,同时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高级工程师周康军说,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水资源贫乏、人居用水日益增加、缺乏科学管理。由于气候原因,上世纪末黄河流域降雨量明显减少。1919年至1975年,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6毫米,1986年至2000年,降水量降为398毫米,天然径流量随之减少,黄河来水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和下游工农业用水迅速增加,这是造成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周康军说,本来就缺水的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支撑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

当时小浪底水库尚未投用,黄河干流上调蓄能力较大的龙羊峡、刘家峡水库,都位于兰州以上河段,距离下游3000多公里,下泄水流到下游需要近1个月,远水难解近渴。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水资源调度,管理体制不科学,一旦遇到枯水年份,沿河各地通过引水工程争抢引水,造成下游断流日趋严重。

1998年年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进入新世纪后,黄河流域降水量有所增加,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使用,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之后,河水开始长流。”周康军说。

1987年,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方案的批复使黄河成为我国大江大河中首个进行全河水量分配的河流。根据国务院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从1999年3月正式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这在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中首开先河。同年8月12日之后,黄河干流再未出现断流。

“20年来,小浪底年均库容达到109亿立方米,巨大的库容,让汛期大量洪水留在库中,到冬季枯水期再平稳下泄,保证了下游冬春季节的灌溉用水,也为黄河20年不断流发挥了关键作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处处长刘树君说。

20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结束了黄河下游频繁断流的历史。比如: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实行以省际断面流量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首长负责制;联合调度干支流骨干水库,充分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提升黄河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系统,为“精细调度”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河水长流,生机勃勃的黄河形成了一条生态廊道。2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5%增加到现在的60%,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68种。久违的洄游鱼类重新出现,河口三角洲再现草丰水美、鸟鸣鱼跃的动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