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生态龙川的手擎木偶戏

来源:北国网 编辑:生态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7 13:49:40
摘要: 2009年12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11年4月,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

原标题:龙川手擎木偶戏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2009年12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11年4月,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旧县治龙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龙川故城,自秦至民国,为县或州治所,素有“岭南古城“之称,见证了2000多年来龙川人文历史的嬗变,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据《龙川县志》记载,早在20世纪初,龙川就有木偶戏剧种,由黎咀虎口村老艺人骆三和骆七两兄弟从福建泉州引入,当时虎口村有两个提线木偶戏班,尤为出名,班名叫“兆丰年”和“贺丰年”。两个戏班排演老式传统木偶戏,如《白蛇传》等,被当地群众称为“鬼仔戏”,1953年后逐渐发展为手擎木偶。解放后,在龙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重视下,将原“贺丰年”和“兆丰年”木偶戏班中部分木偶艺人组织起来,于1953年正式成立了“龙川县文联线剧队”,新成立的线剧队对传统木偶艺术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木偶舞台由传统的小舞台扩大了一倍多并配置了灯光布景。1955年改名为“龙川县线剧团”,同年秋,剧团前往广西作巡回演出。广西文化部门即向我省文化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剧团部分人员留在广西,让木偶艺术传入广西。经有关部门及国家文化部批准,1956年,龙川县线剧团部分团员正式归属广西,并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木偶剧团”。1972年,骆民生、骆锦标等木偶艺人重新组建木偶剧团,并于1973年10月成立了“龙川黎咀木偶剧团”,1979年因建置变动,剧团解散。2004年,为落实文化大省战略,传承民间传统艺术,拯救行将湮灭的木偶艺术,以原木偶剧团成员为主的龙川县黎咀木偶团正式成立。至今排有作品《马灯四围》《民乐伴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节目。木偶戏经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提线木偶发展到技头木偶,既能演现代剧又能演古装剧,通过简单的道具,造就丰富的人物性格和腾挪跌宕剧情。

龙川手擎木偶戏,又称“鬼仔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来演绎故事的戏剧。龙川手擎木偶戏木偶制作精致,栩栩如生。偶身高约为80公分,先用泥塑,再做模子,然后用纸一层层地往上糊,造型精巧,融洽了泥塑、彩绘、服装设计等工艺艺术,栩栩如生。偶头内设有机关,木偶的嘴巴、眼睛、手脚能随着曲调的旋律张合转动,动作丰富,易于演员的表演。演员在幕后操纵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并配以音乐进行表演。

木偶龙川木偶戏剧采用传统的民间小调及地方客家山歌、采茶调等曲调,曲调优美、热烈奔放、动听感人;唱腔吸收了客家山歌、采茶戏的精华,柔和甜润、质朴平易;唱词对白采用客家方言和粤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自成一格。木偶戏剧剧目丰富,传统经典。龙川手擎木偶戏的演出剧目大部分取材于古典名著,民间故事,所表现的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彰显人间的真善美,呈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偶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等行当。龙川木偶戏一般在传统喜庆节日,民俗活动和庙会等表演。龙川手擎木偶戏独特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社会功能,是研究客家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具有丰富的、独特的造型艺术和服饰文化价值,通过对龙川手擎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场合、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