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溧阳10万人捧上旅游“金饭碗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生态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1-09 17:42:21
摘要: 10月9日,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背后是溧阳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持续、增值转换的持续探索。

10月9日,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背后是溧阳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持续、增值转换的持续探索。

“以生态为最核心资源,与创新发展要素结合,把绿水青山持续涵养出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生态创新’之路,溧阳人民已经坚持走了30多年。”溧阳市委书记徐华勤说。

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寻找新生机

曾经,矿山开发在溧阳轰轰烈烈,水泥建材一度成为主导产业,但以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渐渐显出疲态。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思路。”20世纪90年代伊始,溧阳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寻找“新生机”,粗放的发展模式开始为绿色发展让位,天目湖旅游开发、丘陵山区综合开发、昆仑经济技术开发、苏浙皖边界市场开发等“四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打响了溧阳创新生态资源利用方式的“发令枪”。

1992年,“天目湖”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溧阳不仅把沙河水库、大溪水库打造成了华东唯一、全国两家之一的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而且成就了全国第一家水利设施类的上市公司“天目湖”,还吸引了超过2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徜徉在溧阳的乡村与绿水青山间。

溧阳也因此开启了“因为一湖水,爱上一座城”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目前,溧阳有近10万人捧上了旅游“金饭碗”,实现旅游总收入257.4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4%。

伴随着开山采石被喊停,人们发现大山中还藏着另一条绿色“致富之路”。根据丘陵山区的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溧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领着丘陵山区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进军。溧阳人组建了桑园、林场、茶场、板栗场、药材场、食用菌场,秃山变绿了,废地变成了宝,昔日的荒山乱岗处处瓜果飘香。特别是从无到有引进并改进的“天目湖白茶”,截至目前,种植面积超4万亩,产值超 10亿元。

开辟“农路变景点、农区变景区”的农旅融合新路径

2010年4月26日,燕山公园正式开园,这座曾经满目疮痍的废矿山重新披上了植被。

“当初搬家心里舍不得也不情愿,今天看着这个大公园,我太激动了,这个家搬得太值了!”作为因建设燕山公园而搬迁的“移民”,67岁的陈志方成了第一批入园的市民,故地重游,老人感慨万千。

可以说,溧阳为提供全域洁净和区域领先的优质生态供给,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水陆空”全方位出击,开启了小城历史上最大规模和力度的“治山理水美村”行动。

截至2019年底,溧阳共关停采石矿、砖瓦窑、石灰窑、码头等190多个,生态修复废弃矿山50多个;投入7亿多元治理全市水库、重点塘坝,累计投入近30亿元开展天目湖水源地保护行动,投资12.8亿元实施区域治污一体化工程、14.8亿元开展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全市所有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标准,天目湖水域常年保持Ⅱ类水质。

溧阳还以现有的“农村路”为基底加以改造提升,打造了全长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巧妙地将全市主要的景区景点、文化遗存、乡村旅游点、休闲农业区以及特色田园乡村串联起来,开辟了“农路变景点、农区变景区”的农旅融合新路径,吸引了超800名溧阳籍大学生回乡创业,“青峰仙居”“轻度”等一批“溧阳茶舍”应运而生。

同时,“溧阳1号公路”也打开了沿线农副产品的销路,富硒软米、两湾白芹等成为游客竞相采购的“爆款”。据不完全统计,“溧阳1号公路”带动沿线10万农民增收。

以生态创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治理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省、一个城市可以独立完成的,必须让区域联动起来,才能解决好整体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溧阳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生态创新,而是首倡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保护为纽带打造省际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样本。

当前,溧阳正在探索的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可以形成系统的生态价值评定体系,从而逐步推进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化和实用化,为建立相对科学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溧阳以生态创新作为自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将依托这种优势而形成的“孤岛式”试验上升为体系化成果。今年7月17日,在由江苏的溧阳市和宜兴市、浙江的长兴县和安吉县、安徽的广德市和郎溪县,以及上海的“飞地”白茅岭农场等“一岭六县”参与的长三角县域绿色发展峰会上,溧阳与安徽省广德市、郎溪县签署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框架协议,明确将以生态容量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市场化区域生态补偿模式作为机制创新的一部分,推动省际交界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向系统治理和制度化治理转变。(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