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以示范引领绘就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生态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2-05 13:50:26
摘要: 近年来,全面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已逐渐成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和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

深圳,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不久前,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近年来,全面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已逐渐成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和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目前,全国已命名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路播种,一路收获,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经历了春色满园,如今已硕果累累。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制度不断完善

当前,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已成为各地推进绿色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抓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副省级城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工作规范》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估技术导则》。这意味着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标准体系更加完备,示范创建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各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因地制宜制定规划与条例,为推动示范创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福建出台《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专项规划》,提出要推动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西藏表决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用法治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宝安区出台《宝安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5年)》等文件,形成了涵盖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等6个领域41项建设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从中央至地方,从顶层设计到工作机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制度不断健全,为示范创建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长效动力。

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推动绿色发展

“巢湖的水真清,蓝天白云风景真好。”如今,在安徽合肥,市民们能惬意地漫步城市绿道,呼吸新鲜空气。为推进巢湖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合肥聚焦水污染,采取多项治理措施,还民以清水。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指标数据持续向好,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在天津,蓟州区、西青区已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从一般提升到良好。在深圳,福田区PM2.5年均浓度连续6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深圳河国考断面水质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别有15%、22%的市县创建成功,其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都排在各省前列。

如今,各地的经济发展绿色化程度也更高。在浙江,有两条发展曲线引人注目:一条是“绿线”,从2002年到2018年,浙江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61.3%、88.1%;一条是“金线”,同期,浙江全省GDP增长了7倍多。

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引领之下,产业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型升级,为发展注入新活力。湖南省资兴市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促进“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

生态环境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吉林省白山市依托资源本底,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基地、矿泉名城和世界人参之都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浙江省宁海县探索以水为媒的美丽河湖经济带模式,做大七大国字号品牌。

生态扶贫既实现脱贫致富,又建设了美丽家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通过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与生态扶贫相结合,使饮用水水源保护形成良性循环。陕西省吴堡县不断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治理和保护修复,积极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依托吴堡石城、黄河二碛等景点优势,精心打造吴堡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映入眼帘的除了竹林与溪水,还有山脚下整齐又精致的村民别墅。村口水塘边则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10个红色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浙江建成了全国首个生态省,在全国率先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改革深化引领全国。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安徽联合推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我国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浙江经验”。

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过程中,各地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体制创新。福建率先在全国推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审判庭,对污染治理不到位的地区“环评限批”。江西则推进合理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推行市场化的资源交易机制。贵州则出台一系列条例和办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示范创建还全面推动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落地见效。在深圳,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任期生态审计试点率先开展,推动了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浙江仙居,全国首个县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诞生,全面摸清了仙居的绿色家底,形成了丰富的生态产品价值体系。在安徽旌德,林权收储担保融资试点得以率先推进,解决了金融机构不良林权抵押贷款抵押物处置难的问题,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户扩面”。

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试点区域。安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贵州则计划加快推动建立珠江上游生态补偿机制,将南北盘江纳入省级生态补偿范围。河北则积极探索推动共建张家口、承德生态补偿试验区。

如今,这些生态文明示范案例正发挥着重要的先行者、探索者作用,为全国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典型和榜样。

下一步,对照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各地还将持续完善示范创建工作规范和指标体系,提档升级示范建设标准。制定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励示范区创建在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上走在前、做表率。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引领,千万个美丽家园,终将绘就美丽中国。(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