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河南省封丘县水驿村:“棚菜”产业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来源:中国网 编辑:宇轩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4-24 20:18:02
摘要: 要想奔小康,产业是保障。

1682323970881.png

人间最美四月天,最美四月黄河岸。4月23日,走进河南省封丘县荆隆宫乡水驿村,阵阵泥土芬芳扑面而来,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有序,大棚内一垄垄蔬菜生机勃勃,一股股菜香扑鼻而来。

菜农们正在大棚内忙着浇水、施肥、打叉、采摘、分拣、搬运,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要想奔小康,产业是保障。水驿村是一个毗邻黄河岸边的美丽乡村,属于典型的农业大村,土质条件较好,适合瓜菜生长。近年来,该村按照“产业立村”的发展理念,通过干部带头、典型引领、效益引导等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成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

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水驿村以打造富民产业带为抓手,统筹谋划,争取资金,强化社会投入,谋划实施了该村蔬菜产业基地项目,争取资金580万元兴建的28座蔬菜大棚占地140亩,平均每座大棚占地5亩,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采取“双绑机制”运营,即由荆隆宫乡水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土地,河南省远庆农业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据河南省远庆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远庆介绍,蔬菜大棚主要种植红钻,皇太极、螺丝椒、黄瓜、礼品西瓜等,产品销往郑州,新乡,濮阳,山东等地,年销售额300多万元,解决了80个村民就业。

1682324000707.png

在蔬菜大棚内,一位中年妇女正忙着采摘。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由于远离家乡,家里老人孩子得不到及时照顾,现在在村里蔬菜大棚打工,工资给得挺好,每月拿到手3500元,最主要是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提起这份工作,这位中年妇女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在“红钻”大棚,长势喜人,植株足有两米多高,布满了整个温室大棚,一颗颗鲜红的果实挂在枝头,似一粒粒璀璨的珍珠,令人垂涎欲滴。

“现在正值红钻的生长期,这种蔬菜看似辣椒,其实一点儿都不辣,反而很甜,就像水果一样,在大城市的一些高档酒店,是制作精美配菜用的,市场价一斤能卖20多元。”程远庆提起他的“红钻”,心里充满了期待。

近年来,水驿村把蔬菜产业作为改善民生、兴村富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积极扶持,撬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杠杆,打开了脱贫致富之门。棚菜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优”的大发展,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水驿村跑出了果蔬产业的“加速度”,有效带动了广大农户增产增收,助力农业发展提速增效,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创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吃饭都很讲究新鲜。尽管物以稀为贵,这些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品质好、营养高,闻起来香,吃起来更放心安全,成熟后有采购商收购,直接供应各大超市,根本不愁销路。”水驿村党支部书记孙星星说,“大棚经济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也给水驿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荆隆宫乡党委书记刘宁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就乡村振兴作出全面部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一环是发展特色产业。下一步,全乡要继续围绕“大棚经济”做文章,积极与上级农科部门对接,扶持龙头蔬菜基地,引进更多“名优特新”蔬果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把产业做大做强,也让大棚特色种植成为全乡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丁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