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返乡创业话“城归”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成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3:22
摘要: 如何吸引并引导“城归”,以更合理的方式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长春市率先进行了崭新的探索。引导创业者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创业者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更适合市场的农产品,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榆树市新立镇,农民们正对秸秆、鸡粪、猪粪进行搅拌、发酵。这些“废物”给他们带来的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种地。

秸秆发酵变成微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改良土壤——绿色种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新立镇农民的新思路、新技术来自返乡创业的浙江大学博士:朱博。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农业农村的发展,成千上万像朱博一样,在城市受过现代产业训练的“城归”,重新回乡,扎根土地就业创业。

如何吸引并引导“城归”,以更合理的方式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长春市率先进行了崭新的探索。

增强农村“吸引力”创业呈现“雁归效应”

随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增大,乡村的价值洼地急需被填平。与此同时,不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村出现了更多商机。

朱博正是被农村的大好发展前景所吸引的创业者之一,他放弃天津高薪工作,协同朋友,建立了吉林省利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始了他的“测土配方微生物有机肥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目前,该公司已在榆树、长春、松原建成3个生产基地,覆盖周边80-100万亩,并带动10个合作社合作。2017年,他们的目标是建设10个生产基地,覆盖200-300万亩,实现收入约2亿元。

“城归”为农业发展带来资金、人才、技术,也为农村带来了新的理念。增加“农村”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城归”建设农村家园。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长春市已建成的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基地等100多个。“这些园区的建设,给我们农业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服务。”朱博说。

农村吸引力不断增强,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集聚,制度利好不断释放,乡情、乡愁的张力越拉越紧。

王雪楠正一步步实现他的宏伟规划——成立吉林省晰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立东北三省最大马铃薯全产业链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创业地点就选在长春市。

吸引王雪楠从金融业投身农业,无非两点:商机和政策。王雪楠说,吉林省鲜食马铃薯需求量大,深加工企业少,潜藏巨大商机。“晰晰农业”与农民订单合作,给农民提供种薯和种植技术,秋天回收马铃薯,一部分储藏等待错季上市,另一部分直接加工成马铃薯全粉以及各类休闲食品。

和王雪楠一样,被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利好政策吸引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以及很多爱农业、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主、归国留学人员和城镇人员,他们不断“回流”到农村创业创新,返乡创业呈现出“雁归效应”。

做好创业布局破解发展瓶颈

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镇,山里人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丹丹有些惆怅:合作社发展步入瓶颈期,如何深度开发项目,如何带富更多农民?

很快,康丹丹从长春市组织的创业者讲堂上受到启发。合作社要从单一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跳出来,将种、养、旅游结合,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水果香猪代养模式,创立果园乡村体验游。2017年,康丹丹号召全村妇女在农闲时学习草编,规划了山里人家草编主题文化村项目,预计用5年时间将沐石河镇常家村打造成特色主题文化村。

合作社大发展,得益于政府引导和支持。“农业投入大,见效慢。一定要科学布局,合理引导创业者,才能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破解发展瓶颈。”长春市农委产业办处长曹文军说,近年来,长春市政府引导创业者做好三方面对接,效果很好。

引导创业者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一些创业者在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营销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加工食品业上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双阳区木子李草莓采摘园总经理李春雨正是利用了双阳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大势,站到了商业的“风口”,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日接待游客超过200人,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引导创业者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升级版农家乐、采摘园和休闲农业聚集村,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档次;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日本留学后返乡的史可扬,5年前在双阳区建设了集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缘山湖生态农业园”。会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订购“缘山湖”有机蔬果,并享受送货上门服务。史可扬的返乡创业,直接解决附近农民就业100多人,带动周边成立农业合作社5个。

引导创业者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生产接二连三,三大产业互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关系。

坐落于长清公路32公里处的绿屋生态园,日均接待游客300多人,年收入逾300万元,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

“城归”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掌握着各种资金、资源、技术的“城归”们,带回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理念,不仅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已经成为长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为了提高创业者素质,降低返乡创业者的市场风险,长春市定期对创业者进行培训,邀请农业专家讲解政策、技术以及市场趋势。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创业者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更适合市场的农产品,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九台区率先进行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农村金融网点实现多点布局、重点覆盖,并推出了大量涉农金融新产品,涉农信贷资金和重点产业资金投入明显增加,多措并举,帮助创业者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在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长春市农委倡导创业者与农民合作,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组织,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开展网上创业;与其他农村经营主体(包括企业、村集体、合作组织)合作,创办农业企业和各类相关产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引领者。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