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宁夏吴忠市六项措施打造“小酒庄 大产区”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 编辑:成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23 09:17:08
摘要: 严格执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酒葡萄苗木管理办法(试行)》,从2017年开始,吴忠市两个主产区新建葡萄园全部栽植脱毒优质苗,切实把好苗木引种关、隔离培育关、品种关、质量关、调运关,完善苗木供需手续,建立苗木供需档案,做到品种清、种源清、去向清,落实苗木质量溯源追踪问责制度。切实加强示范区建设和老葡萄园改造,增产量、提质量,创建自治区优质葡萄园,经过3-5年改造,使60%的成龄葡萄园达到优质葡萄园。制定产区各酒庄(企业)的诚信制度,强化企业的诚信意识,建立健全信息的征集和披露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助推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吴忠市委、政府立足优势、抢抓机遇,把葡萄产业作为改善生态条件,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战略性产业来抓,以青铜峡市鸽子山中法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和红寺堡区肖家窑中拉美共同体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全市酿酒葡萄产业“小酒庄、大产区”发展之路已经形成。为进一步推进全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吴忠市林业部门采取六项措施,力促吴忠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治理源头,夯实葡萄种苗基础。充分发挥吴忠利通区成功、红寺堡区鹏盛、青铜峡市欣欣向荣等葡萄苗木繁育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优质葡萄苗采穗圃,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多样化发展,精选适宜红寺堡区和青铜峡市土壤条件的酿酒葡萄品种,大力培育脱毒葡萄苗,建立市场竞争和政府部门监控的葡萄苗木购销机制,实现优质葡萄种苗本地化、多样化、无毒化,使每个酒庄都能买到质优价廉的葡萄苗,确保全市葡萄种苗优质安全。严格执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酒葡萄苗木管理办法(试行)》,从2017年开始,吴忠市两个主产区新建葡萄园全部栽植脱毒优质苗,切实把好苗木引种关、隔离培育关、品种关、质量关、调运关,完善苗木供需手续,建立苗木供需档案,做到品种清、种源清、去向清,落实苗木质量溯源追踪问责制度。

二是建好基地,打造高标准葡萄示范区。重点打造自治区确定的红寺堡区肖家窑中国-拉美共同体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和青铜峡市鸽子山中法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进一步完善产区发展规划,严格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力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2018年,完成示范区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配套、葡萄种植以及部分酒庄开工建设任务;2020年前,全面完成园区基地与酒庄建设,新建葡萄示范园10万亩(红寺堡区6万亩、青铜峡市3万亩),新建酒庄97个(红寺堡区49个、青铜峡市48个)。切实加强示范区建设和老葡萄园改造,增产量、提质量,创建自治区优质葡萄园,经过3-5年改造,使60%的成龄葡萄园达到优质葡萄园。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推进两个主产区发展,加快示范区建设和老葡萄园提质增效。

三是严格管理,推进酒庄与基地一体化经营。严格执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切实抓好葡萄产区基地与酒庄一体化建设,建立统一的市场品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提高准入门槛,坚决杜绝规模小、档次低、无特色、重复模仿的小企业进入产区;新建酒庄必须要有自己的葡萄园,酒庄所用的葡萄原料应来源于自己管理的葡萄园,不足部分可以在产区内通过流转、订单、租赁等形式解决,推进葡萄种植与酒庄一体化经营,确保葡萄酒发酵、陈酿、灌装、瓶储等过程均在酒庄内完成,使用产区的原料一定要在酒标上加以标注;推动农户葡萄园与产区酒庄经营一体化,积极引导种植葡萄园的农户和企业或者有酒庄无葡萄园的企业,通过拍卖、入股、租赁、流转等形式实现酒庄产能与基地面积相匹配,使基地与酒庄结成紧密利益联结体;加快探索和落实非基本农田葡萄确权工作,产区主管部门将严格监督酒庄按要求建设葡萄基地,积极推动一批酒庄投资入股上市融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葡萄酒产业发展;建立葡萄与葡萄酒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酒庄、葡萄酒所有权及基地所有权流转交易。

四是打造品牌,发挥产区风土优势。准确把握国际国内葡萄酒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好葡萄产业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协调组织产区企业积极举办并参加国内外葡萄酒推介会、展销会等,不断加大品牌宣传及市场推介力度,全方位宣传红寺堡区和青铜峡市两个葡萄产区的自然优势、产品优势,打造红寺堡葡萄酒品牌和青铜峡葡萄酒品牌,培育5-10家在国内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集中资金和力量,把红寺堡区和青铜峡市的葡萄酒产区品牌打出去,扩大吴忠产区葡萄酒在全国乃至国际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引领吴忠产区葡萄酒走出去,扩大吴忠葡萄酒消费群,扩大吴忠葡萄酒销售量,实现我市葡萄产业优质高效。制定产区各酒庄(企业)的诚信制度,强化企业的诚信意识,建立健全信息的征集和披露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助推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企业强制退出机制和失信企业强制性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产区品牌和葡萄酒品牌。

五是优化市场,拓宽葡萄酒营销渠道。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协会的平台优势,协调组织各酒庄抱团出海。利用3-5年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集中组织酒庄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品鉴会,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和全国百强县建立产区葡萄酒展示展销中心,鼓励酒庄设立直销窗口,每个展示展销中心和直销窗口均享受区、市和产区县制定的房租、装修、营销补助政策,集中开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与优质葡萄酒推介活动,提高我市葡萄酒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积极组织参加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等各类重大节会,把葡萄酒经销商、代理商及专家学者、消费者代表请进来,体验产区风土、民俗饮食与酒庄文化,促进经销商与酒庄对接。

六是精准推进,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积极努力,建立吴忠市“互联网+葡萄产业”数据库,把葡萄产业、葡萄园、酒庄、销售区的相关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产业发展。推进两个葡萄主产区建立产区基础数据库,精准抓好产区风土检测、年降雨量、日照时数、蒸发量、无霜期等基础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等工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栽植什么样的葡萄,酿造什么品质的葡萄酒;葡萄主产区要精准测定种苗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控、采摘、物流运输、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各项数据,及时将监测信息录入数据库,建立酒庄酒质量“一瓶一码”追溯制;主动挖掘产区有助于葡萄产业发展的有影响力的地形地貌、历史遗迹的背景资料,有效融入葡萄酒文化中,加深消费者对产区的认知及记忆。制作产区网站、中英文宣传片、画册和产区酒庄分布图,将产区的独特优势及各个酒庄列入其中,为国内外了解产区、酒庄奠定基础。红寺堡产区和青铜峡产区要全面落实贺兰山东麓国家地理标志产区葡萄酒质量标准,实行产区葡萄酒三级质量证明标志制度。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