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荒原变林海 精神永传承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沐雨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17 13:43:40
摘要: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塞罕坝人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县域生态】荒原变林海精神永传承

过去的荒原,如今变身为坝上高原的生态明珠。记者张国勇王翔摄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这是塞罕坝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月4日和5日,重庆日报记者有幸参加了市林业局组织市内主要媒体前往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学习调研活动,力图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传播塞罕坝精神实质,汇聚精神力量,加快把重庆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两天采访调研中,不管是林场展览馆里发黄的照片和旧物所述说的故事,还是在海拔1940米望火楼里偶遇的难得一见的团聚,抑或是新一代务林人回乡守业创业的传承,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塞罕坝人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荒原变林海

三代人接力铸就绿色长城

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云杉、草坪……塞罕坝满目翠绿、充满生机。

“这是京津冀北方的风沙屏障,这是坝上高原的一颗生态明珠,这是三代务林人艰苦铸就的绿色长城……”7月4日,在塞罕坝林场展览馆里,林场场长刘海莹的开场话语仿佛让人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历史悠远的塞罕坝。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境内,是河北省最北端,其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高原地区俗称坝上,海拔高度在1500—1940米,与内蒙高原相接。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水草丰沛,曾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后清政府为弥补国库空虚,三次大规模开围伐木垦荒,使塞罕坝原始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草场、河流面目全非。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为保持水土,消除京津冀风沙危害,1962年,国家决定成立大型国有林场,369人组成的第一代林场务林人,由此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塞罕坝冬季漫长、低温寒冷,年均气温仅为-1.2℃。创业初期,林场条件艰苦,从林场到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车和马车,100公里的山路要走上两三天,大雪封山后,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但创业者们不畏艰险,边生产、边建设,无处栖身就搭窝棚,拉帐篷,挖地窖子,住仓库、车库、马棚;没有水井,就挑泉水、化雪水;没有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和野菜。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很多人嘴唇干裂出血,吃东西都疼得张不开嘴。

“他们坚持了下来,通过‘马蹄坑大会战’等一次次攻坚,塞罕坝的荒原上开始有了绿色。”刘海莹感慨地说,第一代建设者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当时是社会的骄子,但由于林场教育落后,没有学校,他们的下一代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林场职工子女没有一人考上大学。

但他们没有怨言,成为了第二代的务林人,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使命,和陆续加入林场的创业者一道,继续着父辈的事业。而今,他们不少人的子女也长大成人,这些人很多放弃了外界更加优渥的生活,回到塞罕坝成为了一名林场职工。

就这样,56年的艰苦奋斗,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用青春、汗水、智慧与土地沙化顽强抗争,“一张生态蓝图绘到底”,累计人工造林112万亩,筑起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甘于奉献

薪火相传的坚守者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塞罕坝的务林人来说,在荒原上造林百万亩很难,要守住这片森林,则更加不易。

在北方林区,为了林区防火,林业部门一般会在林区的制高点处,设立一处处的望火楼,用来观察林区森林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置森林火灾。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林场也陆续设立了9座望火楼,其中,条件最为恶劣的要数位于海拔1940米孤峰上的望海楼。

“外面风大,大家快进来坐。”7月5日,重庆日报记者刚刚抵达这座塞罕坝海拔最高的望火楼,瞭望员刘军夫妇就笑容满面地和我们打起了招呼。

在望海楼一楼,只有木制沙发和一台电视的简陋客厅里,坐着几位老人,一旁的厨房里,不时散发出一些饭菜香味。一问才知,原来,当天几位老人和弟妹孩子都来看他们,大家聚在一起,正忙着准备饭菜呢。而细算起来,刘军夫妇和家人已经3年没见了。

“我们这工作,就是离不开人。”今年47岁的刘军是标准的林二代。1989年,18岁的刘军就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一名林场职工。1992年,他与新加入林场的妻子齐淑艳结婚后,就一道在林场植树护林。

2006年,夫妻俩成为了望海楼的瞭望员,从那时起,他们就很少离开望海楼,一待就是12年。

虽然现今望海楼条件改善了不少,经过4次改建,从原来的一层土房变为了四层砖房,但刘军夫妇的工作并没什么变化,在四楼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话、一台广播、一个望远镜和一个记录本就是其工作的全部装备。

平时,夫妇俩每隔1小时就要向林场值班室报告看护情况,并记录下来,而在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大雪到来的防火期内,时间则缩短为每隔15分钟报告1次……在这重复枯燥的工作中,夫妻俩相互扶持,一天天地坚持下来,县城的家,像是他们每年休假时落脚的旅店;而山上这座孤独而艰苦的望海楼,倒成了他们相濡以沫、回忆良多的“家”。

“望海楼的工作这么苦,你们没想过离开吗?”

“从干这份工作起,我们就知道肯定苦,但上辈人都这么干过来了,现在望海楼条件好了不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刘军说,今年,他让儿子辞掉了外面的工作,回到林场当了一名扑火队员,“今后说不定,他还能接我们的班,也成为一名瞭望员呢!”

在离开的时候,重庆日报记者在墙上看到了一幅名为“守望”的画,画中,两只靠在一起的猫睁大双眼遥望远方。同行的人告诉记者,这是刘军闲时画的,我想,这或许就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坚守——要把这片林子好好守护下去。

绿色接力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数十年的艰苦创业、细致入微的精心守护,让如今的塞罕坝成为了一颗坝上高原的生态明珠,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壮观的自然风景建起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旅游观光。新一代的务林人也接过了绿色发展的接力棒。

“这里真是太舒服了,不仅空气好,还凉快。”7月5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普遍气温高涨,平均海拔超过1400米的塞罕坝成了不少市民观光避暑的好去处,六月底还相对冷清的塞罕坝集镇,短时间内就涌入了大量的游客。

“塞罕坝正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塞罕坝林场产业办副主任程涛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已拥有塞罕塔、七星湖、泰丰湖、木兰秋狝文化园、滦河源头、金莲映日观赏园等10余个景点,每年前来旅游的游客都是大幅增长,尤其是夏季,景区每天接待的游客就有两三万人。

然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让林场管理者们冲昏头脑,一个新的绿色发展宏图正在缓缓拉开帷幕。去年以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体规划(2017-2030)》《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2018-2030)》《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建设规划》等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为塞罕坝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在塞罕坝集镇的变化就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程涛说,作为游客接待的大本营,过去塞罕坝集镇由于规划、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显得杂乱无序,在相关规划出台后,政府投入资金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整治,不仅道路、路灯、人行道、标识牌等设施更加完善,整个集镇也充满了满蒙族特色,成为不少游客拍照留念的新场所。

而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根据规划,塞罕坝的众多景点将进行提档升级,在充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加大林区补植补造力度,营造更多新的景点亮点;另一方面,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将塞罕坝最美的风光展现给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