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大美桐庐 向往生活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沐雨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03 09:16:05
摘要: 生态环境更优美、城乡区域更协调、人民生活更幸福,这是在迈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桐庐描绘的美好图景。

去最美的地方,过向往的生活。“诗意栖居”是对当下桐庐最贴切的形容。

2018年7月25日,在浙江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桐庐摘获“无违建县(市、区)”这块沉甸甸的牌匾。这是浙江“三改一拆”工作的至高荣誉。

从2013年开展“三改一拆”工作、2014年启动“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桐庐始终践行省委、省政府“决不把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桐庐样本”的建设目标,坚持有违必拆,打好“控、拆、改、用、保、稳”系列组合拳,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5年多来,该县累计拆除违法建筑38957处542.58万平方米,清理非法“一户多宅”13440户,利用拆后土地4562亩,拆后土地利用率达93.0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桐庐先后被评为浙江“无违建县创建先进县”“基本无违建县”“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优胜单位”等。尤其在2017年,该县树立“违建是最大的不文明”理念,以“不获全胜不收兵,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完善三项机制、开展七大行动”为主线,以“六度竞赛、六清擂台赛”为抓手,再次全面打响“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攻坚战。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82万平方米,清理非法“一户多宅”4533户,整治“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点位1040处,掀起新一轮防违控违拆违高潮。

生态环境更优美、城乡区域更协调、人民生活更幸福,这是在迈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桐庐描绘的美好图景。

源头管理控“新” 提升人机防控全覆盖

在分水镇,今年叫停了9个项目。这是为何?

“政府和群众的观念都在转变,‘先上车后买票’‘先发展后规划’的老观念已经行不通了。”分水镇党委副书记姚强军说,桐庐对所有拟建项目实行土地合法预审制度,要求有项目必把关。“包括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在内,以前一边动工、一边办手续的现象被坚决遏制。”

真抓、真管、真严,落实、落细、落准。今年以来,分水镇以“审批监管、巡查严管、考核控管”三管齐下,深化网格治理,建立健全防违控违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确保新增违建“零发生”。截至目前,该镇今年即查即拆违建13起,消除新增违建苗头16起,镇、村干部群众规范用地的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宁可项目下马,也要确保不发生新增违建。分水镇高联村山湾湾旅游项目运行后,村两委为满足新增游客停车需求,拟建设3个生态停车场,用地4.5亩,但经国土员现场核查,这些地块涉及农业用地,镇国土分管领导拒绝签字,项目立即被叫停。

农村建房一般会请工匠,分水镇有218名持证工匠。该镇创新建立违建工匠“黑名单”与小额公共资源招投标资格审核挂钩制度。也就是说,建房农户、承建工匠要与镇拆违办签订无违建承诺书,如果工匠协助农户新增违建,一经查实,工匠证不予年审,两年内不准参与本地工程建设,有效把控了违建源头。

对违建的源头管控,桐庐已形成一张贯穿县、镇、村三级的网。分水镇无违建巡防管控队伍每天要对全镇100个网格巡查打卡,确保监管无盲区,特别是发挥镇级巡查队伍监察作用,把违建苗头扼杀在萌芽中。

而桐庐县防违控违信息系统,则是通过强化科技防控,实现“以房查人、以人查房、违建比对”,同时利用卫星遥感图斑技术,建立既有建筑排查系统,对全县33万多幢房屋编号并录入信息,确保每幢建筑有“身份证”,摸清违建“家底”,重点针对非法“一户多宅”、重点小区、厂房、群众多次举报等典型违建,开展全面清理排查,对排查出的一批违建全部处置到位。

在桐君街道,“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打开电脑,便可查看所有房屋面积、住户人员等信息,每条信息都详细记录了时间、地点、相关情况等。有新消息来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工作人员通过调看“智慧天眼”,交办给相关部门和乡镇。这些大数据,除了用于防违控违外,还为建房审批管理、社会综合治理等服务。

坚定决心抓“责” 营造风清气正新局面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抵达胜利的彼岸,需要开路的先锋和勇士。

在桐庐,人人都是“无违建县(市、区)”创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城南街道金联村一处钢棚被拆除,桐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丽宾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该县党员干部主动开展“无违建”自查承诺活动。活动刚开始,余丽宾就想到了哥哥家的钢棚,第一时间联系。余丽宾忙里忙外,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一起拆除了钢棚。

这样的事例,在桐庐随处可见。县主要领导担任“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设立综合协调组、政策指导组、宣传报道组、督导验收组、拆违应急组、信访维稳组等专项工作组,推行县领导挂钩联系乡镇(村)机制,建立县人大、县政协专项督查机制,较真负责,查找短板,构建起“层层负责、上下联动、高效推进、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拆除违建是事关每个人的大事,党员干部的亲戚、家属工作做到位,劝说百姓才更有底气。”一名乡镇干部的话,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数据显示,桐庐县管干部725人,其中98人自查发现本人及直系亲属存在违建情况,全部主动拆除整改到位。

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才会跟着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桐庐全县党员干部率先承诺、率先对照、率先实现“零违建”,充分体现了能担当、敢碰硬的素质。

“在这基础上,再向群众广泛宣传动员,鼓励大家自拆、助拆就有效多了。”桐庐县“三改一拆”办主任毛铁兵说,拆违并非易事,以心换心是赢得群众工作的关键。

桐庐把“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列入年度绩效考评,与单位考评、领导干部考核业绩挂钩,实施“一票否优”制,并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排名、通报、督查,设立反面典型“曝光台”,公布违建举报电话,坚持公开处置。为压实责任,该县建立工作问责机制,从预警、约谈直至问责,已问责党员干部153名。

“在反向倒逼的同时,还要正向激励。”毛铁兵说,桐庐开展声势浩大的法治普及和宣传,“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家喻户晓,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正是在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支持下,“一户一档”排查、控新拆新、非法“一户多宅”清理、重点村(小区)拆违拔钉、典型违建处置“清零”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面铺开。2017年,剪溪坞水库旁的大奇山郡香颂33幢违建别墅被拆除,在群众中形成较大影响,对小区违建产生较大震慑,拆违工作势如破竹。

因地制宜促“保”

留住老百姓浓浓乡愁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群众的美好期盼。“再美不过家乡美。”说这话时,桐庐富春江镇茆坪村村民们守在自家门前,搬着小板凳看着村里人来人往,心里别提有多喜悦了。

茆坪村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建村,三面环山,秀美的芦茨溪沿村流淌,自北向南的一条古道,是古时从杭州通往浦江、义乌等地的商贸道路。富春江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中游河段,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让这里声名远播。

藏在富春江畔的这个古村落,美得清丽脱俗。村内保留着一大批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古宗祠、古庙宇、古石桥和古驿道,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乡愁不仅是绿色生活方式,还是传统建筑和文化。要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好古村民居风貌,传承好当地文化特色。2014年,桐庐把全县50年以上的建筑列为历史保护建筑,并在房门上标牌。“随着‘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我们更明确了要保护历史建筑的想法。”桐庐县“三改一拆”办副主任刘曙辉说,在前期大刀阔斧拆违中,一批历史建筑被推倒,让当地干部群众大呼心痛。“拆违不能‘一刀切’,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方法。”

“当居民搬到新家后,这些年代久远的老屋就成为非法‘一户多宅’的整治范围,按原来的要求是要被坚决拆除的。”刘曙辉说:“但群众普遍反应强烈,大家都说这样有文化特色底蕴的老房子被拆除,实在是太可惜了。”

为保护历史建筑,又要整治非法“一户多宅”,桐庐灵活改变方法,按照有乡土特色、有文物价值、有历史遗存、有开发利用价值“四个有”保护原则,对历史建筑加强保护和管理。针对部分属于非法“一户多宅”的古民居和历史建筑,采取产权剥离的方式,由村集体收回统一保护。

在茆坪村,15栋历史建筑被收归村集体所有,逃脱了被拆除的命运。现在,其中3栋历史建筑已成为民宿,有“天空之城”“梧桐小筑”“知青楼”等颇具特色的名字。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知青楼”,如今装修一新,这栋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正静待着它的第一批游客。

远山近水,满目青翠,古村美如水墨画卷,宛如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让人倾慕和眷恋。

古村在变,但乡愁没变。在“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村民都行动起来,互相宣传,彼此监督。他们说:“我们住在这里,如果处处是违建,村村脏乱差,第一个受害的就是我们。”这是古村的觉悟:只有环境好,才能留住人、留住乡愁。

深度挖掘用“活”

让“空心村”变向往家园

“一入桐庐美先入,不出画城美不收。”桐庐以“大花园”“大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形成“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的空间结构,层次分明打造“最美县城”。

今年夏天,旧县街道合岭村成了新晋“网红村”。湖南卫视热播的《向往的生活2》,让这个平凡的小村声名鹊起,自然风光、文化民俗一览无遗。

距离县城偏远的小村,何以吸引“网红节目”青睐?整洁的村道、崭新的民居、开阔的空间、干净的环境……就是答案。这背后,是当地“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市、区)”创建等一系列工作综合推进的结果。

“向往的生活,先要有向往的村庄。”合岭村书记邵小龙说,过去村里房屋破旧,道路狭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严重。“村民们都说,是拆违拆出了‘鸟巢’,才引来了‘金凤凰’。”

乡村振兴之路,始于拆除破旧建筑、清理违法建筑。近年来,村里拆除1080平方米养猪场,拆除5000多平方米违建,投入300多万元进行沿湖民居立面改造,投入200多万元打造环湖夜景亮灯工程等。节目拍摄的房屋原是3幢老旧房,曾是困扰村里的非法“一户多宅”。合岭村收回房屋,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前提下重新装修。

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每天都有一两百人。今年上半年,村里游客量达4万多人,民宿收入400多万元。“周末和节假日,家家民宿爆满,有的提前一个多月都订不到。”邵小龙说:“现在不仅村民都回来了,还要到外乡请人来帮忙。”

为持续发展,合岭村构建长效机制,以影视产业合作助推村级经济发展,并成立民宿管理中心,建设高端民宿、打造热气球和滑翔伞等旅游项目。今年,村里将结合1000多亩香榧基地和1000多亩映山红花海发展观光采摘游;8月底,新建的村历史文化博物馆也将开馆,陈列村庄及周边风土民情,让游客更深入了解乡村。

拆出新空间,改出好环境,打造吸睛点。桐庐已建成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3个省级特色精品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村,并被先后授予“中国最美县”“浙江美丽县城”“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际休闲乡村示范区”“首批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等称号。

短短几年间,桐庐的民宿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建成民宿示范村20个,荣获“中国民宿经济发展活力县”称号。“空心村”成为“二次创业空间”,乡间艺术、农村文化、地方小吃等“身价”倍增,美丽乡村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