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生态讲堂:生态产业扶贫在湖南邵阳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 编辑:生态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08 21:47:53
摘要: 2020年是国家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国老百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年,生态扶贫、产业扶贫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

生态产业扶贫在湖南邵阳的生动实践 资料图片

2020年是国家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国老百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年,生态扶贫、产业扶贫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今天推出的特别报道——《生态讲堂:生态产业扶贫在湖南邵阳的生动实践》,讲述了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黄亭市镇步田村十口之家在生态产业的帮助下战胜贫困的鲜活故事。

国家扶贫政策点亮内心希望

邓军平,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黄亭市镇步田村人,全家10口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子儿女,因病致贫。近年来,邓军平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照顾下、在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耐心劝导下,邓军平利用生态养殖实现了脱贫摘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国家扶贫政策点亮他内心的希望。

见到邓平军本人是在他家里。我们向他说明来意后,便热情地搬来椅子邀请我们入座,望着这位个子并不高,皮扶黑瘦的男子,正是他用勤劳的双手,利用生态养殖把这个十口之家带出了脱贫,带向了小康的幸福大道。

从他闪着坚毅的黑色眸子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当初的颓废和自卑,而是一种自信和淡然,这是一种发自灵魂的升华和蜕变,是一种走在致富大道上的坚定,而这些转变,缺少不了他个人的努力,但更缺少不了帮扶队及镇村两级干部的帮助、国家政策的支持,正如邓军平自己说的: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帮扶队的真帮实扶,我可能还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下,他说完这句话,感动的泪花,明显地在眼圈里涌现,感谢党,感谢政府,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脱贫致富最真实的写照。

邓军平之前的住房让扶贫干部感到心酸 资料图片

人生低谷发奋寻找致富路

2013年之前,邓军平与妻子两人在外务工,收入也还不错。虽然上有年迈父母,体弱多病,下有三个子女,生活平平淡淡,生活还算安稳。但在当年年底,一场意外事故,打破了这个家的宁静。邓军平在下班时,不慎摔倒导致大腿骨破裂,只能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内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辞职回家。从此失去经济来源,生活压力陡然增大,造成了典型的因病致贫的案例。

2014年3月,邓军平休养好身体,准备在家发展种植产业时,命运似乎又给他开了个玩笑,隔壁人家的老房子失火,因火势过大殃及他家,把他的砖木瓦房也烧成废墟。这场大火使原本生活压力就大的一家更加捉襟见肘。

这一年正是党中央开始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重要之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黄亭市镇干部在下乡走访时,发现邓军平家的实际情况,经过贫困户相关评定程序,邓军平家被纳入建档立卡扶贫户。

为了改变家里现状,尽快摆脱贫困,2016年,邓军平通过考察,决定发展养殖业来增加家庭收入,他拿出自己多年的一点积蓄加上从亲戚那借到的钱,购买了一批猪仔和羊,满怀信心地开启了他的养殖之路,熟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由于缺养殖技术,再加上防疫措施不当,导致年底快出栏的6头生猪死了4头,10只羊死了8只,一下子损失3万余元,一家人陷于进退两难境地,对发展养殖脱贫致富失去了信心,用邓平军本人的话,那段时间心情十分低落,觉得生活都是灰暗的。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税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步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和镇驻村干部多次上门找邓军平谈心,商量脱贫致富办法,针对其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措施:一是加入油茶专业合作社享受委托帮扶政策,前五年稳定分红,五年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动员邓军平对自家多余的老油茶林进行垦复低改,既享受政策奖补,又增加油茶产量;三是鼓励他的妻子和已毕业的儿子参加就业培训外出务工,为家庭增加收入,并按规定享受外地务工交通补贴;四是安排邓军平担任村护林员,每年综合待遇10000元;五是严格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养老保险等扶贫政策,解决其家庭子女教育、人员就医、父母养老的困难。

这一系列行帮扶措施“组合拳”的推出,让邓军平觉得,这是自己扭转困境的一次绝佳机会,重新焕发了他的内心动力,有如此好政策做后盾,还有什么理由不值得放手一搏呢,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决定要用这双手,重新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依靠生态扶贫产业走出贫困

发展产业项目,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之一,帮扶队在分析邓军平养殖失败的原因后,积极鼓励其继续发展养猪、养羊,为了让他吃颗定心丸,帮他请来畜牧防疫专家,指导他做好猪羊防疫工作,镇政府也多次召开产业扶贫夜校培训课,邀请技术专家讲课,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种养殖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国家产业扶贫奖补政策,落实对他养的猪羊办理保险并按政策进行奖补。邓军平吸取上次的教训,在听取专家的意见下,决定在家小规模地发展种养殖业,积累经验,慢慢扩大。

2017年,他种植了6亩多水稻,翻耕和新造共20多亩油茶林,并喂养了5条猪,10多只养,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虽然很辛苦,但家庭收入稳定增加。这一年,有了一定积蓄后的邓军平,把原来烧毁的房子推平,新建了二层楼的红砖房,解决了住房问题。2018年家庭人均收入6500元,顺利实现脱贫。2019年,妻子辞工回家,决定和丈夫一起发展种养植产业,这一年他扩大了规模,养黑猪10头,养羊20多只,养牛2头,他坚持用红薯、糠粒、玉米、青草喂猪、羊,他说这种喂法,肉质会更加鲜嫩,也能卖个好价钱,正是他的诚信,年底出栏实现纯收入5万多元,邓军平儿子在广东务工年收入3万多元,加上油茶、水稻收入及护林员工资共2万多元,2019年邓军平家庭纯收入10万多元,人均收入超过1.1万元。

邓军平站在易地搬迁的住房前信心满满 资料图片

虽然现在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勤劳的邓军平总是停不住脱贫路上的脚步,对于未来生活的蓝图,他有自己的设想和计划,他说:人一定不能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勤劳才能致富,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不断地激励和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致富,2020年邓军平决定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并扩建了羊圈,计划养羊30余头,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猪仔价格偏高,养殖成本过大,所以邓军平一直未能实施,5月帮扶队及昭阳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实地调查,立即向邓军平发放财政贴息扶贫贷款5万元,支持其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我们期待邓军平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家庭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脱贫致富的故事也越来越精彩。(刘啸 袁强 艾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