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森林固碳作用大 人工造林很关键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生态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4-21 14:11:24
摘要: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林草系统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之一,能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些什么呢?

原标题:森林固碳作用大 人工造林很关键

图为福建省福州市福山郊野公园美景。公园沿线三座山脉充分展现了山林乡野风貌,成为人们欣赏绿水青山、环看城市美景的好去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林草系统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之一,能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些什么呢? 

森林固碳作用大 

林海无边,郁郁葱葱。春天的塞罕坝林区,松绿花红,生机勃勃。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属浑善达克沙地南缘。50多年前,国家在此设立机械林场,人工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黄沙漫漫、人烟稀少的塞罕坝沙地,已成为百万亩林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这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林,牢牢钉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如绿色长城日夜守护着京津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贮碳库。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挥巨大的碳汇功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说,森林固碳具有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的优势。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结果表明,全球森林约40.6亿公顷,森林碳贮量高达6620亿吨。 

以塞罕坝为例,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可供199.2万人呼吸的54.5万吨氧气,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 

与50多年前建场初期相比,变化有目共睹。如今,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50%。 

人工造林最关键 

增加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汇,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人工林。从生长周期看,森林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因生长速率下降,碳吸收、释放基本平衡。人工种植的树苗属于幼龄期,生长旺盛,固碳速率最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林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部署,以增加林草碳汇为目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城乡绿化。 

随着大规模造林和天然林保护修复,我国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发展,森林面积和蓄积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森林碳汇量也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18年,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碳储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509万公顷、51.04亿立方米、11.69亿吨,比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末期的2013年分别增长1266万公顷、22.79亿立方米、5.53亿吨,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目前,我国人工林达7954.28万公顷,全国森林总面积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3.04%,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91.86亿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为可喜的是,中幼龄林占我国森林面积的60.94%。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伴随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碳汇增长潜力较大,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造林不仅能固碳,改善生态,还能通过碳汇交易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是以塞罕坝为例,据中国碳汇基金会测算,塞罕坝机械林场有45万余亩森林如果整体上市,碳排放权交易总额可达3000多万元。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告诉记者,2015年初,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启动实施森林管理碳汇项目,项目业主单位确定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大唤起林场。到2016年8月,完成造林和森林经营两个碳汇项目30年计入期共474.8512万吨国家核证减排量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工作,首批造林碳汇已销售16.2181万吨,实现收入300余万元。 

攻坚克难再发力 

尽管前景看好,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实现2030年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还面临不少挑战—— 

比如,全国每年因建设占用林地消耗蓄积量过大,森林资源任务艰巨;我国森林每公顷蓄积94.83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2%,森林经营质量不高。 

再如,森林蓄积变化监测投入经费不足,国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尚未启动,不能及时掌握森林蓄积量现状和变化情况。此外,还缺乏激励森林经营主体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的相应扶持政策。 

上述负责人表示,为做好林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保如期实现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将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从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存量结构等多方面同时发力。 

首先要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充分利用坡地、荒地、废弃矿山等国土空间开展绿化,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林草资源总量。 

要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中幼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森林质量。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实施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制度,严格天然林、公益林和重点区域林木采伐管理。 

要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同时,加强森林火灾、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努力减少火灾病虫害造成的资源损失,切实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在优化存量、做大增量的同时,国家林草局还将开展国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和森林碳汇计量监测,积极探索推进林草碳汇交易。 (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