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五岳独秀——南岳衡山之生态随想

来源: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 编辑:清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7-13 09:40:44
摘要: 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是绿色湖南、生态湖南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美好中华、美丽中国绿色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湖南人有一习俗,入春登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拜佛祈福,给全家人的事业和身体健康在一年中带来个好兆头。湖南及周边省份的人到南岳衡山拜佛、求佛、敬佛很有讲究,几大佛日,临近省份和三湘四水的乡亲父老都是成群结队的上山礼佛进香。其中不乏黑巾包头、黑衫裹身的传统香客,口念敬香词,三步一跪、五步一拜。胸前的小红布兜,上山时绣着“南岳进香”,返乡时却又现“佛光返照”吉祥字样。但更多的是那些前来想沾上些“福缘”、感受烟火气息的游客。

话说南岳的佛有西方来的观音、地藏、五众多佛,但最有意思的是,香客们一般都要先拜一个中国独特的“佛”——南岳圣帝,也就是中国的火神祝融。在南岳传说中,祝融本是居住和管理这一方的圣帝,而传承和弘扬佛法禅宗的六祖慧能法师来自广东曹溪,在南岳衡山借祝融圣帝一袈裟之地而引出佛教一段中国多种宗教文化互相包容和融合的故事。祝融被佛教大法所折服而拜六祖为师。六祖慧能以慈悲为怀,为感谢祝融圣帝借山中宝地给他传承佛法而礼让祝融继续为南岳山主。所以,在山下南岳大庙的主殿供奉的是祝融圣帝,左边排开是佛教,右边排开是道教,也就有了儒、释、道为一庙而互相友好相处几百年的美好佳话。也正因为三教融合为一体,使得南岳山神秘的宗教关系,给后人留下了众多联想和广结善缘的空间,南岳山也因此千年不受天灾和人祸之袭扰,而今古木参天、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幽静重重;云海翻腾、风景秀丽;禅茶飘香,秀冠五岳,被称为“五岳独秀”。

“秀”是南岳衡山的主题,南岳山脉犹如一条乘云驾雾的绿色的长龙,飞腾在三湘大地。而绿却是“秀”的主旋律,山有了绿才有生气,才有了生命的延续,才会有气象万千之变。南岳衡山就是一个以绿色盛装独占五岳的巨人,屹立在湘南大地之上。

南岳七十二峰首起衡阳市迴雁峰,尾落于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峰,连绵几百里,给湖湘大地造就了一条郁郁葱葱的绿色走廊。

敬香客和游客要登上南岳主峰的祝融峰,有四条道路可以抵达。第一条是古道,从株洲市方向走广济寺而上。此道险坡陡,但风景独好,传说古时之人多由此道登上南岳主峰。道边的古刹广济寺,深翠竹密,在此有南岳山最为宝贵的、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保护的绒毛皂荚群。这条古道现因人迹很少,草木破坏不多,各种灌木杂草,遍布山中,随处可见到散落在山腰、沟壑中成片的原始沙棘林。春时野花有如繁星点点,白、红、紫各色野花在满山翠绿的掩映下、在春风中舞动着,生机一片;夏时葱茏满目,虫飞蝶舞,活力布满整个山谷;置身其中,有返璞归真之感;秋时山中蝉声四起,各色野果点缀着镶嵌黄边的野草和飘落的黄叶,在蓝天的衬托下一片金秋气象。冬日大雪封山,在满目银白色的雾凇之中和冰雪之下,那一片片透明琥珀包裹的绿影,在顽强地等待着春的消息。而不远外山沟里那一排排一簇簇的腊梅枝头,已挂满花蕾,即将在凛冽的寒风中争相怒放。

第二条登山路,也是寻常香客的敬香祈福之路,路为石板铺成,路边涓涓细流带着山中雾的味道、土的清香,带着绿叶与岩石打磨的顽强,化成的一叶叶小舟,默默的记着大山对它的嘱托,向着山下潺潺而去,归于江河。每逢南岳山上各尊菩萨纪念日和人们需要祈福参拜之时,大都会由此入山,求上一炷香,买上几封纸钱。路上随时可见几人结伴而行或几十人成群结队,在林荫覆盖的小道上,默念着心想事成的愿望,延着这条溪边小道而上。这段山路旁以高大乔木为主调,一片一片的马尾松拔地而起,把山岭变成了深绿色。在马尾松林里,混杂着红椿、闽楠树等以及各类不知名的植物,丰富了整片山坡的色彩。这段山路树最密景最美的地方便是“忠烈祠”。

“忠烈祠”是抗战胜利后为纪念抗战时期第二战区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修建的纪念祠。外观模仿南京中山陵,依山而建,庄重而威严,四周古树参天,花草缤纷,一层一层沿坡生长,如同抗日先烈的英魂聚在这里化作了绿荫,守护着这座名山。在这里仿佛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那样的庄严和慈祥,等待着春风带来的捷报。

这些高大的树木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投下一个个高大的身影,像一排排整装的士兵默默守护着,等待着某日战友的归来。树下鲜花多彩,蝶舞萤飞,那带着露水的小草和小花常常有蜜蜂徘徊其间,一派春天温和的景象。

从天柱峰沿着山势吹下的凉风,把被夏日骄阳烤得昏昏欲睡的绿色植物吹醒,让它们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草丛上空,小昆虫翩翩飞舞,向大自然展示着它们对绿色的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它们用短暂的生命写出最美的乐章报答大山的抚养。鸟儿歌唱着阳光下的美好时光。傍晚,在祠周边的麻石小路上,月色使小路呈现出一种灰白的明亮,如一条银蛇蜿蜒在绿色之中。跟随路边蛙鸣、虫声的引导,便可漫步登上南岳第一道观玄都观以及半山亭。

秋日霜降时节,周边草木渐渐发黄,蝉声、虫声、蛙声也渐渐消失,留下的是静静的松树依然挺拔,守护着忠烈祠的红瓦青砖。而祠前的那几亩稻田已是满目累累的金黄稻穗。从忠烈祠向上望去,南岳群山依然是绿色一片,生机不减。

冬日的瑞雪,让忠烈祠平添了一种洁净的美。祠中和周边的青松在白雪的披挂下,简约得如同一幅水墨丹青,将祠与松勾画得洁净、素雅,为大地和天空都增添了一种肃穆的美。

第三条登山之路,以衡阳市南岳区白龙村为起点,此路为2000年后因旅游发展而修建。路不宽,坡陡弯多,主要是为减少伐树和占用山地。白龙村村民以前靠种田和在山上贩卖香烛为生,后因发展旅游建起了多家农家乐。多年来,这条路边树少田多,人与自然的争夺使得“人进绿退”。近年来,南岳区政府加强整治和保护,退田还林、退房建茶园以逐步恢复植被。如今,“人退绿进”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古往今来,这条路边有两处被人们称颂的绿色典范——南台寺和福严寺。

南台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祖庭,庭院内及周边多为高大银杏树和杉树,据传是几代佛教僧人秉持“佛法广度众生”和“一切生物均有佛性之法”而开荒结佛缘而种。这里山青寺古、幽径通达,一草一树仿佛都带着佛性,入此绿境之中,心被佛法所洗礼,怀古而思幽。特别是绿树丛中的佛骨舍利塔,在绿荫中更显庄严,给群山的绿色带来了不一样的肃静之美,使人感受到一木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从南台寺一路前行便到了福严寺,寺门匾额书有“天下法院”四字,寓意着禅宗佛法出自此门之中。门边台阶下有几十棵百年至千年的古银杏树映入眼帘。这里是佛教禅宗“一花五叶”的祖庭,也是佛教南禅的祖庭。福严寺奠基者慧思大师及弟子们在这里设坛说法,教化众生“爱万物,万物皆有佛性”。他们带领后辈弟子广植树木,用植树之心,教化众生广结佛缘。因此,千百年来寺院周边古树与新树相互衬托、相互礼让,一草一木都排列得上下有序、左右有制,从四周向着寺院方向生长,仿佛万物每天在凝听寺内的朗朗经声和暮鼓晨钟。

福严寺院内有一株1800多年的老银杏树,相传是慧思大师亲手所种。千多年来,不管风吹雨打、霜冻雪压、火烧斧砍,此树依然不倒。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该树又发新芽,如今也是傲雪迎风,像一位千年老者慈祥庄严地屹立在寺院之中。

从南台寺、福严寺沿山路向东北而行,一路皆是杉树。这里是当年林场的种植林,经过20多年的护理,千亩杉树都已成材,杉树林间还夹杂生长着一丛丛一片片的竹林和松树林。这里也是南岳山上野生寒菌和小竹笋的盛产之地,每年三月至十一月间,周边村民都会三五成群的在林间树下翻找寒菌和小竹笋。寒菌与竹笋鲜美可口,如配上一块五花肉,更是香味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除了美味,这里还有着一处曲径通幽、花香草绿之地——麻姑仙境。传说麻姑仙境可与天山王母瑶池相媲美。此处沟深幽长,周围有山溪注入池中,池不大,但可映照周边群山。池三面被大山环绕,绿树满坡,低处开一小口,池水沿山势而下,流经之处,芳草夹行。春季杜鹃花盛开,红透半山,风吹落英满天,粉色雪花,飘落池中,鱼儿争相抢食,可为一景。回望山坡,那绿的、红的、粉的,五彩云霞倒映池中,有如仙境;夏时满山绿树倒影入池,如绿珊瑚般掩映,鱼儿遨游、溪流潺潺,真乃人间胜境;秋日蝉声与蛙鸣交响,池面秋叶在碧波中沉浮,如音符在五线谱上跳动,奏响大自然生命中最朴实的乐章;寒冬的皑皑白雪中,池边树立着几棵香樟树,迎风待客,像瑶池的侍者,为开春的盛筵而守候。四季轮换中的麻姑仙境,美得让人窒息。若身临其境的你,先屏住片刻呼吸,再深吸一口仙境之气,不知能否感受到四季的清新与芬芳?

第四条登山之路,是从南岳镇入后山的大道,也是省道333线的一部分。可驾车直达南岳山自然保护区的西门——西岭,再从西岭入南岳风景区。这条路左可直上藏经殿,右可到达麻姑仙境和半山亭。在这条路上,还有着一处鲜为人知的地方,这就是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管理的国家空气质量背景监测南岳站(后文简称:南岳站),也是国家重点大气监测平台,为湖南省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和预测默默无闻作出了30余年贡献。

南岳站坐落于天柱峰下一个不起眼的山洼里,与福严寺相邻,四周马尾松环绕,丛丛翠竹相映成趣,一涧小溪飞流直下,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在这里,常年驻守着一批不怕艰苦、敢于奉献的环境监测工作者,他们在平凡中见证工作的伟大。

南岳站于1988年建成,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批年轻人常年驻守在这里,吃的和用的都要从30多里外的山下肩背手提上来。到了大雪封路时节,一些急需的物资也只能一步一步地沿着山中小路背上来,一走就是一天。就这样,站里的工作人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着寂默、顶着压力,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这深山之中,有的职工从大学毕业就来到站里工作,20多年仍坚守在这岗位上。南岳站是华南地区提供大气数据最多、最精准、最可靠的大气环境监测站,为湖南大气质量的改善、为中国大气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提供了上百万条数据。

从西岭一路到达南天门前,必先到南岳藏经殿,相传这里收藏有明朝皇帝所赠佛经大藏经一部。藏经殿所在之处山绿水清,草珍花奇。此处也是南岳山保留最大的一片原始次生林保护区,红椿、杏树、金钱杉等名贵树种都有分布,是一座天然的湖湘绿色珍稀植物基因库。南天门再向上,因海拔高度,大树已开始稀少,但灌木和藤本类、草本类植物仍然蓊郁峻岭,欣欣向荣。

过了南天门便可遥遥望见祝融峰。要登祝融峰顶还需经过一处小景——南岳山迎客松。在这里高大植物很难存活,但在一处悬崖上生长着五株马尾松,巍然挺立,迎送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和香客。

祝融峰耸立在云雾之巅,登上祝融殿,可俯瞰潇湘大地气象万千。宋代黄庭坚有诗云:“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寻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在这里,望群峰错立、奇观万象,湘江环绕山下,蜿蜒北去。真可谓“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在这登高望远之处,心潮激荡。不禁为伟大祖国山河之壮美而感慨,也不禁感恩造物主对我湖湘大地的浓情眷顾。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南岳七十二峰之间,已发现植物266科973属2149种,其中苔藓植物48科10属152种、蕨类35科71属221种、种子植物183科801属1776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13种。动物64科186种,其中哺乳动物33种、鸟类104种、两栖动物49种、昆虫1835种,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以上的动物有21种。这样一个绿色生态的物种宝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怎能不让湖南人民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因此,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是绿色湖南、生态湖南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美好中华、美丽中国绿色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察局 凡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