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以文化为魂 建设生态黄河旅游产业链

来源:中国网生态中国 编辑:清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21 09:00:53
摘要: 随着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旅游客群的需求变化,文旅产业创新和转型渐次深入,文旅数字化、跨业态融合化发展,以及夜间文旅产品、沉浸式文旅产品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黄河文化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旅游客群的需求变化,文旅产业创新和转型渐次深入,文旅数字化、跨业态融合化发展,以及夜间文旅产品、沉浸式文旅产品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黄河文化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世界大河与多元文明

谈到黄河文化旅游,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黄河文明之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创造文明都离不开大江大河的哺育,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河是文化之母,水是生命之源。纵观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发展起来:古巴比伦诞生在两河流域;古埃及诞生在尼罗河畔;古印度诞生在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则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在此背景下,伏尔加河、多瑙河、恒河、尼罗河、科罗拉多河等流域文化得以繁衍生息,并且相互之间有了交融互鉴。

黄河也是如此,她不但哺育了华夏儿女、孕育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也催生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奋勇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与代名词。

首先,黄河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起源。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流域经历了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立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黄河文化完整的文化体系。在随后历经千年的王朝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其次,黄河划分了华夏大地独特的地理及气候风貌。从中国东北向西南,15英寸等雨线当中相当一段与长城(中国统一的国防线)大致符合。在李约瑟的研究中,15英寸等雨线形成了西北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的气候地貌状态,促成了游牧文化;东南雨水丰沛,催生了农耕文化。由此可见地理因素对历史形成的重大影响:由黄河冲击而成的地理因素造就了民族生活习惯,由生活习惯又产生了相应的民族性格,由民族性格和生活习惯影响国家的形成格局。

其三,黄河在民族救亡民族复兴过程中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在文化旅游产业万象更新的转型期,黄河文化旅游迎来传承和创新的大好时遇,也是黄河文化融入世界文明,与世界其他河流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机遇。

纵观当前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现状,其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黄河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交通不畅制约黄河旅游发展。交通是文化旅游负载、发展、传播之基石。旅客的流通、行为的互鉴、产业的发展,无不需要交通的承载与传播。目前,沿黄河区域仍然存在边界公路“断头”、路网“断线”、区域不互通、高铁建设滞后等交通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计、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综合治理,为游客提供安全、安心的交通环境,建设便捷、智能、绿色、安全的综合性交通廊道,是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处在单点状态,未形成连点成线、联区成带全面发展的格局。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于目前黄河文化旅游缺乏系统、深度、联动、多样、创新型的体系化的旅游服务精品内容;缺乏黄河文化精神内容和旅游产品有机融合的市场化集成型的超级体验产品,致使黄河沿线旅游现阶段多停留在一次游、观光游、探险游等单一模式。

第三,传统的黄河旅游项目亟待更新。黄河旅游以自然风光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为主要特色,依托黄河沿岸的自然风景、历史事件及人文民俗形成主要旅游产品,产品的横向联通及纵向深入并不充分。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时期,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游客日益提升的体验需求。悠久的文化与沿岸锦绣河山亟待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沿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实现黄河流域旅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带动沿岸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黄河旅游新形态新业态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旅游业的新产品、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如夜间游、自驾游、露营游等注重个体休闲娱乐的旅行方式,冰雪游、研学游等注重深入参与体验的旅行方式,已逐渐替代传统的游览观光形式,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旅游选择。

针对黄河文化旅游,陕旅提出五个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

(一)生态黄河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一新思路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发展生态黄河的三个路径:

1.优化和更新已有自然生态保护区,结合优势资源、紧跟市场需求,打造黄河生态旅游地;

2.持续加强黄河沿线自然保护区建设,治理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形成风格多样的自然生态旅游圈;

3.通过生态旅游区的开放传递生态保护意识,持续性保护黄河生态资源及安全。

国际生态游发展较早特点突出,当前我国生态游也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非洲是世界生态旅游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由于自身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以非洲南部为代表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博兹瓦纳、南非等地区主要以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动物生态教育等旅游活动为主;美洲生态较为发达的地区则以亚马逊河流域为代表,河流流经国家生态旅游形式则多以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等为主;着眼我国,位于黄河入海口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因拥有河海交汇、湿地生态、石油工业、鸟类繁多等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成了黄河流域具科考、度假、观鸟、赏花、观潮等多种旅游产品的特色生态旅游代表。

(二)数字黄河

当前疫情加速推动数字技术与线上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网络为载体,大数据、数字技术及信息通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借助数字技术,挖掘黄河文化和生态资源、民俗民风和风土人情,深化黄河文化向旅游领域的延伸更细节、更有深度。

发展数字黄河的三个发展路径:

(1)云游平台数字生态:设立线上黄河文化云游平台,打造全面共享的黄河文化数字生态体系。借助数字技术,将黄河的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色,打造成为内容丰富、创意新奇的线上体验。针对黄河流域的环境、自然、历史、非遗、民俗等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将黄河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转化为“数据资源”。整合黄河流域各类资源的实景展示,利用云游平台,丰富游客互动途径,共同参与不断创生,赋予黄河文化新内涵。

(2)沉浸式场景数字化体验:打造线下沉浸式场景,全面赋能黄河文化景区线下数字化体验。利用数字技术创设沉浸式场景,强化提升黄河文旅的线下实景体验,突破黄河夜间与冬季旅游限制。四种方式:一是水流灯光造景,打造节日大型灯光秀;二是两岸建筑投影造景,应用数字投影技术(mapping)融合水面与两岸景色,打造黄河夜游与冬季游项目;三是应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空间,如沉浸展、全息餐厅;四是应用人工智能创设强互动性的游乐项目。

(3)智慧服务体系:进行智慧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全面建设黄河文化景区智慧服务体系。通过以高度智能化为特征的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打造黄河文化景区智慧服务体系。智慧服务以无接触为特征,有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国际数字游的案例值得借鉴。加拿大的数字技术创意与户外实景、夜景及冬季旅游的融合,对数字黄河旅游十分具有参考价值。(1)多伦多尼亚加拉大瀑布冬日灯光秀,逢重大节庆如国庆、新年,均在此举办灯光大秀。(2)多伦多尼亚加拉大瀑布废弃水电站沉浸式体验《洋流CURRENT》,以尼亚加拉瀑布废弃大型水电站内部空间作为沉浸式互动舞台,通过光、激光和声音展示水与电的主题。(3)蒙特利尔沉浸式体验空间《光影金字塔(PY1)》,沉浸式多感官体验,2台激光设备、444块LED显示屏、744000流明投影机,在建筑内部呈现360°视觉效果,展示激光与动态舞台、特效与灯光景观。

数字黄河新业态,陕旅在实践中努力打造世界级“黄河峡谷”数字文化品牌。全球首部以黄河为主题的4D动感弧幕影片《黄河之水天上来》,挖掘大河文明深厚底蕴,用声光电的手法将黄河发源、地质演变、壶口风采浓缩为波澜壮阔的经典史诗。沉浸体验馆《九曲黄河》,以壶口瀑布为核心,从黄河发源地到入海口展现黄河全景,通过时间历史文化重现、空间超强特效交互及经典场景还原,使人身临其境激活感官,沉浸式体验历史长河中的时代奇观。

(三)体育黄河

近年来,滑雪滑冰、户外运动、登山越野等体育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速。各地顺应游客消费升级趋势,推出更多优质体育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和体育消费,成为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

利用黄河九省沿岸迥异的地理特征,举办体育赛事,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丰富旅游体验、传播体育文化,对扩大体育和旅游市场供给、更好满足体育和旅游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黄河的三个发展路径:

1.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如黄河、秦岭周边资源对应漂流、登山等体育活动;

2.以体育资源为依托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如结合各沿线地区地理面貌及特征,开展户外体育赛事,从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与观赛者,如环法自行车赛等;

3.以某一种体育旅游产品为开发目标,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成唯一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针对吸引物而来的,如滑雪、潜水旅游等。

国际及国内的体育游案例实践丰富。国际上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漂流,美国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及加拿大惠斯勒滑雪胜地;国内有云南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山东沿黄九市自行车赛,及安徽黄山万人登山大会。

陕旅努力打造陕西黄河体育游品牌。2022中国秦岭黄河自行车赛——中自协全国一级认证赛,作为国内首个以“秦岭黄河”命名的大型自行车赛事,也是陕西省内首个高级别自行车多日赛。该赛事已成功入选陕西2022体育精品赛事,并将于今年启幕。届时,将邀请15支国内、洲际职业车队选手与来自省内外的400名群众选手同场角逐。2021年,在十四运背景下,陕旅集团集中推出多项有品质、有创意、有特色的系列赛事活动。2022年系列主题活动还在继续,彰显“体育+旅游”风采,为广大游客、市民搭建文娱窗口、丰富日常生活。

(四)文艺黄河

黄河上中下游迥异各色的地方文化彰显了黄河文化的独特与包容,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素材库。利用文艺作品将黄河文化以多样的形式传播给广大受众,易于群众接受黄河文化的同时,对旅游产业的文艺发展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艺黄河的四个发展路径:

1.利用影视故事讲述黄河流域文化;

2.发挥陕旅演艺基因,利用优秀的旅游演艺作品彰显黄河文化魅力;

3.挖掘名人故事,从古代名人志士到近现代革命先烈,利用立足于名人故事的文艺作品将黄河文化传递出去;

4.利用好新的手段与新青年沟通:元宇宙、剧本杀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吸引了Z世代的关注,将故事以新的形式呈现,助力黄河文化广泛传播,使黄河文化更深入人心。

文艺黄河,陕旅实践经验丰富。以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为依托建设的西安·白鹿原影视城,是沉浸式展现陕西关中世俗风貌与文化特征的影视娱乐主题休闲旅游目的地。在延安,我们依托珍贵史料倾力打造的一部小题材、大境界,小故事、大精神的红色经典——《延安保育院》,展示新中国的大爱精神和纯真情怀,铸就新时代的“延安梦想”。

用新形式、新手段焕新传统文化传播,让黄河文化“新”起来。壶口景区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利用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沉浸项目,努力打造黄河壶口世界级生态、景观、文化品牌。弧幕影片《黄河之水天上来》为全球首部以黄河为主题的弧幕4D动感影片,用声光电的手法立体呈现,揭示历史变迁,挖掘文明底蕴,将黄河的发源、演变和风采浓缩为波澜壮阔的史诗。以壶口瀑布为背景打造的大型山水交响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以新形式赋予黄河文化以新生命。

(五)科考研学黄河

文旅行业的灵活性为黄河文化旅游新模式提供了更切实、有效的发展方向。“旅游+研学”“旅游+科考”等新模式已获得市场青睐,成为助推文化遗产活化、促进黄河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抓手。

科考研学黄河的发展路径:

1.利用文化遗产地和文保单位资源,开发不同形式的研学课程。如: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研学课,黄河非遗文化体验课,黄河古迹文化体验课等。

2.整合全域资源,建设统一的“黄河文化”全域研学旅行营地和基地,构建黄河文化科考研学体系。如:古镇文化遗产研学基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学基地,黄河流域民俗文艺研学基地,黄河工业文化研学基地。

3.通过黄河文化、生态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的云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开发云展览、云课堂等研学内容,体验式、全景式、立体式、智慧化、活态化地展示黄河文化遗产生态资源,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如:黄河河流生态地理云课堂,黄河文化历史云课堂,“做一天治沙民兵”研学云体验课,“做一天湿地护鸟员”研学云体验课等。

4.通过与各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目的形式多样的黄河科考探险活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国际上已有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科考漂流、危地马拉帕卡亚火山地质研学、南极科考研学游等成熟案例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经营,在此基础之上,陕旅集团积极投身实践,在金延安及壶口瀑布开展科考研学游试点项目,如红色家风馆、沉浸式研学课堂《延安第一课》、壶口瀑布研学教育基地等,为黄河流域陕西段的科考研学游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陕旅赋能黄河旅游新业态

探寻黄河陕西段旅游的文化之魂,是赋能陕西黄河文旅产业链的重要抓手。

黄河流域陕西段是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流经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区关中平原、中国红色文化区黄土高原及长城沿线多民族融合风沙区三大地域。陕西应以这些丰富的文化为魂,大力发展黄河文旅产业链,将黄河陕西段打造成黄河文旅的标志,叫响“看黄河母亲河,到陕西黄河段”,向中外游客集中展示黄河厚重的文化内核,缔造游客向往的文化旅游生态系统。

为此,陕西旅游集团一直在不断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探寻有效建设黄河旅游产业链的途径。我们将之总结为“五服务、一模式”。“五服务”是为建设黄河旅游产业链量身打造五大服务输出:一是为黄河旅游景区提供运营策划及托管服务;二是为黄河旅游提供基金投资服务,目前我们中金旅管理基金资产规模逾400亿,其中管理大运河旅游基金规模20亿;三是为黄河旅游提供培训服务,建设人才队伍;四是为黄河旅游提供数字化服务;五是打造完善的黄河旅游营销网络。

“一模式”是为建设黄河旅游产业链提供菜单内容定制模式,主要包括综合点标准化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如:生态公园的策划、提升、建设;数字旅游产品的策划定制;数字云智慧平台定制;夜间旅游产品定制;研学中心及产品定制;文化演艺定制;数字影院搭建及内容定制;体育赛事的策划及组织实施;搭建人文科学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开发文创产品等。

过去的二十载,陕旅集团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努力向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旅产品。2022年,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浪潮中,陕旅集团也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要批示为指导,发展完善陕西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陕西旅游集团秉承国企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自身在黄河文化旅游新业态的研发、策划与建设中的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投身建设,主导内容创造、优化提升,不断开创黄河旅游新形态、新业态的发展,努力成为黄河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旅游与科技融合的推动者,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者;开放知识产权与优势产品,期望以多样式、多渠道、多模式展开和黄河流域各级政府、景区相关单位的紧密合作,以务实的优质文旅内容促进、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