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咸阳市三原县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水清草绿,野鸭游弋,白鹭翩跹……
清河,又名清峪河。由于常年河水冲刷,清河在三原县城北部切割出一条深30米、宽200米左右的巨大河谷,河水自西向东横穿县城,最终汇入渭河。借助这一自然资源,三原县修建了清河公园。然而,由于工业发展和环保意识淡漠,清河公园一度成为大伙儿的“伤心地”。
2017年,三原县投资3.5亿元开展清河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经过3年建设,2020年清河以全新面貌——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亮相”。如今,经过治理,清河水质由劣Ⅴ类提升到Ⅳ类,白鹭、野鸭、翠鸟等20多种鸟类在此安家,每天吸引近万人前来游园。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质和河道管理,三原县携手陕西移动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三原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打造河道监控系统及监控中心项目。该项目包含千里眼监控、专线、物联网、河长云平台等,在三原县布设河湖视频监控点55个,建设县总控平台1处和镇(街道)分平台9处。利用这些数智化设备,三原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建立起立体化、全方位、全天候的河流治理体系,实现全境水系“一面屏”高效治理,开启了治水方式的信息化变革。
“利用河道监控,不仅能对生活垃圾倾倒、非法排污、私自垂钓、河道违建、侵占破坏水域生态等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通过安装在监控点位的智慧喇叭远程喊话告警,大幅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陕西移动咸阳三原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张枭雄说,借助安装在水文站、泵站、管理站、水闸等重要水利设施附近的监控摄像头,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水位情况,发挥洪涝灾害预警的作用。
数字治水,让监控变得更加高效。汉中市城固县水资源丰沛,全县共有72座水库,45条10公里以上河流。为做好全县700多个河段精细化治理,城固县积极落实河湖长制,每段河流日常巡查、看护都由河长负责。
然而,传统巡河采取人工巡检、手工纸质记录的方式完成,巡河质量和到位率难以保证。为此,陕西移动为城固县打造智慧化巡河系统云平台和智慧河(湖)长APP,为行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以前巡河工作流程复杂,巡检、整理、信息上报、整改单下达,一套流程下来耗费不少时间。现在,巡查期间用智慧河(湖)长APP就能快速同步解决,发现问题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直接上报,巡河效率极大提升。”陕西移动汉中城固分公司刘凡说,在智慧化巡河系统云平台上,管理部门还可以对河长的日常巡河业务、事件处理、任务执行效果、社会监督评论、责任河道改善等情况实现全方位考核评价,并将考核数据留存下来,建立起河长督导问责机制,确保责任到人,让巡河工作落到实处。
智慧化巡河系统云平台自4月底上线以来,运行稳定,实现了对558名河长、714条河段日常巡河、考核、统计分析的无缝覆盖,各级河长依托平台有效巡河36700多次,发现并处理问题200余处。目前,陕西移动汉中城固分公司正在为平台接入河道监控项目,不断丰富数字治水系统,助力河湖长效治理。
在安康市紫阳县,陕西移动为当地打造的紫阳县江河视频监控平台,让河流监管有了“千里眼”“顺风耳”。陕西移动工作人员赵毅说:“通过在河流关键领域部署30个热成像双光谱球机,实现对非法采砂行为的实时监控。采砂船依靠抽砂泵完成采砂,只要抽砂泵开始工作,温度就会与周边物体形成较大区别,肉眼无法察觉,但热成像双光谱球机可以迅速捕捉。一旦探测到区域内超过预设温度,热成像双光谱球机复核告警信息后会自动推送给执法人员,有效提升了打击非法采砂的响应速度和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为生态治理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陕西移动不断为美丽陕西建设贡献“绿色”动能。(苏 怡 齐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