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

来源:中国网 ​陕西日报 编辑:欣欣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10 21:50:10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党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4个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收录的5篇文章,深刻论述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新高度。生态环境治理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党的初心使命。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从延安时期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新时代,我们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标志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说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发展必须着眼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奋力爬坡过坎,力争稳中求进,也要正确对待发展的差异化和人民需求的多元化,以高质量发展满足高品质需求,以良好生态环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更是民意。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基础,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反映着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所有内容都与政治和社会有关,都与民生有关,本质上都归结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是为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坚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一个重要目标。近10年来,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是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19年2月《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表论文称,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其中25%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持续不断的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中国的荒山恶水逐渐变成青山绿水,还将进一步变成“金山银山”。一个山清水秀、富裕繁荣的美丽中国将是全体中华儿女及其子孙后代的幸福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有关文章指出:“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从古代的农业文明经过近代的工业文明到当代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古代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人与自然的智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日益严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党清醒把握这一发展新趋向,致力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了党章,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我们要高扬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赵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