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一场集体采访

来源:中国网 编辑:泽宇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26 09:36:44
摘要: 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集体采访。

       2022年10月18日(星期二)下午15:00,二十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一场集体采访。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刘 景)

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集体采访

新华社 陈建力

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

徐想

天津市委副书记金湘军

徐想

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

徐想

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

徐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

徐想

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胡玉亭

徐想

吉林省委副书记刘伟

徐想

二十大新闻中心负责人、中央宣传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寿小丽

新华网 徐想

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哥斯达黎加民族报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中国环境报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工人日报记者提问

新华网 陈杰

文字实录

  • 二十大新闻中心负责人、中央宣传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二十大新闻中心集体采访。大会期间,新闻中心将举行5场集体采访,邀请31个省(区、市)代表团与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金融系统、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有关情况,并与大家进行交流。

    今天下午我们举行首场集体采访,请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代表团的7位党代表与大家进行交流。他们是: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同志,天津市委副书记金湘军同志,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同志,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同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同志,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胡玉亭同志,吉林省委副书记刘伟同志。

    下面,我们首先请北京市代表团赵磊同志作介绍。

    2022-10-18 20:40:27

  • 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 赵磊:

    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北京代表团的赵磊,很高兴在北京最美好的季节和大家见面,也借此机会向新闻媒体的各位同仁对北京各项工作的关注和宣传报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代表团一共有64名代表,来自首都的各条战线。今天上午来自环保战线的一名党代表特意委托我向大会的记者报告一个喜讯,那就是今年北京,PM2.5的浓度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我们到现在为止,平均浓度已经降到了29微克/立方米,特别是16号大会开幕的当天,我们PM2.5已经低到了1微克/立方米,创造了历史同期监测到的最好水平。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大会蓝”变成北京的“常态蓝”“天天蓝”。

    这两天我们代表团的各位代表一直在认真学习和讨论二十大报告,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报告很好,很振奋。有的代表就说,打开了二十大报告,就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祖国,看到了一个风华正茂的党,看到了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报告当中也特别提到了很多和北京相关的大事件,比如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我们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等,这些重大的事件都有我们“北京服务”的影子,也让我们一同见证了伟大的时代。代表也都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

    我就简单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22-10-18 20:43:54

  • 寿小丽:

    下面请天津市代表团金湘军同志作介绍。

    2022-10-18 20:46:38

  • 天津市委副书记 金湘军: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会面,共同交流天津代表团学习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天津代表团46位代表,其中有16位是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大家从16日下午开始热烈地讨论报告,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想在这儿用一位来自一线的代表的几句话,表达我们全团和1400万海河儿女的共同心声。这位代表是来自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的孟祥飞代表。他说,过去10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我们的超算从千亿次到亿亿次,直至百亿亿次,不断地突破世界超算速度的极限。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切身地感受到这10年来我们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

    谢谢大家。

    2022-10-18 20:46:54

  • 寿小丽:

    下面请河北省代表团廉毅敏同志作介绍。

    2022-10-18 20:46:58

  • 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 廉毅敏:

    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河北代表团的代表廉毅敏。

    河北代表团有64名代表,代表着河北518万名党员、21万个基层党组织,带着全省7400多万人民的共同心愿来首都共襄盛会。这两天,代表们都在热烈地学习讨论报告,大家都坚决拥护、完全赞同。河北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学习领会报告,大家都觉得让我们更有力量、更有底气、更有斗志。同志们决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在新的赶考之路的征程上答出一份好卷子。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22-10-18 20:47:27

  • 寿小丽:

    下面我们请山西省代表团张吉福同志作介绍。

    2022-10-18 20:49:11

  • 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张吉福: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山西代表团的张吉福。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对山西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山西代表团共43人,代表着全省270万党员和3500万山西人民。

    这几天,大家深入学习讨论报告,谈体会、谈认识。大家越学越议,心里越亮堂,思路越清晰,干工作更有了劲头!

    在讨论中,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一位来自忻州市代县的代表,几十年做村医,她动情地说,报告中“人民”两个字出现得最多,由此可见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在党的心中分量有多重!现在农民“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市”,大家看病很容易了,大家情不自禁地说,现在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多么幸福啊!许多代表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谈到了乡村的翻天覆地、谈了城市的日新月异。代表们都说,这一切,根本上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

    讨论中,大家谈得最深情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亲临山西视察,为山西工作把脉定向。全省人民牢记领袖嘱托,感恩奋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各项事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在此向新闻界的朋友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山西走一走,看一看。大家一定会从山西一域的发展进步,感受到全中国的发展进步,一定会触摸到新时代中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劲脉搏!

    谢谢大家。

    2022-10-18 20:49:57

  • 寿小丽:

    下面我们请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黄志强同志作介绍。

    2022-10-18 21:01:14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黄志强: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内蒙古代表团有43名代表,来自6个民族,这几天大家认真学习讨论总书记的报告,谈思想、谈感受、谈愿景,由衷地表达了全区170多万党员、2400多万各族人民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主动担使命、共创现代化的强烈心声。

    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伟大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些都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决完成总书记交办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内蒙古的力量。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2022-10-18 21:02:06

  • 寿小丽:

    下面请辽宁省代表团胡玉亭同志作介绍。

    2022-10-18 21:07:12

  • 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 胡玉亭:

    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我是辽宁代表团的胡玉亭。首先要感谢新闻中心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大家来交流对二十大报告的讨论心得。

    连日来,辽宁团的64名代表认真学习、热烈讨论,气氛十分的热烈。大家感觉到总书记作的二十大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大家完全赞同和拥护这个报告。

    辽宁是工业大省,是科教大省。我们代表中有很多来自科研一线和生产企业的代表,他们谈到科教兴国、谈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时异常地兴奋,感觉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牢记领袖嘱托,感恩奋进,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辽宁的力量。谢谢大家。

    2022-10-18 21:08:35

  • 寿小丽:

    下面请吉林省代表团刘伟同志作介绍。

    2022-10-18 21:10:31

  • 吉林省委副书记 刘伟:

    大家下午好,我是吉林代表团的刘伟,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各位记者朋友见面交流。

    我们吉林省代表团共有代表37名,其中有15名代表来自基层一线。这两天,我们吉林代表团对总书记的报告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和讨论,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鲜明宣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态度,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是我们党把握新方位、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家完全赞成,坚决拥护这个报告。

    代表们还一致谈到,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重大成就长志气、强骨气、增底气。这十年,吉林省在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振兴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代表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必将有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大家表示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立足吉林实际,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努力在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谢谢。

    2022-10-18 21:11:11

  • 寿小丽:

    感谢7位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的介绍。下面我们就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还是请记者朋友们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大家可以开始举手提问。

    2022-10-18 21:13:01

  •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都知道,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求发展,主动地减量去发展,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我想问的是,北京如何平衡疏解与发展?在强化首都功能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在未来又会如何去进一步地推动新时代首都新发展?谢谢。

    2022-10-18 21:17:36

  • 赵磊:

    谢谢您的提问。您首先提到减量发展。减量发展,我们北京是在全国超大型城市里面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概念,并且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深刻践行了这一发展模式。

    减量发展,首先是发展,只不过是在要素投入上,该减的要减下来,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减量发展,也是北京这十年来立足于首都功能定位,从城市功能布局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个大局出发,我们作出的一个选择。

    这几年,我们实施了两轮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和天津、河北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态势。这里面主要做了几项工作,今后也要按照减量发展这样一个理念,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统一推进。

    2022-10-18 21:18:35

  • 赵磊:

    第一,在不可再生生产要素的投入上要坚决做减量。比如说,土地是非再生资源。不能为了增长,我们一味地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源。我们实施了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市现在已经不是在“摊大饼”。我们减下来建设用地,减了110平方公里。我们这几年里头疏解了一般制造业2000多家。我们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2021年比2013年下降了9.5%。我们中心城区还要在4个密度上都要降低,除了我刚才说的常住人口的密度要下降,在商业密度、建筑密度、旅游密度上还要下降,要更加突出我们首都的功能定位。

    第二,我们认为还要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坚决地要做增量。高质量发展靠什么?靠科技、靠人才、靠创新驱动。这几年,北京一直加大技术的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我们的R&D,也就是研发经费的投入,它的强度达到了6.53%,这是在全国遥遥领先的,也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说这几年我们是不惜重金在科技生产力布局上下了一盘大棋。另外,人才是全国第一高地,全国的两院院士,北京就占了一半。但尽管如此,我们还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比如说我们每年也都从全球各个地方招揽英才,我们对英才到北京干事创业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再比如说,我们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方面,也加大投入的力度。从去年统计的情况来看,我们数字经济占到整个经济总量的40%以上,这在全国是遥遥领先的。我们会抓住这个大的趋势、抓住时代前进的脉搏,大力建设数字经济的标杆城市。

    第三,我们认为北京还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要处理好变量。习近平总书记讲世界现在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变革也带来很大的机遇。我们这个变量,北京市明确地提出来,处理好这个变量,我们总结为叫“五子联动”,下好“五子棋”。就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还有,抓好北京的“两区”建设,也就是说自贸区和服务业对外开放示范区这“两区”的建设。当然,还有重要的一子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把这五子落好,抓住了这五子,就处理好了这个变量。

    第四,我们认为在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上要扩容量。刚才我也提到PM2.5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不光是大气、水、土壤,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清洁性、多样性,这几年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每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的同志都有切身的体会。同时,我们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天蓝树绿水碧,山清水秀这样的景色,应该说在京华大地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第五,我觉得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在人民福祉创造上要给老百姓带流量。要紧紧地抓住就业,我们的调查失业率,现在也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人均收入这十年平均增长了百分之六点多,基本上和经济增长是同步的。所以,我们想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切给老百姓更多的蛋糕,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一定会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我们在“五量”上还要继续发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北京的贡献。谢谢。

    2022-10-18 21:21:00

  • 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山西,我们都知道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全省域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年来成效也非常显著。现在山西又提出了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要提出“两个转型”,现在重点具体实践路径又是什么呢?谢谢。

    2022-10-18 21:28:05

  • 张吉福:

    感谢对山西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视察山西,都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提出要求。去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产业转型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鲜明提出产业转型的“两个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符合实际的。今年以来,山西的规上工业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排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大幅领跑、势头强劲。

    面对新的形势要求,特别是疫情条件下的数字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产业中越来越突出,所以省委把数字转型与产业转型摆上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把同步推进“两个转型”作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作出全面部署。

    “两个转型”具体来讲,产业转型就是要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变“一煤独大”为“多业支撑”;数字转型就是统筹推动“四化”,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实现数实融合、数智赋能,把山西打造成全国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排头兵和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我们将在能源领域发挥优势、率先突破,推动能源领域“五个一体化”。即:煤炭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发展、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一体化融合发展、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推进,加快实现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的转化。这也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重点。

    总之,我们就是通过同步推进“两个转型”,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022-10-18 21:29:1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刚才也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东北振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视察,并多次就东北振兴发展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因此,我想请问辽宁和吉林,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此外,在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2022-10-18 21:34:33

  • 胡玉亭:

    感谢这位记者对东北振兴的关心关注。辽宁省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把总书记关于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要要求落实在具体的行动和项目上,努力开创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新时代辽宁的振兴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新动能加快集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净化政治生态取得了明显成效,外界对辽宁的预期持续向好。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辽宁考察,提出了辽宁要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的重要要求,饱含着总书记对辽宁的殷切期望,是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谋划推进辽宁振兴发展,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上、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在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上、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振兴发展蓝图变为现实。谢谢。

    2022-10-18 21:35:41

  • 刘伟: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吉林省接着回答您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视察吉林,为吉林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十年来,吉林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总书记赋予的“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的重大职责使命,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振兴发展进入“上升期”和“快车道”。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这三个万亿级大产业。2021年GDP增速在全国位次明显前移,在东北三省一区居于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两年居全国第四位。十年间,粮食产量连续跨上700亿斤、800亿斤两个大台阶。去年增长率在全国前10位的产量省份中居第一位,以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5.92%的粮食产量。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二是重大项目蓄势赋能,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动力电池、中车松原新能源基地、吉化120万吨乙烯、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大水网、万里绿水长廊、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去年中国一汽销售整车超过350万辆,营业收入自1953年建厂以来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红旗品牌轿车销量增长63倍。特别是今年我们又应对了新世纪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疫情挑战,经济运行提前实现止跌回升目标。8月份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7.2%,在全国居第一位。

    三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中,去年我们前进9个位次,上升幅度在全国最大。长春自主创新示范区、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相继获得国家批准,并启动建设。高铁变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吉林一号”在轨运行卫星达到70颗,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投资平台在线审批率居全国首位,不动产登记效率在全国处于第二位,连续两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在全国处于第三位。在今年8月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信用监测指数中,吉林省地县两级多项排名位居前列。

    五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年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400万人,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7连涨,人均预期寿命在全国排名第十位。去年我们还与全国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70万人摆脱贫困。2021年脱贫群众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18%,增速排在东北四省区首位。

    六是生态强省建设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多项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去年达到94%,今年7月份和8月份更是达到100%,PM2.5浓度都在个位数。长白山、查干湖等旅游品牌叫响全国,冰雪旅游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目标任务,结合吉林实际,用率先振兴突破的实际成效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吉林贡献。谢谢。

    2022-10-18 21:43:30

  • 哥斯达黎加民族报记者:

    我来中国已经几个月了,去北京及周边很多地方都转了转、看了看。我发现北京、天津以及周边的河北三个地方的交通非常的方便,风景也非常好,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我现在了解到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战略在推进这三个地方的协调发展,请问中方有什么样的计划,如何实现这样的战略?

    2022-10-18 21:52:55

  • 赵磊:

    谢谢记者的提问。京津冀协同发展始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天津、河北,对北京是一城独大或者用俗话讲叫出现了“灯下黑”,对北京出现了“大城市病”,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作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后来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了,我们三地也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各自都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我们简称“协同办”。我们三地协同办在中央协同办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从规划编制开始,从转变观念开始,从打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始。这里面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北京的一些做法。

    一是北京从以前的集聚功能求增长转向了协同辐射谋发展。刚才我也谈到了,我们疏解了两轮,实施了两轮的疏解整治促提升。我们首先是从三地各说各话、三个话语体系转到了共同说协同发展的这个话语体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规划、标准、政策、管理这四个方面都要逐步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够统一推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二是北京要在这里面发挥带头的作用,就是刚才我谈到了从集聚功能向协同辐射来带动。以前北京也是好资源都拿过来,周边出现了虹吸效应。我们想,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肯定是要把大家带起来一起欢乐才是最大的幸福。

    三是我们北京从“一城独大”要转向“一核两翼”,中心城区不再“摊大饼”,“两翼”就是把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的“两翼”来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四是我们要从谋划蓝图向重点突破来转变。我们在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这四个领域都实现了率先突破。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这么多。

    2022-10-18 21:53:58

  • 金湘军:

    我接着赵秘书长补充一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纲要》,三地有自己的定位,同时在发展当中还要注意协同性。中央给天津的定位是“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我们聚焦这个定位,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在产业协同对接、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协同保护、体制协同改革、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社会协同治理中,发挥天津应有的作用。

    我们在具体的做法上,比如说,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方面,注意和北京、河北形成一个有效的衔接、错位。北京是自主创新、原创,有些像孵化、中试可以天津来承接,产业大规模的拓展,我们可以和河北梯度地来联手。再比如说,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天津港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港口、智慧港口,我们会同河北相关的一些港口,共同打造世界级的港口群。作为天津港,我们要打造北京和雄安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再比方说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方面,天津的金融创新主要是在融资租赁和FT账户方面有一定的领先和独创。比如我们的融资租赁,像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装备平台的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80%。在天津注册、运营融资租赁的有很多是来自北京和河北的企业,既有央企,也有北京市的企业,也有河北省的企业,大家合作得非常好。天津东疆港保税区现在已经成为融资租赁的高地。

    最后在改革开放先行区方面,当时天津自贸区作为北方的第一家自贸试验区,我们进行了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先行先试,为国家试制度,我们有544项先行先试的制度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得到了试运行,最后有成熟的38项制度在全国得到复制推广。我就补充这些。谢谢。

    2022-10-18 21:58:25

  • 廉毅敏:

    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再补充介绍一些做法。就像您刚才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进的重大国家战略,河北在这个战略里面就是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讲协同,我跟大家讲三件事。一是交通一体化。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都已经建成通车,“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便利。讲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北京密云水库的上游潮河、白河、天津于桥水库的上游沙河、黎河,河北出境的断面水质都是达到或优于二级,清凌凌的水进密云、进于桥。讲产业对接,截至目前已经有4万多家京津的企业和单位转入河北。

    二是建设“三区一基地”。讲加快,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河北的定位是“三区一基地”。一个区是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河北的钢铁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现在已经降到2亿吨以下,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在加快发展。第二个区是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现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1%。第三个区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刚才赵磊代表讲到了空气,河北1-9月份,PM2.5平均浓度34.2微克每立方米,所有的市都已经退出了全国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的后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了突出成效,邢台市百泉复现,沧州有一口枯井,枯了大约几十年,也再次涌流。另外一个基地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国家级和区域性的物流枢纽,包括陆港、无水港都在协同发展。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动力,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得非常快,上半年,河北承接京津技术合同转移交易额增长39.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的企业由5800多家增加到了1.5万多家,企业家创新意识非常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长了29.7%。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实、前景越来越好。现在有一句话叫“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时尚。谢谢。

    2022-10-18 22:00:16

  • 中国环境报记者: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了解到内蒙古风光资源富集,想请自治区结合实际谈一谈新型能源发展的情况。谢谢。

    2022-10-18 22:04:01

  • 黄志强:

    感谢您对内蒙古的关注。过去谈到内蒙古更多的是提到“羊煤土气”,现在新能源成为我们新的增长点,这也是总书记为内蒙古谋划的能源基地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发展新能源可谓是得天独厚。

    打个形象的比方,我们叫“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所谓“头顶有风光”,内蒙古拥有全国57%的风能资源,超过21%的太阳能资源,资源丰富。所谓“脚下有煤炭”,新能源都挺好,但是也有缺点,它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需要调峰。目前火电还是最好的调峰工具。内蒙古大量的煤炭资源加上庞大的火电机组,就为下一步新能源大规模的并网接入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所谓“手中有电网”,内蒙古拥有相对独立的蒙西电网,电网的存在为新能源的接入、为探索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机会,在全国可以探探路子。同时,内蒙古还离负荷中心——京津冀、长三角比较近,成本优势明显,内蒙古新能源优势非常独特。

    在“追风逐日”过程中,可以用五个词来概括内蒙古的工作。

    第一是目标引领。去年党代会明确了“两超过”“两率先”的目标。“两超过”就是到2025年,我们新能源装机要达到1.35亿千瓦以上,那个时候,我们新能源的装机要超过火电的装机;到2030年,我们新能源的发电量要超过火电的发电量。所谓“两率先”,就是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在全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二是规划先行。我们陆续出台了新能源发展规划、电网的配套规划以及调峰布局的规划。

    第三是外送基地化。高标准规划百万和千万千瓦级的外送基地,特别是今年按照国家的规划,在内蒙古将实施千万千瓦级的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整个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第四是本地消纳场景化。我们避免传统的发电卖电模式,重点规划了风光制氢、源网荷储、零碳产业园区、自备电厂绿电替代等六种应用场景,通过场景的引入让新能源发电和负荷侧自求平衡,这样最大程度来消纳新能源。

    第五是全产业链发展。我们聚焦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链,上游发展装备制造业,下游延伸发展制绿氢、绿氨等绿色化工产业,同步协同推进研发创新、运维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总之,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潜力大,机会多,欢迎大家到内蒙古深度采访,也欢迎大家到内蒙古投资兴业,分享发展红利。谢谢。

    2022-10-18 22:04:57

  •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上个月,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的典型经验做法中,山西强化煤炭增产保供保障能源安全列入了第一项。请问山西是如何做好增产保供,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的?谢谢。

    2022-10-18 22:14:18

  • 张吉福:

    感谢对山西的关注,感谢国务院鼓励。山西是煤炭大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一直以来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我给大家说几个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产煤百亿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外调量64亿吨,占省际调出量七成以上。去年,产煤11.93亿吨,占全国三分之一,同比增产1.13亿吨,占全国总增量三分之二,产量和增量均居全国第一。由此可见,山西为保障全国能源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考察调研山西,特别强调要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当前,国际国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国家保供要求,省委强调“山西要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决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特别提出了‘三稳三不准’的要求”。

    今年以来,山西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加强生产调度,加强对中长协合同的履约监管,强化运力保障,全力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增产保供任务,确保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今年1-9月,产煤9.77亿吨,增长10.5%。其中,外调煤量5.56亿吨;电力外送9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山西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山西煤炭产能利用充分,产量储备充足,电力供应充裕,请大家放心,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做好能源增产保供工作,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多山西力量。

    2022-10-18 22:15:39

  • 香港商报记者:

    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五年来,雄安新区的发展规划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雄安新区将如何推进高质量、高规格的建设和发展?谢谢。

    2022-10-18 22:16:50

  • 廉毅敏:

    感谢关注雄安、关注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规划、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河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大历史观办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向记者朋友报告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讲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质量第一,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完成了“1+4+26”规划体系,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稳扎稳打推动建设,现在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的推进非常顺利,累计已经完成投资4600多亿元,雄安高铁站、京雄高速等等都已经建成通车。

    第二个维度是牢牢把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初心。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央企全部都在有序推进,中国中化、中国星网和中国华能等央企的总部已经启动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已经基本建成。

    第三个维度就是生态环保。加快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一体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划定了鸟类的栖息地。前段时间有一个网红鸭子叫“青头潜鸭”,是极濒危动物,大家可以查到,它现在已经在雄安栖息繁育,整个淀区的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以上。雄安新区的建设会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规划引领,稳扎稳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我们会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雄安新区的建设。聚焦雄安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聚焦承接功能,形成示范效应,打造干事创业的城市;聚焦生态环保,持续保护好白洋淀,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城市。同时,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聚集高端高新产业,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雄安,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把它建设好。谢谢。

    2022-10-18 22:17:13

  • 中国青年报记者:

    黄志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内蒙古有着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请问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引领各民族共同奋斗上有什么打算?

    2022-10-18 22:18:16

  • 黄志强:

    谢谢您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关注。自治区有着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内蒙古的大好局面就是由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干出来的。这两天,大家可能关注到有一部电影叫《海的尽头是草原》,讲的就是当年“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佳话。这样的故事在内蒙古还有很多,像“克服困难捐粮畜”“齐心协力建包钢”“最好牧场为航天”,在新时代有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内蒙古煤电保供送全国。就在这两天,包括天津、河北在内的几个省市医疗队正在呼和浩特,帮助我们抗击疫情等等,我想这些都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缩影。

    正如总书记讲的,“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我们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突出一条主线、锚定一个目标,努力把民族团结的氛围搞得浓浓的,把自治区上下干事创业的劲头鼓得足足的。

    所谓突出一条主线,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做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守卫万里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所谓锚定一个目标,就是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我们要率领全区上下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全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谢谢。

    2022-10-18 22:18:40

  •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天津大力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绿色生态屏障已经形成规模,吸引了大量游客、市民休闲游玩,成为网红打卡地,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2022-10-18 22:19:29

  • 金湘军:

    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天津的关注。总书记在报告当中两次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津的“871”生态工程正是天津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子孙后代守护绿水青山的一个战略选择。

    “871”是一个什么密码呢?接下来我给大家解读一下。先说“8”,“8”是代表我们对天津的875平方公里的湿地进行恢复、修复。天津作为一个城市,由于区位的、历史的原因,是九河下梢,实际上有很好的湿地资源,但是散落在不同的方向。我们把四大块湿地集成、统一地进行治理、修复,像七里海、北大港、团泊洼、大黄堡总共是四块,合起来875平方公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可以讲生态的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举个例子,像过去我们七里海的东方白鹳大概只有几只、十几只,到今年春天已经有四千多只了。

    后面的“1”是153公里的海岸线。天津地处渤海湾,离北京这么近,有得天独厚的沿海的资源,也要把它用好。由于过去的发展,原生态的海岸线出现了一些不应该的状况。这几年也是按照总书记的部署安排,开展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经过不懈努力,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已经超过了70%。

    中间的“7”,就是刚才提到的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按照过去的考虑,这两个城区要相向发展,连在一块儿。市委市政府从2017年践行新发展理念,果断地作出了决策,把可以用于工业或者房地产开发的、可以短期内实现一个比较可观效益的这么大面积的土地留下来,“留白、留绿、留璞”,算长远账、算综合账,为子孙后代保留一片生态绿色的屏障。也是经过我们近几年的努力,应该说基本上形成了“三分林、三分田、三分水、一分草”这样的一个绿色的格局。像古海岸的湿地绿廊,像万亩小站稻田,我们大量地保留。以这样一些元素为主构成的城市森林、都市田园,就像您刚才说到的,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成为市民休闲放松、感受体验大自然的一个好去处。

    借这个机会,我也向媒体各位朋友诚挚地发出邀请,请大家抽空到天津走一走、看一看,来打卡,来体验天津生态新的变化。谢谢大家。

    2022-10-18 22:19:50

  • 寿小丽:

    我们集体采访已经进行了近90分钟,我看现场还有不少记者在举手。最后再提两个问题,我们请在座的新闻发言人简要回答一下。继续举手提问。

    2022-10-18 22:20:52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农业寄予厚望,鼓励吉林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当前正值秋收季节,从目前的情况看,吉林今年粮食大丰收已成定局,想问一下吉林省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2022-10-18 22:21:22

  • 刘伟:

    感谢记者的提问。吉林省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农业大省。吉林这些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盛更多的吉林粮。去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跨上800亿斤台阶,达到807.84亿斤。概括吉林在全国粮食生产格局中的贡献,可以用“12345”来表达。“1”就是去年粮食增产率在全国主要产粮省份位居第一位。“2”就是净增粮食产量在全国居第二位。“3”就是储备调出量在全国居第三位。“4”就是单产居全国第四位。“5”就是全国第五位的产粮大省,全省粮食商品率已经达到91.1%。据统计,全国近些年排名前10位的产粮大县中,吉林就有7个,其中榆树市始终排在全国第一位。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全省粮食再获丰收,所以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始终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率先启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与中科院联合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累计已经建成高标准良田4000多万亩。二是全力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梨树县的7月22日作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保护黑土地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总结推广“梨树模式”。三是大力支持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四是推动农机、农技、农艺深度融合。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比全国高出20个百分点。五是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大文章。推进千亿斤粮食、千万头肉牛、千万吨林特产品、万亿斤农产品及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这“三千一万”工程。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吉林农业特色优势,以实施“三千一万”工程为抓手,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2022-10-18 22:21:40

  • 寿小丽:

    最后一个提问。

    2022-10-18 22:22:17

  • 工人日报记者: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请问辽宁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动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2022-10-18 22:22:45

  • 胡玉亭:

    谢谢您的提问。辽宁最近几年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重要要求,充分利用辽宁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数字辽宁、制造强省。我们扎实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这三篇大文章,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全省建设项目的投资增幅达到了23.8%,一大批上百亿元的项目相继在辽宁落地开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都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我们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在辽宁布局,由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滨海实验室、黄海实验室组成的辽宁省实验室正式揭牌,辽宁正在向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速迈进。我们充分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等领域的产业底蕴和创新资源的突出优势,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贡献辽宁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坚持把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辽宁振兴发展的战略问题来抓,2021年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37%,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2.9%,实现税收增长51.6%。辽宁工业从结构单一走向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创新沃土上的“新苗”越来越多,正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谢谢大家。

    2022-10-18 22:22:57

  • 寿小丽:

    感谢7位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集体采访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2022-10-18 2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