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最美小家 书写“疫”线担当

来源:中国网 编辑:清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29 20:40:58
摘要: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人精神深处永远根植着最朴素也最真挚的家国情怀。

夫妻齐"战"疫诠释"小家大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人精神深处永远根植着最朴素也最真挚的家国情怀。在抗疫路上,“家国一心”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给抗疫带来无穷的奋进力量。在重庆本轮新冠疫情中,有千千万万的“小家”并肩作战、齐心抗疫,守护着“大家”的平安。潼南的黄霞、杨邛家庭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

小家有大爱“疫”去春会来

黄霞,潼南区生态环境局土壤科科长、中共党员;杨邛,潼南区大佛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中共党员;杨一上,一个可爱的“熊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每个家庭成员有着各自的牺牲与奉献,也有相同的担当与成长,携手抗疫、阖家一心,书写着疫情中的小家大爱。

黄霞现场指导一线工作人员规范收置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一定要鹅颈封口,双套袋,分层封扎,消杀规范哟!”“车辆装满了吗?好的,我马上协调其他车辆过来。”“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产生的防护用品是医疗废物,也要严格按规范处置。”本轮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疗系统全力运转,随之带来的便是医疗废物的激增。黄霞所在的土壤科正是负责统筹协调全区医疗废物的收运处置。

每一天,她都会接打数百个电话;每一天,她都会在核酸检测点、隔离点、医院与收运车辆集散地之间来回奔波,双腿酸楚迈不开步。看着5岁的儿子每天毫无怨言跟着自己东奔西跑,她无数次心酸得掉眼泪。她明白,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就是她作为一个环保人的主战场,涉疫医疗废物得到及时、安全、高效处置就是她作为一个环保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黄霞等人的付出下,截至目前,潼南区组建的由11辆应急车组成的医疗废物处置收运队伍,已累计出车60余次,安全转移和处置医疗废物300余吨。

相隔一江水十余日未见一面

一条涪江,就是两个爱人之间十余日不能相见的距离,一个在江这头,一个在江那头。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在大佛街道办事处工作的丈夫,开始了夙夜值守,组织协调、后勤保障、服务群众,忙碌的工作让他甚至抽不出一点时间来给妻子打个电话,家里的大事小事一下全压在了妻子身上。

11月17日,孩子的幼儿园开始了居家教学,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因疫情原因无法来潼南帮忙,这样一来,对这个小家的考验也更加严峻了。白天,黄霞把5岁多的儿子带在身边,陪着她一起检查新建隔离点、方舱医院等的医疗废物暂存间设置情况;她开视频会议、紧急现场会,儿子就在办公室一个人学习,到后来,儿子对经常拉医废的收运司机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下班后,她忙不迭地为孩子准备晚饭,做家务,完成视频作业,往往是在一切完成后,才能想起拿起手机给丈夫打个电话,却在疲惫中睡着了。一江两岸、日日不见,夫妻两人喝的是家乡水,守护的是家乡万千群众。“等疫情结束了,一定带孩子出去好好玩一下,享受一下父子时光,也让她好好休息一下。”丈夫杨邛愧疚地说道。

杨邛正在清点街道防疫物资

别样经历“熊孩子”懂事了

疫情下成长的孩子,懂事得如同金子一样宝贵。5岁多的杨一上会在黄霞开会时,在身边安静地画画;会在陪妈妈现场调度时,在车上独自等待;有时候或是在邻居家暂时“寄存”。

黄霞(左二)带杨一上(左一)随行,现场指导方舱医院医疗废水处置设施运行情况

看到妈妈的辛苦,杨一上学会在每顿饭后去洗碗。看不到爸爸的身影,“调皮鬼”骄傲地告诉小伙伴,他的爸爸正在外面与病毒战斗,所以不能回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爸爸妈妈在平凡岗位的坚守、义无反顾的逆行,正悄然地塑造着孩子的正向价值观,用行动诠释什么是“小我”和“大我”,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同样,孩子的坚强也让黄霞与杨邛感到欣慰。

在这个冬天,这个小家,人人都在抗疫中炼就成长。(李玲瑶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