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江西省九江市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九江市商务局“当好开放排头兵共创繁荣好未来”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新时代的十年,九江市商务经济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三驾马车、驾驾唱主角”。以消费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全市GDP占比达到46.5%,比2012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三分之二,成为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全市外贸依存度17.44%,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653家,比2012年增加352家,外贸进出口成为保主体、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市商务系统将围绕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聚焦国内大循环打造区域消费中心,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内陆开放门户,聚焦新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在国内大循环中展现九江作为。按照省委省政府定位要求,将九江打造成为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消费辐射力、带动力明显提升,让商业更繁华、业态更丰富、城市更智慧、消费者更满意。实施消费商圈能级提升工程。推动大中路、八里湖、浔南、十里等商圈提档升级,培育壮大快乐城、万达、九龙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打造一批特色商圈、商业地标,提升多元化和体验式消费水平。实施商业街区能级提升工程。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建设提升九江洋街、九龙特色商业街、八里湖北欧艺术街区、渔乐方舟商业街、快乐不夜城文创街等中心城区重点特色商业街区,形成“一街一品”。实施地标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引导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开设分店,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行动向乡镇延伸。推进老字号认定,扩大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进口,丰富我市高端消费品品类,打造高品质消费品供给。扩大浔阳菜影响力,形成一批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大型连锁品牌餐饮集团。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彰显九江担当。充分利用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契机,持续放大九江通江达海优势,激活沿江开放城市基因。建强开放平台。重点推动“一中心四平台”(区域航运中心、综保区平台、口岸经济平台、跨境电商平台、科技城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航运中心的水运优势,大力开展跨境电商“9710”“9810”,赋能外贸转型升级,形成九江跨境电商全业态发展格局。办好开放活动。深度参与“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江西省与跨国公司(上海)交流会”等重大活动,结合九江实际举办专场推介,主动融入、积极借力。同时,继续高水平举办“庐山全球商界领袖大会”“院士创新论坛”等本土品牌活动,筹划举办首届“浔商大会”,展现九江风采,发出九江声音。做强开放主体。坚持内育外引,不断提高生产型出口比重。重点推进纺织服装、高新技术、电子电器等产业品牌建设,加快形成“九江制造”国际市场竞争新优势。利用RCEP带来的关税降低机遇,招引一批生产型外贸企业回流。
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九江贡献。全面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聚焦战略新兴招引项目。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大力招引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链“链主型”项目;聚焦培育新增长点,大力招引量子通信、生命健康、氢能等未来产业关键环节项目。聚焦产业集群布局项目。充分用好九江招商一网通平台,高质量绘制我市产业布局现状图、产业招商地图等系列图谱。立足首位及主导产业,大力招引产业链头部企业,招引培育一批具有九江特色、在全省走前列、在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聚焦环境优化推进项目。从项目洽谈、落户、开工到投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切实履行政府承诺,严格兑现与企业约定的合法合规承诺事项,做到言而有信、信守承诺,着力营造“安商、亲商、重商、护商”的浓厚氛围。(黄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