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对话·秦岭】石辉:系统谋划 构建秦岭地区协同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网 编辑:泽宇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4-14 16:06:20
摘要: 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载体。

秦岭是中华文明的地理标志和精神标识,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对话·秦岭》栏目特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交叉创新研究院教授、2021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石辉,就秦岭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话题进行解读

1681458129241.png

中国网生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您认为秦岭有哪些具体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

石辉: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载体。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秦岭山体、水土、生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具体包括:一是供给服务,为人类生存提供所需的食物、水、木材、药材等;二是调节服务,秦岭在调节气候、调节洪水、调节病虫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支持服务,即生态系统维持自身运转的功能,如土壤形成、水土保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四是文化服务,为人类提供精神满足、美学体验、娱乐消遣、文化遗产等。秦岭作为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备重要的综合生态功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秦岭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森林密布,河流纵横,温湿程度适中,因此,成为古人类的理想居所和分布中心。早在160万年前,秦岭地区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从距今120万年前汉中龙岗和距今110万年至115万年前蓝田猿人,到距今5000-7000年的西安半坡遗址、宝鸡北首岭遗址,一直到有史记载以来人类发展从没有中断过,形成源远流长的中国最丰富的人类进化衍生图。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群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华文明区域逐渐形成一个大统一体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根基。

历史上秦岭北麓的水资源较为丰富,依靠秦岭水源的哺育和天然屏障,关中平原不仅率先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更依托于地理战略优势,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先后共有大小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朝代最多的地区,被称为“华夏龙兴之地”。中国最早的国家制度、政治文化、礼制文明等都是在此形成。

我们的祖先在秦岭区域生活,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祖脉”。

中国网生态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将面临什么样的变化?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或挑战?

石辉: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已经确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一些相关研究表明,秦岭地区已经出现了温度升高的趋势。

根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秦朝大一统、汉唐盛世都诞生在温暖期。经推测,在汉唐时期,整个关中地区的温度较高,大约较如今高出2-3摄氏度,降雨量多300-400毫米。这意味着,历史上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时期,整个关中和秦岭地区的气温较高、降水丰沛,形成了当时盛世强国的自然条件基础。如今,以秦岭为中心的地区又一次迎来了气温升高、降水丰沛的时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带来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如何在全球环境变化中抓住这一机遇,形成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带动整个国家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国网生态中国:您觉得秦岭在整个陕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石辉:历史上,秦岭的生态系统为形成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关中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秦岭对陕西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水源涵养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的水源来自于秦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陕西又启动了引汉济渭工程,每年可从汉江引10-15亿立方米的水到关中地区,将基本解决关中地区一直以来因为缺水而导致的发展瓶颈。可以说,在全球缺水的大环境下,秦岭的水源涵养作用,为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和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国网生态中国:作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面的专家,您认为目前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重视?您对秦岭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什么建议?

石辉:我个人认为,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解决。

第一是生态补偿资金总体偏低的问题。前期,陕西省制定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纵向补偿实施方案》《陕西省渭河、汉丹江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标志着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纵向、横向补偿机制已基本建立,但补偿区域广,历史任务重,资金需求多,补偿金额总体偏低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认真研究。

第二是历史遗留的问题。秦岭里矿产资源丰富,过去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遗留下很多问题,涉及到生态移民、矿山修复、尾矿库治理、环保设施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推进较慢。另外,小水电整治的后续生态修复和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进。

针对秦岭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一是深入研究秦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为争取国家生态补偿金额提供依据。

二是有序推进“数字秦岭”建设。以现有成果为依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遥感、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等技术,联合多部门收集多源专题数据,建设秦岭空间大数据中心、二三维时空监测服务、整合对接专题应用与服务,打造陕西省“数字秦岭”平台,实现秦岭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提高秦岭动态监管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大秦岭保护专项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限制秦岭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重要因素,而地方财政困难,难以支持。应加强省市协调联动,提高中央财政支持的矿山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的入库率,争取中央财政解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专项资金。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持续加大省级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强秦岭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

四是研究出台“生态产业促进办法”,加强生态产业环境效应监测。在现阶段以保护为主的情况下,秦岭必须发展生态优先型经济,需要在目前实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出台“生态产业促进办法”,来促进整个生态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生态产业环境效应监测,促使生态产业良性有序发展。

五是促进矿山和环境生命共同体建设。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区,位列全国前十位的金属矿产有30种,保有资源量占全省85%以上的矿种有54种。如何在绿色矿业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实现平衡,促进矿山和环境“生命共同体”建设,构建资源、自然、社会环境系统协同共生模式需要科学思考、系统谋划。(兰青艳 陈珊)

(石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交叉创新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生态与水土保持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目前担任陕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2021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多个中大型企业的环保咨询专家。2020年被评为陕西省首届“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