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走进新宁县巡田乡长铺村芍药园,游人如织,芍药花迎来了盛花期,和煦宜人春风中,它带着迷人的笑靥,宛如灵动娇羞的仙子在园中翩跹起舞,热烈妩媚的舞姿展示着蓬勃生机,五彩斑斓的美点亮了整个春天。
近年来,长铺村坚持“党委牵头、支部带头、党员出头”,紧扣组织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牢记“田园初心”、激发“田园活力”、打造“田园特色”,以“田园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田园初心”,点燃芍药花园“红色引擎”。一是规划“谋”在田园上。把芍药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委政府牵头,提前介入谋划,围绕“华南第一洞”吊龙岩,因地制宜,确定了以“春花秋色”为主题的旅游兴村战略。累计筹措财政资金30万余元、把芍药园创建工作列入“书记工程”,并严格执行创建工作报表、通报、推进、考评制度,及时把脉问诊,倒逼基层党员干部肯干实干,合力跑出工作加速度。二是活动“办”在田园上。突出芍药园政治功能,坚持“方便、灵活、多样、实效”原则,积极开展理论共学、问策一线、人才培训、就业帮扶、助困送暖、助企纾困等六大行动,通过在党员队伍上联建、在优势资源上联享、在先锋形象上联树、在助农助企活动上联办,积极为群众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服务。三是党课“开”在田园上。改变学习方式,创新党课模式,打造立体课堂,把党课课堂搬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通过趣味化党课为党员集体“充电”、给精神“补钙”、为思想“提神”,参与党员通过听党课、“逛”花园、享经验、谈体会、思奋进,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带来的真情和温暖,给基层党建赋予了全新的活力与内涵。
聚焦“田园活力”,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力量”。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党员当先锋。长铺村16个村民小组联系72村民代表,72名村民代表联系489户。通过“党员+土地流转+农户”模式,落实好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负责入户宣传、问题收集、处理矛盾纠纷等工作,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党员带头做配合、带头抓流转、带头解难题,有效突破了芍药园建设项目土地流转这个发展瓶颈。二是调处群众纠纷,党员作表率。采取“党员+调处纠纷”的模式,把乡、村、组三级党性强、觉悟高、会办事、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干部安排到芍药园项目建设上,通过主动巡查、动态排查以及实地核查相结合的“三查”方式,针对涉及的用土用地问题,召开50余次院落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解决了土地流转、征用问题,为乡村旅游开发铺平了道路。三是整治人居环境,党员树榜样。推行“党组织+网格+党员+人居环境整治”模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广泛开展环境整治,引导党员群众开展“三微”整治、“三清三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长铺村的风貌。
聚焦“田园特色”,打造深度融合“红色品牌”。一是打造“田园党建花海产业”品牌。长铺村以党建助推富民强村计划为抓手,实施“一村一品牌、一产业一特色”工程,以“党建红”激发产业活力,充分发掘长铺村集体经济芍药园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建设238亩芍药花园、30亩的黄桃园、20余亩的荷花清池,休闲广场、地标建筑、石林景观等一系列项目也逐一被提上日程。形成风景、鲜花、旅游生态产业链,从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美丽休闲乡村”。二是打造“田园党建匠心美村”品牌。立足“留住田园风貌”,推行“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长铺村紧扣生态振兴,发动老干部、老党员参与环境整治,提升农耕文化展示带,推动村域主、次干道硬化、亮化全覆盖,让田园风光更靓、生活更甜。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建,不断提升村庄整体颜值,以匠心精神持续推动绿色低碳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争奇斗艳、春色满园”的可喜局面。三是打造“田园党建红网驿站”品牌。强化党建引领,以“春花秋色”为主题,把芍药园打造成长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点,通过“合作社+企业”模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大力推进“花海+旅游”“烟叶+旅游”融合发展,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有效联结到花海产业链中,打造巡田乡富民强村新模式,快速形成具有多元业态的旅游产业,实现集体经济10万收入。(通讯员 倪志 邓熙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