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广西兴安县:传承农耕文化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中国网 编辑:泽宇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5-15 17:16:56
摘要: “灵渠有稻·崔家有约”兴安县崔家乡首届农耕文化开秧节顺利举行。

为传承农耕文化,保障粮食安全,守好乡村振兴之魂,持续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月13日上午,“灵渠有稻·崔家有约”兴安县崔家乡首届农耕文化开秧节顺利举行,活动吸引了近千名游客慕名而来。此次活动由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崔家乡委员会、崔家乡人民政府承办。

1684123872974.png

开幕式上传统农耕工具展示

开秧节是古时候传统的农耕节日,意思是“开始插秧”,是人们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淳朴的方式。活动现场,传统农耕工具展示秀、铁犁配牛耕和机械化耕田展示、植保无人机自动分控展示、插秧比赛、稻田摸鱼、稻田拔河等活动依次开展,呈现出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和谐共生的壮观场景,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现代传承,也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厚积薄发,凸显了崔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1684123941961.png

稻田间精彩的拔河比赛

兴安县委副书记吴勋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崔家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和谐新崔家目标任务,以“建设一支敢于担当的实干队伍、做强‘一袋米’、做活‘一瓶酒’”为抓手,推动全县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项目在崔家全面启动,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下一步,崔家乡将坚持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目标,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全面落实田长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精品现代农业,在品牌塑造、文旅融合方面上下功夫,持续提高崔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崔家打造成兴安县农旅融合发展的名片。

1684124005257.png

热闹的稻田抓鱼场面

崔家乡党委书记唐泓表示,为抓好粮食生产,崔家乡持续落实稻谷生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中央各项涉农补贴政策。2022年崔家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3万亩,粮食产量1.6万吨的任务目标。成功打造水稻生产一体化全产业链,实现水稻生产育秧、耕田、插秧、飞防、收割、转运、烘干全程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在全县处于前列。下一步,崔家乡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以“稻香小镇党旗红,振兴崔家新稻路”为载体,打造千亩“稻米产业基地”,精心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稻香小镇崔家新图景。

1684124056613.png

现场插秧比赛

据了解,崔家乡位于兴安县东南部,境内的千年灵渠水灌溉出了美丽宜居的田园风光,孕育出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乡党委政府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嘱托,紧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战略,以“稻香小镇党旗红,振兴崔家新‘稻路’”为载体,牢牢抓住农村综合性改革机遇,率先实施桂林市“小块并大块”项目,发展“稻”经济深耕“稻”文化,成功打造水稻生产一体化全产业链,实现水稻生产育秧、耕田、插秧、飞防、收割、转运、烘干全程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在全县处于前列,坚决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

近年来,兴安县发展大农业,做强特色农业,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施“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工程,全面推行“田长制”,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完成粮食播种47.83万亩、水果种植34.1万亩、蔬菜种植29.78万亩,一产增加值增长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一路奔向新时代的农业潮头。(中国网 刘柏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