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途中
黄世策带领林场职工在山上植树
五月的秦岭山脉,树木葱茏蓊郁,绿意盎然,层峦叠翠,风景优美。位于秦岭东段的牛背梁海拔2800多米,号称“天然氧吧”“城市之肺”。
在如画美景背后,有一位林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舍身忘我守护绿水青山。28年间,他始终坚守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巡山足迹遍布7个镇办26.51万亩沟壑山头,先后被评为商洛市“最美生态卫士”“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他就是柞水县乾佑河国有林场党支部书记、副场长黄世策。
与山林结缘
一身迷彩服,劳保鞋上沾满泥巴,手臂佩戴袖章,手上拿着望远镜,腰上别着行军水壶,这是黄世策每天巡山的行头。
黄世策所管护的乾佑河国有林场是柞水县国有林场中最大的一个,分布在大小十几座山上,与蓝田、长安等地相邻,由于面广、点散、路远,人员流动复杂,工作难度较大。他除了每天巡山外,还肩负着森林防火、树苗培育、病虫害防治、防止盗伐等重任。
1994年4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黄世策被调入营盘国营林场工作。“刚进入林场,自己什么都不懂,但作为林业人,不管多困难,我都必须肩负起使命。由于林场人数少、面积大、路途远,平时除了做一些琐碎的工作外,很多时候也要和同事一起加入巡山的队伍。”黄世策说,从那时起,他就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是林草专业出身,要把林业工作干好,就得继续学习。和同事搭班巡逻时,他边走边请教,学习病虫害的鉴别、树木的分类、森林防火等,晚上还要挑灯夜读,让自己尽快掌握更多知识。就这样,他在边学边干中不断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林业人。
20世纪90年代,当地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在山里工作就更加艰苦,“天当房,地当床,凉水窝头当干粮,天黑岩洞把身藏”是对当时的生活环境最生动的写照。
“护林员是一个危险的工作,进山会遇见野兽,被树枝戳伤也是常事。”黄世策的脸上、手臂和脚上都留有伤痕。健壮的野猪、手腕粗的蛇,甚至还有村民私自放置的捕兽夹,都让他们的巡山之路危险重重。
“管护站点,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那时候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白天巡山,晚上值守。”黄世策说。
当时林场巡山的工作基本上全靠两条腿,很多人每天步行要走30多公里。“冬天白天时间短,很多时候早上天不亮就出发,很晚才回来。每天出发前就把中午饭做好,带到路上吃;大部分时间吃面包,渴了就喝林间随处可见的山泉水。”因为长期吃冷饭、干面包,胃病一直伴随着黄世策。
凭借这样的坚守和付出,1998年7月,黄世策被调往九间房国营林场担任场长。
勇斗盗伐分子
如果把营盘镇国有林场的生活用“艰苦”来形容,那么黄世策在九间房国营林场的生活就要用“危险”来形容。这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更加艰难,最重要的是,这里也是盗伐分子非常活跃的地方。
1998年7月,黄世策刚刚上任,就和同事一头扎进山林中。在山路上,看到一些地方散落的树枝,抚摸着被盗伐分子砍断的树干,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破坏林木我不答应,柞水人民不会答应,我们的子孙后代更不会答应!”黄世策暗暗下定决心,“只要我当一天场长,就不会放松惩戒盗伐林木的行为。”
从此,黄世策每天除了巡山,空闲时间还会在林场周围走访,寻找盗伐林木的违法线索。经过数天走访,黄世策弄清了违法人员的情况,原来是邻县有人经常翻山越岭到这一带盗伐林木。“邻县人员盗伐林木的规律很难掌握,我们没有权限管理。”黄世策回忆道。面对这种情况,他和同事决定加强巡护力度,将与邻县接壤的地方作为重点巡查范围。
不久,他和同事在巡护途中发现了李某一行6人的踪迹,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见李某等人正在盗伐林木。黄世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上前制止,盗伐分子手持斧头、锯子与他们对峙并进行威胁。“我当时只想保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如果我们妥协了,他们以后会更加猖狂。”回想起当天的情景,黄世策的声音依然斩钉截铁。
盗伐分子看到黄世策毫无惧色,也不敢上前半步。僵持过程中,黄世策联系到了最近的公安民警,将这伙人现场制服,打击了盗伐分子的嚣张气焰,使林区及周边的群众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自此以后,黄世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工作人员。无论风霜雪雨,还是严寒酷暑,他始终坚持每天巡护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密林深处留下了他艰难行进的足迹。越是刮风下雨、越是严寒的日子,他越是要坚持巡护。
“天气越是恶劣,犯罪分子盗伐木材、偷拉私运和乱捕滥猎的行为越频繁,我们越要加强巡护,绝不能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黄世策时常告诫林场的工作人员。
正是因为黄世策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用炽热的情怀呵护着大大小小的每一片山林,数年间从未有森林火情或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案件发生。
乐做林区“活地图”
2005年4月,黄世策从柞水县最西边的九间房国营林场调到最北边的营盘国营林场担任场长兼党支部书记。
两个林场的接续任职,黄世策跑遍了7个镇办26.51万亩的秦岭沿线国有森林资源,对这里的沟沟壑壑都了然于胸,被同志们誉为山间的“活地图”。
“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其实林业人都是山间的‘活地图’,我的很多同事比我更了解辖区的情况。”黄世策谦虚地解释道。
赞誉多了,免不了有人会说闲话:“他就是一个傻子,不知图个啥?”“拼了命干这些有啥用,整天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
他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觉得我的工作很光荣,虽然每天灰头土脸,但是很值。看着每一棵树都在大地上茁壮成长,我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一样。”黄世策说。
凭着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绿色家园的坚定信念,黄世策一边抓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一边抓生态修复和人工造林工作。在他的管护下,28年来辖区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由他亲自参加设计实施的公益林建设面积达14.7万亩。
秦岭山高林密,幅员辽阔,其中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和秦岭南坡沿线人员活动频繁而复杂,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艰巨。
每年进入防火期,特别是清明、春节、“五一”等重要时期,黄世策都要深入各工区、重点项目生产作业区、群众密集区及公园游客游览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安排人员重点巡防、死看硬守,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发动群众悬挂防火宣传标语,制作永久性标语牌和宣传碑。
他还利用闲暇时间,搜集整理有关森林防火知识,编写了《森林防火宣传手册》,在护林员和半专业扑火队伍骨干力量中举办森林防火培训班,提高了森林防火战斗力。
有火必到现场
虽然管护的辖区内从来没有发生火灾,但每当遇到毗邻区域发生火情时,黄世策总是“有火必到现场,亲自指挥扑救”。
2015年农历大年三十,黄世策正和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突然传来急促的手机铃声。看到是同事打来的电话,黄世策预感到情况不妙。
电话那头,是同样焦急的声音:“黄场长,林场邻村的什家湾发生了森林火灾,有蔓延到林场的风险。”
“通知大家集合,带上工具,我们去什家湾,快!”连给家人说声抱歉的时间都没有,黄世策转身拿上外套,开上车朝什家湾奔去。
到达现场后,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他不顾个人安危,带头冲进火场。
在黄世策和同事以及消防人员的努力下,经过近一天时间的奋战,山火被彻底扑灭。从火线上下来的他,灰头灰脸,狼狈不堪。
“还好,我们成功了。”看着熄灭的山火,黄世策长舒一口气,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2017年4月初,毗邻的镇安县黑窑沟沟垴发生了森林火灾,形势非常严峻。得到消息后,黄世策握着刚做完腰椎手术的妻子的手,眼含泪水说道:“现在情况紧急,我不能照顾你,等我处理完,一定回来好好陪你。”说着,再次向火场奔去。
由于黑窑沟沟垴不通车,黄世策和场区的职工一道步行六七公里爬到山上,协助扑火。
“火情就是命令,不分地界都应扑救。我当时心里唯一想的就是这个。”
次日拂晓,林火灭了,森林保住了,黄世策却累倒了。
“他总是这样,舍小家顾大家,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着秦岭的山山水水。”黄世策的一位同事说,“也正因为他这样的付出和坚守,柞水的林业生态成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干林业苦不苦?”记者问道。
“苦!”黄世策回答道,“但是,如果没有林业人的苦,哪来的山青水碧天蓝?”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了应尽的职责,组织给予我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和商洛市‘最美生态卫士’的荣誉称号,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弘扬塞罕坝精神,更加坚定地履行好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大秦岭的神圣职责。”黄世策说。(李小龙 王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