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青龙集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庭院经济”,通过不断完善庭院功能建设,紧盯特色产业前景,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空闲用地,使村民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积极推广“庭院经济”,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提升,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走进胡庄村养殖户张全飞的庭院,他正给养殖的肉牛喂草料。“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养点东西,养了几只肉牛,”看着院子里吃着正欢的肉牛,张全飞笑容满面。张全飞就建在自家屋后养殖,属于“庭院经济”,所养殖的牛品种主要以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生长速度较快,日均增重可达1.5—2千克,产奶量比肉牛高,产肉性能不比肉牛差。当初正是在村两委的大力推荐下试着养了两头,没想到一下成了村里最耀眼的“靓仔”。
“以前我家的院子大多时候都是空的,垃圾杂草到处都是,自从俺们村里开展庭院种植、养殖以来,家家户户都利用院子的空间,拔了野草扔了垃圾,种了蔬菜、盆栽,养了鸡、鸭、鹅,现在院子不但干净整洁了很多,一年还给我们增加不少收入呢。”萧县青龙集镇胡庄村居民周谋亮高兴地说道。
为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释放“庭院经济”潜力,胡庄村委会购置果树苗木、各类蔬菜种子免费发放给村民,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余土地发展种养殖业,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发展适宜的庭院经济项目。
“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小庭院、大市场”,自庭院经济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庭院资源,以市场为主导,以农村家庭为主体,以示范园地为引领,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让庭院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