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生态农业:山东东营盐碱地变良田 “稻麦轮作”助增收

来源:中国网 编辑:清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5-31 12:04:13
摘要: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一邦万亩水稻标准化燕麦基地试验田里,一种盐碱地的水稻-燕麦轮作模式田间测产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开展。

“这种模式很有创意,没想到燕麦长得这么好”“到现场看了以后感觉很受启发,产量也很不错,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5月26日下午,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一邦万亩水稻标准化燕麦基地试验田里,一种盐碱地的水稻-燕麦轮作模式田间测产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在现场,来自部分县区科技部门和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的测产观摩团成员看到田间喜人的长势后,忍不住发出感慨。测产专家在实验田中随机选取5块1平方米的样方取样,通过现场称重、折算,测得白燕7号燕麦的最终产量为干草重660公斤/亩。

东营市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由于海水顶托,黄河入海口处流速放缓,泥沙淤积形成一片广袤的三角洲,因成陆时间短,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境内土壤盐渍化严重。而水稻作为盐碱地利用的粮食作物,在东营市推广种植。但盐碱地水稻生产依然存在着单季水稻生产效益低、冬春土地闲置率高且返盐严重等问题,亟需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种植制度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盐碱地综合改良治理,提高产出效益。

针对东营市盐碱地水稻收获后闲置田利用现状,立足单季稻生产效益低、优质牧草缺乏等突出问题,东营市建立了盐碱地科技专项,是本市拟支持的8个盐碱地科技创新项目之一。市科技部门依托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并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该专项以黄河三角洲冬、春盐碱地闲田高效利用为目标,通过选育适合水稻-燕麦轮作模式的适配品种,探索建立水稻-燕麦轮作生产技术,以期集成可复制的降盐固碳、培肥地力的盐碱地高效利用模式。

“前期,我们已经开展了水稻、燕麦草、小麦等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和耐盐筛选鉴定工作,并初步构建起了盐碱地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针对各种质资源特性都掌握了初步材料,并在试验生产操作方面汲取了些许关键问题和经验,可为下一步模式进一步集成、熟化提供数据和经验支撑。”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育秧部经理王沙沙说,“今年,我们在试验田选取了三个区块,于2月25日顶凌试种了白燕7号、YBYZ-01、YBYZ-02三个燕麦品种,并计划燕麦收获后于6月试种润农303水稻品种。通过水稻-燕麦轮作这种生产模式,能实现在水稻正常种植前提下增收一茬燕麦草,打破传统一年一茬水稻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土地利用效率,还能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

据垦利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华祥介绍,我市境内奶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数量众多,目前饲料来源主要依赖进口燕麦干草,对质优价廉的青储饲料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水稻-燕麦轮作模式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可直接用于生产,除此之外还能够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产生生态效益。初步估算,稻麦轮作模式亩产综合效益较传统的单一水稻种植可提高23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