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对话·秦岭】李保国:科学处理人与动物的共同体关系

来源:中国网 编辑:乔乔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08 15:00:00
摘要: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特别推出《对话·秦岭》栏目,特邀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21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李保国,就秦岭金丝猴研究与秦岭生态保护的话题进行解读。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东西承接、南北过渡、区系交替、种类繁多的“生物基因库”。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被称为“秦岭四宝”。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特别推出《对话·秦岭》栏目,特邀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21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李保国,就秦岭金丝猴研究与秦岭生态保护的话题进行解读。

中国网生态中国:李教授您好!您和您的团队在金丝猴的研究上一直是业内翘楚。请问,您和金丝猴是怎么结缘的?在您多年观察和研究金丝猴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李保国(照片由本人提供)

李保国:我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跟着老师到秦岭山中调查金丝猴。第一次看到金丝猴的时候,就觉得这种动物非常美丽。尤其是小猴子看人的眼神,就像人类孩童一样,格外真挚。那一次就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研究金丝猴的种子。

1987年,我第二次参与金丝猴调查。正值冬季,在秦岭山中跋山涉水找猴子(冬天森林里没有树叶的遮蔽,更容易发现猴子的踪迹),碰到猴子的几率很小,可能花七八个小时的时间才能看到几分钟的猴子。天上下着雪,身上冒着汗,但是我们都觉得很兴奋,只要能看到猴子,哪怕只一眼都觉得特别高兴。那时没有帐篷,团队就在山里烤着火度过寒冷的夜晚,将冻得硬邦邦的苹果做成“火烧苹果”,现在想起来都是难忘的回忆和经历。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也换来了我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网生态中国:根据您的研究成果,请向大家介绍一下,秦岭金丝猴有哪些独特之处?

李保国:严格来说并没有“金丝猴”这个类别,学术界称之为“仰鼻猴”,金丝猴是一种俗称。金丝猴没有鼻骨或者说鼻骨退化,所以有“鼻孔上仰”的显著特征。

全球金丝猴共有5种: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越南金丝猴。而中国分布有4种,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缅甸金丝猴。除缅甸金丝猴外,其他3种金丝猴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其中,只有川金丝猴是金黄色的毛发。

秦岭金丝猴是川金丝猴的一个亚种。秦岭是仰鼻猴分布的最北界线,因为气温相对较低,为了适应寒冷气候,秦岭金丝猴的个体相比其他金丝猴更大,毛色也更为漂亮,特别是春天,毛色尤为鲜艳。

秦岭金丝猴是松散的母系社会,猴群里没有猴王(研究表明,除了金丝猴和两种非洲狒狒以外,其他猴群几乎都有猴王来扮演领导的角色),一夫多妻制的“家庭单元”是秦岭金丝猴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家庭单元内由一只成年雄猴、若干具有繁殖能力的雌猴以及它们的后代组成,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成族群。其中,家庭与家庭之间也有等级和地位高低之分。这种地位并不是数量多少来决定,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这方面我们目前还在具体研究中。

中国网生态中国:我们对秦岭金丝猴的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李保国:在我们这一代之前,我的老师那一辈研究者,主要做的是调查工作,调查动物在哪里分布、有多少数量、吃什么等。但是却没有涉及如动物的社会组成与结构变化等科学问题,对金丝猴、广西白头叶猴、太行山猕猴等灵长类动物都没有进行过行为学研究。

动物行为研究的首要前提是准确的个体识别,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近距离观察、识别每只金丝猴。所以,研究金丝猴的第一步就是“找猴”——跟着猴群满山跑是科研工作的常态。

但是,野生金丝猴非常警惕,如何“引猴下树”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2001年,在一位日本同行的建议之下,我们开始尝试给金丝猴投食。从玉米到苹果,尝试了多种食物,可是猴子始终不肯下树。我们没有放弃,决定再坚持最后一个月。直到一个月期限的第21天,终于有一只小金丝猴下树,小心翼翼地抓起苹果试着咬了第一口;第22天,又有两只金丝猴从树上下来;第23天,整个猴群的猴子全都下来了。我们终于获得了金丝猴的信任,开始近距离观察猴子。

“找猴”之后就是“认猴”,通过个体识别,根据具体形态特点认出每只猴子;再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来了解它们的习性。在收集足够数量的样本后,进而分析种群特点。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团队成为我国首个系统研究野外金丝猴的科学团队。这几十年来,我们不仅把灵长类的行为研究在中国推行起来,而且把中国灵长类的行为和社会研究推向了与世界并驾齐驱的水平,对此,我个人觉得非常自豪。希望下一代的研究者,把这项研究再进一步推向深入,在灵长类的心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李保国与秦岭金丝猴(照片由本人提供)

中国网生态中国:您在秦岭山中从事金丝猴的调查和研究已有数十年,对秦岭有什么直观的感受?您认为近些年秦岭有什么明显变化?带来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保国:秦岭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形成的横亘在中国中部的巨大山系。实际上秦岭一开始并没有这么高,动物们能够翻越秦岭;但是慢慢地随着秦岭越“长”越高,动物们就无法翻越了,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秦岭南北动物之间的差异。在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中,秦岭以南的动物归于东洋界,秦岭以北的动物则属于古北界。

我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进秦岭山中做调查研究,到现在已将近40年。八十年代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要发展经济,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这段时间大量采伐木材,对秦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直到1998年,国家开始禁伐天然林,之后秦岭的森林才得以休养生息,森林资源逐渐恢复。

除此之外,自然保护区工程也对秦岭的生态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秦岭只有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周至自然保护区就是在我们建议下,为保护秦岭金丝猴而划定的,后来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在秦岭有各类自然保护区33个,主要分布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及秦岭主脊南北两侧,这里也是“秦岭四宝”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形成了小规模的秦岭保护区群。

禁伐天然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这两大工程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对大熊猫、金丝猴等旗舰物种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整体来说,通过保护和修复,秦岭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中国网生态中国:据您的研究,近几十年秦岭金丝猴的数量和分布有哪些变化?

李保国:秦岭金丝猴在30年前大概是3500多只,现在将近5000只,种群恢复了1000多只。

过去秦岭金丝猴在陕西的5个县有分布,现在范围扩大到8个县。目前在秦岭南坡分布较多,北坡则主要集中在户县、周至。相比熊猫的分布范围,金丝猴的范围扩充速度较慢。这是因为金丝猴虽然在树上跑得快,但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金丝猴和人一样属于灵长类,有一定的智力,对环境有自己的认知。与人类相似的是,它们对一个生活环境熟悉之后,就不愿意冒险迁移到别的地方。现在虽然扩大了3个县,其实也只是在原有范围的基础上稍微外扩。反观大熊猫,过去只在周至、佛坪、洋县、太白等四五个县有分布,现在则扩大到十几个县,活动范围垂直距离达到七八十公里。当然,不管是金丝猴还是熊猫,分布区扩大的主要原因还是秦岭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才有了扩展的空间。

中国网生态中国:您对秦岭金丝猴未来的保护工作有什么建议?

李保国:保护金丝猴,我们需要从这些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是秦岭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和修复。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目前正在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实质上是要保护秦岭原始的生态系统,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将生活于其中的动植物保护起来。未来怎么通过秦岭国家公园的建设,更进一步做好秦岭的生态保护,还需要相关部门具体研究。

第二是栖息地的恢复和适当改造。整体栖息地的恢复有赖于秦岭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和修复,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地对金丝猴栖息地作小范围改造。过去为了往外运输木材,在秦岭里修建了长达1962公里的道路,后来随着政策变化,这些道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我们团队做过一个相关项目:用十几年时间,在路上分段种植一些树木,作为金丝猴这些树栖动物的“通道”,给它们的活动提供了便捷。这个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嘉奖。

第三是处理好人与野生动物的共同体关系。人和动物实际上是一个很矛盾的共同体,动物和人类都要生活,但是处在同一环境下,有时就会产生资源冲突。1994年,我们在秦岭南坡宁陕县一个村庄调查动物的时候发现,五十年间村里的人口从100人发展到500多人,但是村子附近生活的两群猴子,一直保持着200多只的数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秦岭北坡,一旦人口增加,就对猴群产生影响。

经过调查分析后我们才发现原因:金丝猴分布的最低海拔线大概是1200米,秦岭南坡居民在海拔很低的河沟里居住,与金丝猴互不影响;而秦岭北坡居民住在半山上海拔约1400-1500米的区域,与金丝猴的活动空间产生了重叠,影响到它们的生存。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在保护金丝猴时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如北坡的居民需要进行搬迁,而南坡居民则可以维持原有状态。另外,我们还要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在做好秦岭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要做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带动秦岭470万居民富裕起来,共同参与到秦岭保护工作中。

第四是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非常关键。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形成良好习惯,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编者按:

6月2日凌晨,《科学》(Science)杂志以长文形式刊发西北大学金丝猴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寒冷适应促进了亚洲叶猴社会系统的演化》,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灵长类社会演化之谜。该期《科学》封面图为亚洲叶猴的代表——秦岭金丝猴。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齐晓光,博士后武进伟和赵兰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齐晓光、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东东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教授Cyril C. Grueter为共同通讯作者,西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李保国,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灵长类专家组东亚区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会理事长、《Current Zoology》、《Integrative Zoology》、和《Primates》副主编等,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浙江大学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