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东田村坚持以党建统揽全局,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战略为引领,通过“党建+企业订单+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经营模式,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一幅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铺展开来。
村民正采摘香瓜 阳海翔 摄
瓜果飘香,硕果累累。连日来,在灵田镇东田村委混元村的香瓜大棚基地,只见一个个圆润饱满的香瓜挂满藤蔓,阵阵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工人们忙碌的穿梭在棚室里精挑细选,将成熟度合适的甜瓜一个个采摘下来,搬运、装车,忙的不亦乐乎,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一天是90块钱,一个月平均2000多块钱,我们在这里做事情离自己家比较近,可以照顾自己家里面,蛮好的。”灵田镇东田村委混元村村民李香林笑着说。
“我们家这个瓜是青皮的,口感香甜,味道比较纯正。”种植大户吴明清说,他们的大棚瓜皮薄肉多,比较耐运输,而且自然成熟后糖度能达到15度,在市场上特别受消费者青睐。
村民展示刚采摘下来的香瓜 阳海翔 摄
据了解,该蔬菜基地总占地约150亩,总投资550万元,已建大棚150个,占地6万平方米,全年可提供近万人次的劳务需求。目前主要种植甜瓜、辣椒和反季节蔬菜,年产农产品约300吨,远销广东、湖南等地,预计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我们这批香瓜有大棚六十亩,一亩地的产量在4000到5000斤左右,纯收入预计能达到三十万左右。”种植大户吴明清说。
以前的东田村,村民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力量也相对薄弱,为解决解决这一困境,村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及特色优势,决定大力推进“党建+企业订单+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公司签署大棚有机蔬菜种植合作协议,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52万元入股该基地。同时,村民通过培训上岗,带动近100户村民稳定增收,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村集体与村民的“双丰收”。
俯瞰蔬菜基地 阳海翔 摄
“我们村以集体经济的形式入股了该基地,每年可获得6万元的固定分红,村民的流转土地每亩可获得800元。”灵田镇东田村驻村第一书记蒋晨曦介绍,该基地可以满足附近村民务工的需求,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
如今的东田村以瓜为媒,打出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村富民兴的“新名片”。未来,东田村将积极推广运作模式,发展好、运用好、规划好脱贫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充分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助推大棚蔬菜基地更具带动效益,走出一条“村集体围绕产业转、群众致富跟着干”的增收发展道路。(灵川县融媒体中心 阳海翔 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