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山东菏泽市召开“聚力乡村振兴·绘就美好画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鄄城专场),鄄城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鄄城县坚持以五大振兴为指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的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鄄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曹传杰,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安强,鄄城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孙明友参加发布会,菏泽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吕鸿鹏主持发布会。
近年来,鄄城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立了打造“现代农业大县”的发展目标,同时将乡村振兴纳入全县“十条工作主线”攻坚行动,坚持高标定位、高效推进,精准聚焦“兴产业、优生态、聚人才、强党建、树新风”五大关键,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县“三农”工作实现了全面进步、全面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吹响示范先行集结号
去年以来,鄄城县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作为“突破口”“主攻点”,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聚集,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镇村率先发展,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协同推进、全面振兴。按照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制定《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明确总体目标、建设内容、部门分工和保障措施。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打响乡村振兴特色牌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鄄城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大县的主引擎,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大农业领域双招双引力度,标法生物、万华生态板项目已开工建设,中萃食品等一批农业“新六产”项目即将落地建设。大力发展镇级产业园区,整合盘活老旧的七站八所、闲置低效企业和就业车间。目前,全县17个创业园入驻企业160个,带动就业5420人。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力度,晨雨糖业、优全食品等企业成功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各级示范社135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32家;各级示范家庭农场88个,其中省级示范场2家,市级示范场15家。
落实乡村建设行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鄄城县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合力宜居和美新乡村。启动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工程,计划投资8.6亿元,三年内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73.2公里,年内新建农村公路120公里。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启动51个行政村的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年内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持续巩固农村改厕成果,探索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全力做好农村户厕问题排查整改。实施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提升项目,投资13.7亿元,全面提升提质农村饮用水管网,让农村用水更有保障。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3个、市级美丽乡村77个,新建美丽庭院1435户,年底前美丽庭院建成率达到35%。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树立乡村振兴新标杆
鄄城县强化组织建设,积极实施“基石”“兴村”“堡垒”三大工程,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振兴“硬实力”,充分激发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确定了“一核一带四区”的创建规划,形成了15个“一镇一品”特色示范片区,初步打造出“黄河情·高效农业党建示范片区”等品牌。对照“强基”“创优”“示范”3种类型村党组织分类施策,逐个研究攻坚措施,限期落实到位。建立“日签到、周汇总、月统筹”的刚性约束机制,对驻村干部实行闭环管理,有效激发派驻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整合2022年中央、省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镇街自筹资金180万元,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个,带动村集体增收240余万元,惠及60个村。探索县镇国企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将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打包,利用平台公司融资,统筹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现已实施项目9个,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49.4万元。创新开展“万村共富”行动,对全县134个攻坚村建立台账,从县直单位选派134名科级领导干部,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逐村制定村集体经济攻坚计划,帮助攻坚村找思路、定措施。
实施“堡垒工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提档升级
鄄城县全面加强“三农”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着力育好用好乡土人才,构筑起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人才矩阵”。筛选63名优秀村支部书记,实行专职专干、提级管理。全面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半月谈”“月测试”活动,全面提升村支部书记综合素质。扩大村党支部书记选聘范围,筛选136名返乡创业人员,培养为村后备人才,8人通过任职挂职成为村两委成员。
全力做好乡村人才“引育用”文章,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鄄城县人才新政30条》,在创业政策的鼓励支持下,2023年全县新增返乡创业就业3200人,新增返乡创业实体1000个,累计发放创业贷款8800万元,直接扶持就业508人,扶持带动就业人数2590人。
丰富乡村文化活动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
乡村之美,既看“颜值”,也看“内涵”。鄄城县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文明实践一条街405处,设置积分超市、“少儿微心愿”兑换专区119处,建成文明实践家庭站1952处,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体系更加完善。创办“古鄄新风”移风易俗特色品牌,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大讨论437场,评选出一批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最美家庭。组织各类文化文艺活动1038场次,开展“黄河大集”系列活动1801场次,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下一步,鄄城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程功 刘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