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雨后的神木市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郁郁葱葱,一派生机。记者 陈宏江 摄
荒沙在北,荒丘在南。
70多年前的榆林,“荒”是主色调。林草覆盖率0.9%,55%以上的国土面积被沙地覆盖。70多年前的榆林,黄沙围城。
固沙!种树!
榆林几代人与风沙和黄土顽强抗争,“北治沙、南治土”,全市林草覆盖率增至36%,860万亩流沙得到治理,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作出突出贡献。陕西成为全国首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面貌成为历史,绿色成为榆林发展的新底色。
2019年,榆林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榆林这座从沙地中崛起的“森林城市”正在无尽绿意中蓬勃“生长”……
7月20日起,陕西日报社与各市党报(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的“生态治理看榆林”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深入治沙一线,探访塞上驼城从黄沙围城到“森林城市”的绿色之变。
增绿:荒漠之上“种”奇迹
治沙英雄石光银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治沙!
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地区生态环境异常恶劣,“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告别黄沙肆虐的生活,曾是很多榆林人的梦想,石光银也不例外。
“童年时,一场场风沙常常掩埋庄稼、房屋。沙都到房梁上了。”在石光银的记忆中,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己家前前后后搬迁了9次。
从1968年带领群众在不毛之地种树,到1984年成立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石光银一直在治沙路上。
“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住在这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石光银当时承包了3000亩荒沙地,成了榆林承包治沙“第一人”。
在石光银治沙展馆,一组数据让参观者无不动容。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石光银带领群众用5300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百余里“绿色长城”。
距榆林城区16公里处,就是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这里是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也是榆林市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有大小连绵的沙丘1048座,是威胁榆林城区的主要风沙口。”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说,荒漠现在已变成10.9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形成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盛夏时节,占地约6000亩的靖边县五台森林公园郁郁葱葱,风景宜人。早在1964年,靖边人民就开始义务植树,植树地点就在如今的五台森林公园。
五台森林公园所在地彼时都是黄沙地。造林播绿,让黄沙地涌动无尽绿意。
“增绿无止境。仅去年,我县完成2万亩飞播造林,实施5万亩退化林修复和7万亩退化草原改良。”靖边县林业局局长宋勇树说。
防沙治沙、造林播绿、退耕还林……榆林人对绿色的渴望,刻进骨子里,植绿爱绿护绿意识深入人心。
石光银、牛玉琴、郭成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一批批绿化模范人物,不断创造着榆林防沙治沙奇迹。
护绿:精准施策绿更浓
“三分治理,七分管护。治沙要长期治,一代一代往下传,不能让治沙断代了。”全国劳动模范牛玉琴时常对子孙后辈说。
38年来,牛玉琴带领家人和乡亲植树2800余万株,治沙11万亩,把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现在的“人工绿海”。
“一把铁锹,一支钢枪,军旗是我们心中的太阳。狂风挡不住进军的脚步,毛乌素是我们拼搏的战场……”这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新一代女民兵唱起的连歌。
荒漠是拼搏的战场。一茬又一茬女民兵用双手,将一块块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荒漠沙滩变成了沙海绿洲。
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绿图”绘到底。榆林的绿化模范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生态治理经验,榆林也不断贡献着防沙治沙样本。
在横山区雷龙湾樟子松基地,记者看到成片的樟子松生机勃勃。
横山区林业部门在实践中总结出“六位一体”(搭设障蔽、挖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套笼三防、生物除虫)人工固沙造林技术,推广种植樟子松,成效明显。
事实上,榆林市大力推广营造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新推出了网格固沙、飞播治沙、樟子松套笼栽植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模式。
防沙治沙成效显著,与榆林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确定治理模式密不可分。
榆林市在风沙草滩区,建设以乔灌草合理搭配的林草植被,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度25度以下坡耕地建设经济林,25度以上坡耕地及荒山荒地营造水保林草;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实施沿黄公路西岸山体和道路绿化;在白于山区,坡度25度以上梁峁坡退耕还林(草),重点栽植混交林,涵养水源……
“截至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2360万亩,森林覆盖率36%;沙区造林保存面积1364万亩,林木覆盖率43.5%。”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说。
活绿:念好绿色“财富经”
盛夏时节,记者站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龙头山观景台上,远远望去,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美如画。
“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我们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告诉记者,作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高西沟村正将生态优势一步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如今的高西沟有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林草覆盖率达70%。去年,高西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11元,高出米脂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0元。
“要想沙窝富,就得多栽树。”近年来,榆林市在黄河沿岸建成170万亩红枣基地,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等,实现了从“塞上不毛之地”到“塞上粮仓”的逆转。
“母亲那一代人牢牢地打下了荒沙造林的底子,我们要让这片林子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张立强接过母亲牛玉琴的治沙重担,深感责任之重。
“以前条件有限,治沙种植的多是杨树和杂草,树种单一。我要继续努力,让防沙带里呈现生物多样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张立强告诉记者。
为守好爷爷石光银打下的“江山”,石健阳从林学专业毕业后便返乡成为第三代治沙人,将学到的集约治沙、林区规划、树种更新、水源地保护等科学治沙理念落实到治沙一线。
“沙子是宝贝,不是要消灭它,而是让它听话。”石光银祖孙二人清楚,要想持续推进治沙事业,必须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养殖,向沙地要效益。
“就是这一片片黄土,就是这一座座秃山……”这是曾经的榆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盼有一层层绿,就盼有一座座青山”。
多年后,榆林人民终于盼来了一层层绿和一座座青山,但他们步履不停,正将生态版图从“浅绿”变为“深绿”。 (刘印 陈宏江 刘坤)
来源链接: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07/21/content_81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