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建设纪实
实验室在陕西省延安市桥山子午岭林区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
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开展相关检测工作
(图片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提供)
气候干旱、荒漠化危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面临着严峻挑战。
新时代如何推动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是必然选择,一个名为“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生态建设科技平台应运而生。成立5年来,重点实验室始终致力于服务我国西北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实际需求,着力解决制约林草发展的重大、关键和共性科技问题。经过5年的建设运行,重点实验室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基础条件和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科技之笔为广袤的大西北描绘了生态建设蓝图。
找准定位,以高标准打造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以下简称“西北院”)科技创新园内。2018年3月,在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后,西北院联合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重点实验室,形成了独特的“一院两校”建设模式。
为了高标准建设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西北院从前期筹建到后期运行管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设备购置资金。在西安市浐灞科研创新基地,西北院为重点实验室提供了1000余平方米的试验场所,对标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累计投资近3000万元,购置了元素分析仪、碳通量塔、高精度激光雷达等47类120余件实验检测仪器。同时,在延安市黄陵县桥山子午岭林区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依托重点实验室在桥山子午岭林区申报的国家林草局长期科研基地获得批准,构建了“实验室+生态定位观测+长期科研基地”的创新模式,形成了教学科研、定位观测、实验检测的综合服务能力。
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定位及国家林草局科技布局需求,重点实验室在以中国科学研究院崔鹏院士为主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确立了旱区生态水文过程、旱区生态灾害致灾机理与防控、旱区智慧林草与生态功能提升3个研究方向。2020年,重点实验室启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一院两校”学术骨干为基础,成立了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气候变化与旱区生态系统响应、水土流失监测评价及其预警、旱区水旱灾害致灾机理与应对、智慧林草与旱区系统治理、旱区生态系统碳汇机理与评估、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机理及环境响应研究8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团结协作,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以及高新技术研究筑牢了根基。
聚焦前沿,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重点实验室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根主线,充分发挥“一院两校”共建优势,面向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研究前沿,不断攻坚克难,破题前行。
2018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围绕黄土高原流域水资源与环境、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脆弱区侵蚀灾害防治、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创新成果。截至目前,重点实验室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其他省部级工程咨询及勘察设计奖百余项;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8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制定国家、地方标准规范2项;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41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5项,联合培养研究生80余名。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西北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林草碳汇方面,西北院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扛起服务“双碳”战略使命,以林草碳汇为抓手,开展碳汇计量检测、碳汇潜力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等专项研究,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完成了多个碳汇研究课题,发表了多篇SCI林草碳汇科技论文。在智慧林草云平台研发方面,自主研发了守望林草云平台、“三北”生态感知展示系统、全国森林督查系统、宁夏智慧林草云平台等数字化系统,构建了西北地区首个“天空地”一体化林草生态感知智慧监测网络,可为“三北”工程及荒漠化及沙化防治提供调查监测、规划设计、实施监管、成效评估、检验分析全过程技术服务,为实现“三北”工程攻坚战的精准布局与科学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注重转化,为林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不断突破创新的同时,重点实验室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诸多科技创新成果顺利落地转化。
西北院所属的西安绿环林业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依托重点实验室成立了西北生态环境鉴定中心,并成功取得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认证,这标志着重点实验室正式与市场接轨,从而为高质量推动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以及全力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撑。
当前,我国生态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实验室将紧紧围绕我国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灾害治理的需求,瞄准荒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科技前沿,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创新与项目相结合,统筹各方优势资源,激活创新潜能,释放科技活力,产出一批管用、实用、好用的科研成果,使重点实验室成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孵化器、加油站。
同时,重点实验室将系统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研究,着力将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研究的国内一流研究平台,建立一支从事我国西部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研究的国际一流研究团队,为西部地区发展培养生态环境建设领域一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李娜 赵尚林 李松龄)
来源链接: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3-08/01/content_3369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