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做好移民安置 建成生态工程

来源:汉中日报 编辑:乔乔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8-03 17:31:46
摘要: 做好移民安置 建成生态工程。

汉水滔滔,行至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黄金峡,两岸青山高耸连绵,水流收束顿时波涛滚滚。引汉济渭的龙头水源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就诞生在这里。

黄金峡水利枢纽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坝址位于汉江干流黄金峡锅滩下游两公里处。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3米,总库容2.21亿立方米。其主要功能是从汉江干流取水,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

从2015年到2023年,黄金峡水利枢纽大坝从开工建设到顺利建成,矗立在青山绿水间,除了建设者的智慧和劳动,还包含着洋县人民的默默付出。

“这里环境好,我们几代人在这里居住,舍不得离开。但国家事大,我们尽力支持,愿意搬到政府指定的地方。”黄金峡商坪村村民蒙颜德回忆说。

南水北调关键是水质,难点在移民,该工程涉及洋县10个镇43个行政村,约26.7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其中金水镇整体淹没,共搬迁群众5000余人。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展,洋县县委、县政府成立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镇、村级党员干部“三级联动”机制,制定移民安置实施管理办法,使移民安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有规可循,并在前期调查规划设计阶段实行三榜公示,公开投诉举报方式,为移民安置实施打好了基础。充分征询移民安置意愿,落实了移民安置去向,确定安置方式,并征求接安区意见。做好接安区的生产安置、土地容量分析,并确定移民生产措施,为后期移民安置实施阶段打好基础。

“当年搬迁工作不容易,为了动员我们镇上的群众搬迁,每天不是在动员群众,就是在动员群众的路上,嘴都磨得起了泡。”金水镇的王振华回忆起当年搬迁情况感慨万千。

走进金水镇新建集镇,展现在眼前的是宽阔的道路,崭新的校舍,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移民新居,一个个洋溢着笑脸的群众。

“以前房子在旧街,房屋能出租,自家也能做点小生意,不愿走。现在搬到移民新区,视野开阔平坦,住在这里舒适敞亮,比旧地方好多了。”搬迁户高丫淩说。

黄金峡水域辽阔生态资源丰富,环境敏感点众多,水利枢纽所在地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守护好秦岭生态环境,陕西省引汉济渭公司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坚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考虑到鱼类洄游产卵的需求,在黄金峡水利枢纽设计之初,我们专门设计了一条全长1908米的‘生态鱼道’,帮助鱼类穿越大坝洄游产卵。”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黄金峡分公司工程管理部晏安平介绍,鱼道设有5个出鱼口,内部建有“栅格板”和41个“休息室”。“‘栅格板’能减缓水的流速,让鱼类更省力地洄游,如果游累了,还可以在‘休息室’里歇口气,确保它们能够顺利‘回家’繁衍下一代。”

据了解,在距离黄金峡水利枢纽生态鱼道不远处,就是被生态环境部誉为“亚洲最高标准”的黄金峡鱼类增殖放流站,占地面积达67亩。这些小鱼儿在增殖站里被精心养育,不仅是鱼类的“生殖中心和妇产科”,还是鱼宝宝的“月子会所”。人工增殖放流可促进水域内自然鱼类资源的有效恢复,同时也为秦岭区域、汉江流域栖息的朱鹮、白鹭、白鹤等珍稀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有助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两年来,相继在库区放流46.5万尾鱼苗,为莽莽秦岭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高标准建成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站,采用“平流沉淀+PAC/PAM+浓缩沉淀罐”处理工艺,废水经初级沉淀后进入浓缩沉淀罐,经混凝、絮凝、沉淀等多道工序后,清澈透明,可全部回用于生产及场地、道路洒水降尘,实现了废水零排放、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到清水的完美转变。

为保证处理后的清水不被污染,实施高清全景摄像头全工区覆盖,24小时实时监控无死角。“朱鹮无人机中队”高空拍照、现场取水分析,突击巡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天眼”环保监控工程在环境敏感点安装七十多组高清全景式摄像头,实现全工区无死角实时远程环保管理。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建设生态引汉济渭的初心。

横亘在青山绿水间的大坝将昔日奔流不息的河水拦腰截断,形成了万顷碧波。碧波上朱鹮起舞、沙鸥翔集,黄金峡水利枢纽在收获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时,也依托绿色生态环境,迈上了水利工程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通讯员 赵书萱 张恤民)

来源链接:

http://epaper.hanzhongnews.cn/hzrb/20230803/html/content_20230803007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