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山东东平:废弃坑塘变“宝塘” 激活乡村振兴“绿引擎”

来源:中国网 编辑:乔乔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8-16 14:10:43
摘要: 废弃坑塘变“宝塘” 激活乡村振兴“绿引擎”。

小塘蓄清水,碧波映翠微。连日来全省晴热高温,但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村里的鱼塘星罗棋布,就像一个个汩汩流淌的“小水源”,滋润着山间田野5000余亩的土地,也沁润着每一个农人的心田。

“这些鱼塘以前都荒废着,有些已经长满水草、浮萍,远远看过去绿油油一片,坑塘里面全都是黑乎乎的烂泥巴,村里人都不往那边去,特别是刮大风的时候,那臭味可别提了,现在改建成鱼塘后不仅不臭了,周围环境也变好了!”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西辛庄村村民王大爷感慨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前,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许多村里的水塘都无人养殖,废弃了许久,特别是贯中大道两侧的荒废藕池,河底满是淤泥。沿路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也来源单一、底子薄、思路窄,没有特色主导产业,村里的水塘也荒废许久,长满了水草,不仅对村内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坑塘治理工作同样也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一部分,河塘整治迫在眉睫。

难题怎么破?坑塘就一直荒废着吗?正当大家为废弃

坑塘头疼不已时,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锚定县委“双30万亩”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稻屯洼生态渔业发展,对15000亩水面进行改造,按照7个片区规划,全力推进生态渔业项目实施,紧抓投放鱼苗前的“窗口期”开展坑塘清淤、清障工作,让这些废弃坑塘迸发新的活力,助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全新蓝图。

现在再走到西辛庄村的鱼塘旁,曾经环境脏乱、水草疯长的景象早已一去不复返,沿着堤岸,漫步河边,一条条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在贯中大道两侧,青山绿水相互映照,在碧波荡漾的鱼塘边,随着鱼苗车闸门的打开,一尾尾鱼儿便消失在平静的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成为这片鱼塘的“住客”,更为这片曾经的“废坑塘”注入新的“活力”。

以线扩面,多维发力,结合规划,打造亮点。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小鱼塘”激活“大引擎”的法宝。以路为“线”,聚焦北围堤、旅游路、南围堤、贯中大道和西围堤、辛河路、东围堤“四横三纵”七条线,成立5个工作组进行包保,定人员、定责任、定地段,全面推进生态渔业。同时结合稻屯洼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规划设计,重点打造旭丰、盛通、仓园及辛河路、旅游路、围堤等重要道路沿线,通过打造亮点、勾勒主线、覆盖到面,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扩面的生态渔业新格局。

放眼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一幅幅洁净美丽、丰富多彩的渔业振兴新画卷正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徐徐展开。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锚定县委“双30万亩”发展目标,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和生态渔业特色产业项目发展,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大力发展坑塘经济,变“废塘”变“宝塘”,实现特色产业发展与集体增收双赢,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