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三个年”工作部署,陕西省渭南市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一事通办”服务,探索“税务+”模式,打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营商环境“码”上监管,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做实做深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打造高效便利透明优质的营商环境,助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扩大服务半径
今年以来,省市开展的“三个年”活动,对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作为肩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职责、承担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群众的部门和窗口单位,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业务综合受理改革。一是聚焦办事流程更便捷。渭南市行政审批局制定了《行政审批业务综合受理改革实施方案》及业务审查要点,全面梳理事项办理流程、时限、要素,从窗口设置、业务资料流转、容缺材料一次性告知及工作人员职责等多方面对综合受理改革内容进行细化分解,以新的受理和审批方式服务企业群众。二是聚焦窗口布局更优化。在原有审批模式的基础上,将9个业务科室承担的百余项高频业务集中到8个综合受理窗口,打破窗口人员业务界限,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集中出件”的新模式。整合重构综合受理窗口,让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面对面交流,无障碍沟通,提供暖心舒心热心服务,打造更加便捷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务服务环境。三是聚焦服务群企更贴心。以办事需求为导向,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抽一次号,窗口人员通过“网上综合受理业务平台系统”精准呼叫,直接将群众引导至对应工位,实现由“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转变,群众即来即办,无需过多等待,节省了办事时间和路费成本,真正实现“少跑腿”“就近办”。
“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更便捷
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目标,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重点,渭南市华阴市紧扣16个“一件事”涉改重点事项,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细化改革方案,建立联办机制,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基本实现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牵头部门按照“一事一组”原则分别成立推进小组,由牵头部门负责,涉改单位配合负责,围绕基础清单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部门分工和监管责任。二是紧扣群众需求,编制办事指南。立足群众和企业需求,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围绕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企业准营等领域,梳理编制了“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明确办理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地点等要素,方便群众办事。三是紧盯改革堵点,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建立联办机制、事项标准化梳理、流程优化再造、表单材料合并复用、共享数据自动调用等流程,大幅度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提高办事效率。四是结合工作实际,设置综合窗口。按照“能进则进、能集则集、就近办理、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事项特点,在政务大厅设置了“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区,设立了3个综合受理窗口,对进驻大厅的5个牵头单位窗口设置“一件事一次办”受理窗口,联动完成事项办理;对未进驻大厅事项,由综合受理窗口接件,线下完成转办。
探索“税务+”模式构建税费服务矩阵
渭南市大荔县创新开展“七个专项工作”,掀起了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新热潮,探索实践“税务+”新模式,扎实开展税收领域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助推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一是“税务+涉税中介机构”模式,聚力共谋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涉税中介机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建立税务机关、涉税中介、纳税人三方沟通机制,县税务局梳理全县涉税中介机构名单,聚焦以涉税中介机构为代表的纳税人实际需求,通过微信、征纳互动平台精准推送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新举措、税费优惠政策等内容,发挥对涉税中介机构精细服务的“乘数效应”。二是“税务+税务管家”模式,助力服务质效提档升级。建立“税务管家+企业+相关税收部门协同服务”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纳税人需求提出,专属税务管家及时响应,复杂问题协同其他部门共同解决”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精准把脉企业需求,指定专门管家“线上+线下”追踪服务,以便快速响应涉税需求,同时持续开展“管家式”精细服务,不断优化提升服务质效,力在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将“税务管家”服务模式和理念拓展至税收工作全领域,持续聚焦市场主体所忧所盼,将税务工作的凝聚力转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三是“税务+银行”模式,构建税银互动综合服务新格局。与7家银行深化税银合作,强化税银资源集约融合,深入交互税银综合信息数据,拓宽办税缴费服务渠道,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同时,搭建企业、税务、银行“信用桥梁”,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实时对接,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以“纳税信用”换取“银行信用”,使“税银贷”成为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拳头产品”。
大荔县通过建立涉税中介机构+税务管家+银行的税费服务矩阵,着力助企纾困、赋能经济发展,提升县域发展大环境。截至7月底,全县税收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102.45%。在强有力的税收支撑带动下,市场主体蓬勃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打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护航企业新发展
为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近日,渭南市临渭区出台了《临渭区营商环境突破年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体系十五条措施》,为企业在法律咨询、调解、复议、执法投诉、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更全面、便利的法律服务体系。通过搭建法治服务平台,提升法律服务质效,排查化解涉企纠纷,推进涉案企业合规审查,开启惠企新局面。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设立涉企法律服务一站式窗口,形成“一窗受理、协同办理”的服务专区,并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四个当日”便民利企服务。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手册,开展涉企“订单式”法律服务活动,推行一企一策、点对点精准普法送法活动,提高法律服务水平。依托临渭区矛调中心搭建“一体化”平台,形成1+N非诉纠纷调解工作模式,融合调解、公证、复议、法律援助等功能设立“一站式”多元调处联络点,建立“一条链”闭环办理通道,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纠纷解决服务。
此外,渭南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和中省优化营商环境总体部署,从营造良好经营秩序、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渭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安政务服务和法治化营商社会治安环境。通过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对标发展需求,及时送出政策红利,精准对口服务,当好服务“店小二”,畅通投诉渠道等措施,全面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和督办落实,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全市重点项目局领导、派出所领导和辖区责任区民警三级挂钩联系制度,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办制度,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宣传,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码”上监管便民服务全方位监管
利企便民,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目的,也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为最大力度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效新突破,渭南市合阳县组织建立了合阳县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投诉举报“互联网+营商环境”监督平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保驾护航。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合阳营商监督码”。集便民服务监督、行政执法监督、涉企收费监督、行政执法登记、涉企收费登记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监督平台。二是配套建立了“满意度调查”、“我为营商献一策”金点子征集体系和问题线索移交督办机制。提高了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参与度和知晓率,既规范了部门执法,也增加了企业投诉渠道,让诉求收集更快捷、办理更高效,涉企检查执法管理更科学、监督更有力。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森林”
渭南市潼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联结、纽带作用,在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架起“桥梁”,创新“精选+跟踪+定制”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努力把“有形”的知识产权转变为“有力”的资金支撑,最大限度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难题。一是“精选”企业名单,在全县企业内开展融资需求调研,建立企业专利、商标持有情况台账,邀请银行对企业的专利再次进行筛选,清单式记录企业融资需求,精准确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二是“跟踪”服务企业,在企业较集中的工业园区建立知识产权援助服务站,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站式”服务工作,跟踪企业融资工作进度,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定专人协助企业办理业务和申报融资各项补贴政策,为企业质押融资提供便携式跟踪服务。三是提供“定制”服务,潼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银行构建深度合作机制,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对符合质押融资条件的企业,由企业对自身的知识产权评估情况以及融资需求进行阐述,让银行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和融资需求,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基础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政银企各负其责,“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制定差异化融资方案,确保符合要求的企业“融到资、贷到款”。
城市管理精细化倾听民意解难题
今年以来,渭南市富平县以巩固“强转树”专项行动成果为抓手,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守正创新、精细管理、为民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创建“城管说事室”,通过四步工作法,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步盯前哨,用好城市治理“小网格”。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关口前移。健全网格管理制度,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发挥网格管理作用,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工作全面开展,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城市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第二步优中枢,强化执法为民“主阵地”。建立“城管”说事室,采取领导轮流坐班与专人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对网格员排查反馈、群众现场反映等问题分级处理。建强数字化信息平台,丰富平台应用场景,延伸覆盖区域,汇聚数据资源,以“非接触式监管”助推城市管理提档升级。建立执法办案平台,启用“行政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提升案件办理透明度,助推城市管理执法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第三步重联动,奏响多元解纷“新乐章”。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多元解纷大格局,建立联动机制,组建联动团队,深化联动对接。每季度召开联席会,强化城管委作用,共同研究解决域内“大事”,并通过发放转办单、提醒函等方式进行问题横向交办,确保群众“一扇门进出”、问题“一揽子解决”。第四步强末端,连通服务群众“终端站”。聚焦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要求,优化服务方式,“一条龙”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主动竭诚服务,确保其合法权益获得司法保障;强化普法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说事室、LED屏等多种载体,开展法律宣传有效提升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及时跟踪问效,确定专人及时跟进问题办理进度、收集汇总办理结果、定期电话回访群众、收集反馈意见等,确保问题解决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高效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可视”“有感”问题,用“小说事”服务“大民生”,共筑营商好环境。
下一步,渭南市将紧扣“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全方位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和营商环境监督,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