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画桥镇葛家店村位于余江区最北端,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因古时驿道有店而得名。全村区域面积1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24万亩。下辖15个自然村,17个村小组,共有农户710户2867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有党员93名。葛家店环境优美,山林面积多,生态资源丰富,但地处偏远,一直未能将生态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老百姓收入单一。近年来,为破解这一难题,葛家店借助市级帮扶村契机,加快强村富民步伐,建设产业扶贫下沉车间、成立茶叶合作社、建设茶叶加工车间,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和集体经济稳步提升,2022年村集体经济达96万元。
葛家店村党总支坚持把促农增收工作作为衡量工作成色最重要的标准,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实打实。
千方百计增加经营性收入。提升农田设施建设促发展。葛家店村始终把稳定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工作的目标,通过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补齐土壤改良短板、补齐农田排灌设施短板、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2017年以来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600余亩,让老百姓的“粮田”变成“良田”,实现粮食产量亩均增产30%。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葛家店村生态资源丰富,党总支鼓励村民利用自家零星的田块栽种茶叶、生姜、养殖蜂蜜,村里成立合作社进行收购售卖,实现互惠共赢,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据不完全统计,葛家店村民栽种生姜270余亩,栽种茶叶350余亩,可实现收入90余万元。打响叫亮红色征兵处革命品牌。充分挖掘省级重点文物林家坞红军征兵处红色文化底蕴和革命烈士红色故事,与画桥共大、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画桥保卫战遗址、烈士陵园、等一系列红色革命遗址连点成线,形成画桥红色生态人文旅游线路。2022年以来,葛家店村已接待旅游近千人次,有效带动葛家店村内农家乐经营和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产生旅游收益10万余元。
支部领办增加工资性收入。葛家店因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种茶历史悠久。村党总支依托资源优势,成立“绿保”合作社,科学种植茶叶,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先后投入24万元建成7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和购置茶叶生产设备,逐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为了让葛家店村民获得实惠,为进一步带动村民持续增收,2021年村委会还购进了10万余株优良品种茶叶免费提供给村民发展全民种茶,并以高出市场价50%的价格收购茶青,直接带动村民增收4000元以上,稳定带动村民就业创收。
葛家店村脱贫户吴朝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通过租赁村集体“产业下沉”车间,创办了鹰潭市博昊箱包有限公司。2019年至今,该公司每年向村集体缴纳“产业下沉”车间租金5.6万元,年总产值达120万元,还带动了本村46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收,其中脱贫劳动力10人。每月工资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
同时针对产业扶贫车间和茶叶生产车间务工人员较多,孩子没人带的问题,葛家店党总支利用村委会原茶叶加工车间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建立了以学校老师和妇女志愿者服务队的值班制度,同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宣传等活动,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聚焦重点增加转移性收入。深入梳理各项惠农政策,多方挖潜农民增收支撑因素,建立财政惠农支农目录清单,全面兑现各项惠农利民政策。通过设置公益性保洁员、茶山复垦员、茶山护林员等岗位24人次,人均月收入400元,有力的提升了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的收入。同时对光伏收益、车间租赁资金、务工奖补等一些收入进行合理分配,确保重点人群增收有保障。
葛家店村通过推进农民持续增收,支部堡垒更强、增收平台更实、农民获得感更强,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葛家店画卷。(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画桥镇人民政府 杨剑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