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总编刘景对话乡村振兴“北京三间房”模式创始人王相龙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对话背景:“北京三间房”模式的创新与落地,是当地政府和投资企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回应和生动实践。国庆节前夕,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总监晨曦、总编刘景一行应邀走进北京三间房,实地考察乡村振兴“北京三间房”模式。期间,刘景总编与“北京三间房”模式创始人王相龙展开直面对话。
对话媒体: 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
对话嘉宾:乡村振兴“北京三间房”模式创始人、北京叁间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相龙
刘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三间房模式的创新与落地,其实就是对这一重大决策的积极回应和生动实践。首先,请王董给海内外的公众讲述一下三间房模式的具体构想和战略布局,谢谢!
王相龙:刘总编好,大家好!我是北京三间房乡村振兴助力人王相龙,三间房的乡村振兴模式,是在政府的推动、村委的发动(发动老百姓积极参与)、企业的主动、投资场景和盈利模式的带动等多方力量聚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形成了具有三间房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特色的村企合作模式。三间房未来的战略布局是要走向全国,我们把三间房的村企合作模式定位为乡村振兴村企同行,计划在2035年之前将三间房的乡村振兴模式推广到100个村,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模范试点与实践范例。
刘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中重点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那么,在“北京三间房”模式的创建和落地过程中,是否遵循这一论述和方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相龙:是的,您刚才提到的论述和方向就是我们打造乡村振兴“北京三间房”模式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标杆。我们从老百姓的民房开始着手,盘活乡村闲置资产,这是三农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搞活农村,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实现绿色发展;第二、在乡村创造再就业,以工代赈,以用本村村民为主,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增加百姓收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把乡村闲置农田集约化,整体打造田园式花园,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和村集体的收入。
刘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网作为中央外宣门户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北京三间房”模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典型范例,请问,其特色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王相龙:“北京三间房”模式的特色就是村企共管、村企同行,不让老百姓投入一分钱,通过投资场景和盈利模式的带动,由企业投资管理,实现集体、村民、企业共同富裕。企业带着项目、资金、先进的管理理念走进村庄,绘一张蓝图,带着村民一起致富。未来,我们会团结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添砖加瓦。
刘景:以“北京三间房”模式为例,你认为乡村振兴如何创新管理?
王相龙:在乡村振兴模式创新过程中,“北京三间房”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村企共管,村委会布置工作,企业去完成任务,与老百姓一起打造北京三间房的乡村振兴模式。如今,三间房的发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都是党委与村委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刘景:在配套方面,三间房推出农家饭,是处于什么考虑?
王相龙:我们最初的考虑是乡村振兴模式创新中特色小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央视有一档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挺馋人的,美食是最吸引人的。而且讲述一个地方的振兴故事缺不了美食。未来,我们要打造三间房的鲜花宴,让村里的巧娘参与进来,增加个人和集体收入,实现三间房村的共同富裕。
刘景:你认为三间房将如何提升人们的体验感?从而,能使研究者全方位感受美丽乡村的蓬勃发展?
王相龙:提升三间房的体验感,就得从三间房的立意说起,三间房其中有一间房给新北京人住,让入住者有家的感觉,从而践行“为百姓理房为企业安家”的理念,让企业的职工在三间房住有家的感觉,他们会更好的服务北京,服务好当下的企业;另一间房给智慧住,也就是书屋,美术馆、公共文化驿站都是免费为老百姓开放的;第三间房给村民住,给自己安个舒适的家,让村民更有优越感。这也是三间房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蓝图。
刘景:对于“北京三间房”模式的品牌定位与推广,你有何思考?
王相龙:“北京三间房”模式的品牌定位就是村企共管、村企合作、村企同行。把企业主动镶嵌到村庄里,我们作为村庄的一分子和村庄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刘景:“北京三间房”模式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你对三间房未来的发展有何规划与期许?
王相龙:我认为“北京三间房”模式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新模式、打造新样板、提供新方案,计划在2035年之前打造100个乡村振兴样板,从而推动与带动我国的乡村振兴与发展。
李强总理说: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急功近利是乡村振兴最大敌人。村庄空出来的房子多,土地撂荒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年轻人进了城(工作、居住)短期对我而言是好事,三间房这么好的资源,如果本乡本土后继无人,村庄长期发展必定无生力军。
关于三间房的未来,我突然想起老药房的一副对联: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相龙也有这个愿望,三间房的振兴,不仅要吸引外来投资,更重要是留住本土人才,把本乡本土的人才吸引回来,把他们培养成为管理人才,创业人才,让三间房的所有资源为三间房村民所用,那怕我们在三间房无事可干。我也欣然!或许,到那时我也成为三间房的主人。
刘景:感谢王董在百忙之抽出时间与我们对话,大家非常期待乡村振兴“北京三间房”模式,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学术界绕不开的研究案例与讨论的话题。下次对话,再会!
王相龙:感谢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对“北京三间房”模式及我本人的关注!期待下次对话再会!(中国网 张成科 何爱霞 王心怡 李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