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围绕蔬菜种植产业和食品加工特色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培育主体、延展链条,在以工促农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走深走实。
一、升级蔬菜产业,夯实产业链基础
作为东部“菜篮子”,范镇蔬菜连续播种面积11万亩,大小设施拱棚12000余个,但在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上还存在差距,近年来,我们不断在在蔬菜种植提档升级上下功夫。一是提升“范镇蔬菜”品质。明确蔬菜种植的优劣势,捕捉市场契机,加强产销对接,打好时间差、气候差和品种差,打造夏秋蔬菜错季增长点,蔬菜年产值近7亿元。坚持品牌兴菜、品质取胜,先后通过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品牌认证32个,成功推出“泰山丑柿子”等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增加“绿色科技”含量。强化农药、化肥等投入品源头管控,布局建设一批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引导基地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普及推广土壤改良、吊蔓栽培、逆境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蔬菜技术员、基本菜农800人次以上。三是推广“数字农业”应用。依托云平台数据库、5G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通过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及物联设备反馈,对农田种植面积、品种、规模、农业龙头企业等涉农信息进行统计、盘点、展示,实时预警重要农业园区的生产环境变动,指导农事生产,同时搭建外界需求板块,畅通销售渠道。
二、培育产业群体,促进产业链延伸
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等优势,将现代食品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一是加速“黄金赛道”布局。抢占中央厨房、宠物食品、休闲食品发展新赛道。引导龙头企业加速技改升级、加紧产品革新,实施“十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目前全镇食品加工企业20余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1-8月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6.23亿元。二是强化“园区平台”带动。打造总占地3000亩的现代食品产业园、绿色现代食品产业园、国泰民安宠物食品全链条产业园三个园中园,占地215亩,由宝来利来投资建设的生物腌制菜项目也正在办理土地手续,三个园区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更有力带动周边全镇蔬菜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形成上游原料充足、中游加工精细、下游市场广阔的全产业链体系。三是突出“产业项目”支撑。坚持把项目作为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洽谈的项目10个,已签约的项目5个,新开工食品产业链项目4个。上半年,国泰民安宠物食品全链条产业园代表全区迎接全市项目观摩。
三、加强要素保障带动产业链拓展
一是写好“村企联动”新文章。积极引进泰山农发集团与春禾农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泰安春禾智慧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将初加工程序有序转移至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营,采取“订单农业”“直供直销”模式,减少企业初级投入成本,形成企业和合作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格局,让村集体、村民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全产业链分工,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示范带动,力争39个村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二是探索“镇村联片”新模式。探索蔬菜连片种植大托管模式,全面推动存量大棚设施基地标准化改造,力争2年内新建规模大棚设施蔬菜基地1000亩,精心比选本土基本菜农集中到辖区内的蔬菜示范基地,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种植”的模式。三是推行“服务联办”新机制。建设完成现代食品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农口部门统一入驻,内设产业园要素保障中心、食品产业园可视化平台、直播带货媒体中心,产业联盟等功能场所,实现覆盖蔬菜种、收、管、售,食品企业从规划落地到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的双“一条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