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翠兰,女,2021年4月江翠兰作为桂林城市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被选派到阳朔县葡萄镇西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巾帼不让须眉,坚持抓党建、强产业、优服务,发扬“黄文秀式好干部”精神,抒写着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担当。
江翠兰在桂林市优秀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西岭村现场教学点上发言 杨捷 摄
党建引领铸魂。党组织是基层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决定了一个村的发展兴衰。江翠兰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带动村内各项事业发展。以星级化党组织创建为切入点,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日常管理工作,着重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发展党员力度,积极动员村内致富能人、年轻人提交入党申请书,两年来西岭党支部吸收了2名预备党员,培养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8名村级后备干部。协助打造“宜居西岭党旗红”品牌,2022年西岭党支部获评自治区级“三星级党组织”。党群合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成功打造七星、下葛精品示范村。因为长达40多页的驻村调研报告和对西岭农产品的不懈推广,2022年西岭村被列为桂林市优秀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现场教学点,第一书记江翠兰获市驻村工作队管理红榜表扬。获评阳朔县2021-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个人,2021-2022年度自治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江翠兰围绕葛根种植周期全过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杨捷 摄
产业兴旺强村。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江翠兰依靠做好发展产业“三篇文章”,实现西岭村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是做好产业调研文章,江翠兰紧紧围绕西岭村产业发展,跑部门查资料、下村入户访民情、深入田间看产业,历时近2个月,走遍西岭8个自然村,走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种植户代表150余户,摸清各村土地、河流、沟渠、道路现状,列出“产业发展现状清单”,科学分析产业发展前景。本人亲自主持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采取数据对比的方式确定主抓葛根、苗木、柑桔三大主要产业。二是做好产业服务文章,江翠兰主动对接镇人民政府在下葛村实施旱改水项目,改良耕地40余亩;与村两委干部动员帮助种植大户流转撂荒土地种植葛根80余亩;组织清理渠道800多米;争取项目资金361万元新建灌溉渠道5.4公里、电灌站1个。向上级争取到投资160多万元的村集体冷库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产业收入突破3000万元,人均增收21.43%。三是做好产业培育文章,为确保葛根产业成为西岭村特色支柱产业,江翠兰从人才培养、产品品牌培育上发力。争取县、镇农业技术师资支持,建立葛根技术培训师资库,全方位摸底本村葛根种植技术娴熟的种植大户、善经营的葛根销售能手17人建立西岭葛根产业振兴人才库,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人,围绕葛根种植周期全过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场次400多户次。鼓励种植大户抱团成立西岭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电商推介、第一书记产品带货、党政主要领导代言等方式提升西岭葛根知名度,同时探索葛根深加工,拓宽葛根销售途径。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葛根种植户均增收1.2万元。
为民服务固本。江翠兰时刻铭记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以群众为中心,用群众的视角看待处理农村问题。一是抓教育为村育才。带头捐赠5000元,争取社会公益资金近3万元,购买架子床72张帮助解决学生午休难题。募集图书500余册在村委开辟读书角,并义务辅导学生作业。牵线搭桥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助学帮扶行动,签订“一对一”助学项目资助协议书,每学期资助600--1300元不等,到目前资助了14位困境学子,累计金额近6万元。2021年秋季学期起,从市区请专业体育老师每周到西岭小学为全校学生授课;为村内5位学生联系美国外教,由美国的学生用美国的教学方法在线辅导英语;邀请桂林市天文学专家到西岭授课,组织天文观星活动,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孩子们的视野。驻村至今,江翠兰通过带头捐助、联系社会力量帮扶、向上级争取资金等方式累计投入18万多元帮助困境孩子筑梦。二是抓销售促村民增收。帮产业户推广销售葛根粉、沙田柚、金桔、土鸡和土鸡蛋等农产品,联系社会企业和后盾单位采购脱贫户沙田柚、脆蜜金桔和葛根粉等农产品近12万元。三是解顽疾为村民纾困。组织村“两委”干部调解小山根自然村沉积10余年的道路历史纠纷,向后盾单位争取0.45万元资金解决西岭道班路口急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葡萄镇人民政府 蒋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