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始终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建设生态宜居村庄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打造“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提质增效,发展优质粮油种植。肥西县三河镇湖光村扎实推进“绿肥+优质稻”项目,提高水稻质量,增加生态效益。2023年,湖光村种植水稻1800余亩,小麦1400余亩,油菜400余亩。
村企联建,促进集体经济增收。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肥西县三河镇湖光村主动作为,引进杞柳种植产业园、旺龙水产养殖公司、葡萄种植等项目入村。此外,湖光村积极申报乡村振兴项目,整合位于村中心李滨路旁占地面积约6亩的建设用地,通过流转湖光村、滨湖社区等村(社区)130户670亩土地,建成湖光村农产品初加工基地,厂区占地1440平米。产业园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助力周边农户增收100余万元/年。杞柳产业园主要从事杞柳柳编工艺品制作,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自杞柳产业园投产以来,村集体收入逐步提升,每年可分红30万元。
稻虾共养,增加农业附加值。肥西县三河镇湖光村积极拓宽产业结构,建有稻虾共养生产基地,占地200余亩,传统模式下水稻种植产值约1.2元/斤。通过稻虾共养模式,预计水稻产量约1200斤/亩,实现平均亩产附加值增加近1万元,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稻虾共养模式真正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效果,既满足了舌尖上的美味,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还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葡萄种植,保障残疾人就业。肥西县三河镇湖光村葡萄种植已有40余年历史,辖区内有阳丰葡萄种植合作社、云钏葡萄种植合作社等多家葡萄种植企业。现种植葡萄约400余亩,年产量约4000斤/亩。从单一巨峰品种更迭到甬优、紫金一号、醉金香、阳光玫瑰等10个品种。
以产业筑梦,以产业扶残。阳丰葡萄种植合作社作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企业资源优势,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适合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项目。目前,已吸纳附近村居在内共22名残疾人就业,并为就业的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持续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增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人民政府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