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让世界看见秦岭·守护中央水塔”研讨会在西安举行。诸位嘉宾、学者汇聚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南山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从地理位置、生态功能、水源涵养等方面深度解读“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的深远意义,共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发展方向。
此次研讨会是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各方力量探讨交流,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秦岭身为“中央水塔”的意义,共同探讨秦岭作为“中央水塔”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助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秦岭研究院院长张国伟就“秦岭基本特征与意义”一题作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院长、长安大学地质灾害研究院院长彭建兵就“中央水塔的功能与保护”一题作主旨演讲。
“举办此次研讨会,共同探索秦岭走向深绿之路,就是‘当好秦岭卫士,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的具体行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党双忍在致辞时表示,把当好秦岭卫士,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要求落到实处、见行见效,关键是要实施深绿战略、走好深绿之路,形成中央水塔友好型经济体系和中华祖脉特色化治理体系。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局长王健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西安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思想到位、整治到位、修复到位、保护到位”要求,聚焦“守护秦岭之安、永葆秦岭之美、善谋秦岭之用、筑牢秦岭之治、永续秦岭之魂”目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出重拳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用实招推动监管效能提升。当前,秦岭整治已转入动态排查整改、修复已进入巩固提升、保护已步入常态长效的新阶段,秦岭正在由治变美,整体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新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杨玉玲在致辞时说,多年来,我们持续报道秦岭生态修复成果和常态化保护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进展、新亮点。不少深度调研思考与建议,有效推动了秦岭生态保护事业和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继续以“守护好中央水塔”为主题,从地理位置、生态功能、水源涵养等方面深度解读“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的深远意义,共谋未来发展方向。
专家对话环节,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党双忍,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葛安新,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占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东围绕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地位与作用,进行研讨,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传承秦岭文化、守护“中央水塔”建言献策。
绿色是秦岭的底色,也是秦岭的本色。秦岭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承担着“一江清水永续北供”的重任,秦岭的水灌江河、润中华、润万物、养多城,“中央水塔”作用日益凸显。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维护好秦岭水源涵养能力,对保障我国水安全至关重要,当好秦岭卫士,呼吁社会大众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做合格的水循环参与者,着力构建高质量的水循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