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浩荡、奔流不息、水润大地、尽显灵秀。
这是一幅山水相融、人水和谐的水墨画轴,城市临水而建、乡村依水而居、青山傍水而立。这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这里就是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
地处丹江口水库上游的陕西省汉中、安康、商洛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的水源地,70%的水量来自这里,同时也是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过巴山秦岭,一路北上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四省市,让近6000万人直接受惠,1亿多人间接受益。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从汉江调水到关中,建成投运后,年供水量15亿立方米,可为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城市在内的共21个受水对象提供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保障关中城市群的发展。
为保证汉江、丹江出陕断面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6.27万平方公里的陕西水源地境内,800多万城乡民众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源头担当,尽最大努力把宝贵的水资源管好用好,造福南水北调沿线人民,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保障、水支撑。
重拳出击 铁腕整治固其根本
安康市水源地
商山茫茫,洛水泱泱。商洛,这座因商山、洛水而得名的陕南城市,是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令人向往的“桃花源”,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和水质保障区。
初冬时节,来到位于商洛市商州区西北5公里的丹江上游仙鹅湖,又称二龙山水库,只见一库碧水清澈透亮,两岸群山绵延起伏。
“二龙山水库的水质,不仅影响着商洛市区22万人的饮水安全,更肩负‘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重任。”商洛市水利局负责人说。
彼时,因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二龙山水库周边一度成为旅游和避暑胜地。
“我们这里几乎家家都是农家乐,最热闹的时候,我这院子里能同时摆十四五桌,生意好得不得了。”曾经,下湾村村民徐民娃光是守着自家院子,一年就能轻松赚个十几万元。
游客多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但又给水源保护带来诸多问题和重重风险。
“尽管丹江出境断面水质一直能达到Ⅱ类标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潜在的水污染风险,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防患于未然。”商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设立隔离网、拖离经营性游船、取缔违规农家乐、设立限行站、实施退耕还林、建成丹江构峪口水质自动监测站,成立管理站开展常态化巡查……一项项强硬的举措将水源与污染隔绝开来,力保二龙山水库区域青山苍翠、碧水清澈。
“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5800余万元。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二龙山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的7大类34个问题实现了清零。”商洛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商州大队大队长辛建英说:“二龙山水库库区出水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二类标准,个别指标达到一类标准,切实保证了一江清水供京津和市区22万人口的饮水安全。”
示范引领 保水固土厚植绿色
一江碧水流经陕西安康
传感器测量、智能喷灌……走进平利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一个个“黑科技”让人耳目一新。“一部手机,就可以时刻了解茶园土壤墒情、温度湿度及茶叶长势。”园区负责人介绍,“去年建成的水肥一体智慧茶园工程,不仅使用水量降低了,减少了水土流失,还使茶园单产提高20%以上,亩均产值增加1500余元。”
平利县境内溪流密布,共有河流沟道1083条,坝河、黄洋河、岚河、吉河4条河流属汉江一级支流。近年来,平利县深刻认识和把握“治河必治坡、治水先治污”的客观规律,对县域内的山水资源和环境短板进行系统分析,严控生态重点区,细管产业密集区,重治人群聚集区,做到靶向治理,有的放矢。
在平利县长安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内,蓝天白云下,一垄垄翠绿的茶树尽收眼底。清新的画面,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据介绍,示范园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调动多方面投入,建设核心区域面积2.01平方公里,辐射面积8.23平方公里,茶园面积273.3公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
平利县水利局局长杨孝军介绍,近两年,平利县累计投入2.4亿元实施了城乡污水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厕所革命等水环境治理项目,还将投入3亿元用于农村污水治理和水美乡村建设,水环境治理投资创历史最高纪录。
汉江在安康市流长340公里,常年流量占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的66%。作为安康境域内的县城,平利的发展,正反映出安康市的动态。
近年,安康市制定印发《安康市水土保持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快治理步伐,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2004年的12968平方公里减少到2022年的617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73.75%;建成国家、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11个,为改善产业发展条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汉江水质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安康秦岭区域83座小水电站整治全部完成,巴山区域小水电整治有序推进,全市现有农村小水电站149座(其中秦岭区域16座、巴山区域133座),涉及生态基流泄放电站133座全部达标泄放、接入监管平台,有力保护生态安全和河道健康;对全市412个采矿权、160个探矿权审批及监管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复核督查和整改工作,建立“一矿一档一策”,整改销号问题隐患3170个,坚决消除安全风险隐患,一体推进治水、治山、治岸、治污取得新成效。
据统计,安康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3.3358、平均改善指数3.31%,排名全省“双第一”;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出陕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国家Ⅱ类标准。
科技赋能 节水减排降低污染
汉江汉中市西乡县段
从商洛市区一路向东行驶十余公里,一座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的“花园式电厂”——商洛发电,就矗立在丹江北岸,错落有致的厂房与起伏绵延的山峦,苍翠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如画美景让人沉迷。
为保护好深藏在大山深处的这一片“京津水源涵养地”,商洛发电在设计选型初期,严格按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设计理念,选用当前世界最先进的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利用间接空冷技术,可节约水资源70%以上;生产用水采用商洛市污水厂处理后的中水,每年可节约淡水资源约240万立方米;采用国内首创全膜法处理城市中水,有效提高城市中水利用率,减少向丹江排放城市中水,有效提升京津地区供水品质;投资4000万建成西北地区首座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经过处理后的脱硫废水继续回用,并把生产、生活所有系统废污水全部回收再利用,真正实现零排放。
商洛发电主要负责人说:“我们还建设了透明化的用水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及时监测各个环节用水状况,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水资源。”
作为京津水源涵养地,商洛市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优化水资源配置,有力提升全市水资源管理质效。编制《商洛市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区水环境质量、水源涵养水平、山洪灾害防治水平;制定印发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科技创新引领等6大重点节水行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县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共创共建”工作格局,积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重点领域计划用水管理,实现全市强化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过程管控;修订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建立通报制度,下发“一县一单”问题清单,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商洛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商洛市累计创建省级公共机构节水示范单元61个,商州、丹凤等6个县区全部创建成为县域节水型社会。
汩汩汉江水润泽紫阳
全民参与 真情护水优化环境
汉江边的志愿者
“我每天上下班路上都要齐齐巡查一遍,再加上巡河员、护河员、护鱼员的巡查,现在钓鱼的人很少,垃圾也很少。”来到紫阳县洞河镇,望着山下缓缓流淌的汉江,洞河镇前河村支部书记兼村级河长张东文说。
紫阳县河流密布,汉江在境内流长59.06公里,有任河、汝河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20条,大小河流达531条。
为守护全县河湖健康生命,紫阳县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进“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的行政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行“河长办+督查办+考核办”三办督办考核运行机制,23个成员单位包联全县18条主要河流;县检察院、法院、公安局领导深度参与河湖治理,形成日常监管、公益诉讼、水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并充分发挥护河员、义务监督员、志愿者“三支队伍”作用,凝聚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紫阳县水利局局长刘从平说:“我们大力推动全民治水、全民护水,支持志愿者队伍建设,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团、公众等各方力量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把热心汉江保护的人组织起来,一起开展护河行动,效果更好。”这是旬阳市吕河镇王孝文经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七十多岁的王孝文,从小生活在河边,对家门前日夜流淌的河流有着许多美好回忆。这几年,他带领企业员工一起清理河道垃圾,同时牵头成立了旬阳市守护汉江志愿者联合会。
“要尽我所能让它重回记忆中清澈的样子。”为了这个目标,王孝文带领志愿者坚持每月开展两次护河志愿活动,捡拾、清运平定河、坝河、汉江等河道垃圾。为解决志愿者活动经费问题,他自掏腰包,几年下来花费20余万元。
“只要所干的事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我都会坚持下去。”王孝文说。在王孝文的组织下,近年来旬阳市守护汉江志愿者联合会累计开展护河行动80余场次,捡拾河道垃圾100余吨,走进学校、企业、田间地头开展宣传活动50余场次。
汉中市护河员清理河道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目前安康市除了明确各级河长2902名,聘任护河员2744名外,还组建了400余个志愿护河组织,1万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形成了“河湖长履职尽责、河长办督导督办、水利部门牵头负责、责任单位紧密配合、司法机关有效监督、执法机关合力打击、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治水合力。这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向着守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既定目标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宇宙浩瀚,山河远阔。悠长艰辛的护水道路上,陕西省坚定信心、昂扬奋进,必将奏响更加高亢嘹亮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