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来源:中国网 编辑:欣欣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2-18 15:05:31
摘要: 李长斗: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处置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李长斗: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处置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1702878214636.png

李长斗同志是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优秀专家,法学博士,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等国家部委评选为“全国平安英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荣获国家级奖项20多次。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及舆论引导水平是衡量一个政党成熟与否的关键指标,也是检验一个政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正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艰苦创业、披荆斩棘、历经磨炼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政党,一部百年党史也是一部党的突发事件应对史及舆论引导史,党委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尤其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及应急处置,强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强和改进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指明了方向。

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审时度势,加强改进党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根本扭转了过去网上乱象丛生、被动挨打的局面,使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党员干部是我们党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准确把握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切实维护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审时度势应对重大网络舆论是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传递社情民意的主通道。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舆情工作,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1.部分领导干部现代舆论意识不强。少数地方、部门“一把手”仍习惯于传统思维和经验,在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网络舆论潜在力量,不会甚至不屑于通过互联网做好工作,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主要体现为:首先是“盲目失语”。在网络舆论面前保持沉默,不否认也不承认,这种“不闻、不问、不说”的“三不”态度最终会对党委政府部门形象以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次是“避重就轻”。有的地方出于种种原因,不顾事实一味进行辟谣和否认,甚至出现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导致群众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信任危机;再就是“随意应付”。部分地方针对网友的疑问,不负责任地打擦边球,随意任性处置,导致舆情危机发酵。

2.部分地方舆论引导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社会化网络”时代,有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还非常弱。必要的舆情预判和评估体系薄弱,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严重滞后。有些地方在舆论引导中,对问题一删了事,掩耳盗铃式采用粗放式的行政管理方法。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层出不穷的网络平台和瞬间爆发的舆情事件已经证明,这些旧的引导机制已不能满足解决问题需要。部分地方党委(党组)亟须把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真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部分涉网部门亟须强化政治担当,严格落实“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的要求,在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上下功夫,开创新时代网信工作新局面。

3.部分党委政府网信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部分地方党委政府网信管理体制不顺畅,权责不明、管理缺位。有的几十万人县区,一两个网信人员编制都批不下来。好多县区网信部门就几个人。前几年有的单位甚至就挂个牌子。在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过程中经常存在效率不高、推诿扯皮等情况;也存在着多头管理,谁都管,但都管不到位的现象;有些单位的舆情引导意识还停留在领导自身对舆情认知水平上,缺乏舆情应对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互联网的有效管理。部分地方党委政府亟须在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上下大功夫。

我们唯有持续强化网信事业发展,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强化网络问政,加快主流内容平台建设,打通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沟通渠道,建立完善舆情监管引导机制,才能掌握舆论话语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敏锐性是领导干部工作的基本能力

意识形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历来为治国理政研究的重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民族立魂的大业。

1.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考核工作。随着全球互联网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是维系国家安全、事业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提升社会生产力支撑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关乎中华民族当前和长远发展。加强改进网络意识形态考核工作。通过考核,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考核工作,深化“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确保网络空间更加明朗,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切实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2.按照分级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政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地方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分管党务和宣传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日常工作中,一是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三是持续传播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赢网上舆论攻坚战,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四是教育新老网民遵纪守法,文明有序,营造爱网民、认同网民的网络生态;五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形成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干事创业、建设幸福和谐家园的良好社会风气;六是切实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及应急处置。

3.坚守重大突发事件舆论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持续把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党对网络舆情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要压实责任,制定实施《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把党管互联网落到实处。要坚守阵地,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稳妥调控各类突发敏感舆情,有力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坚决清理造谣污蔑言论、暴恐音视频等各类有害信息,加强网络举报处置,打造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强化治理,完善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网络治理由事后管理向过程治理转变、多头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要严格执法,积极探索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的网络执法体制机制,依法惩治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活动,保护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持续强化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是新闻宣传和网信工作的核心要点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下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态势,宣传和网信系统要配合党委政府在加强改进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上,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不断增添新内容,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在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对网信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要牢记使命任务,细化任务举措,着力推动落实。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洞察力,主动适应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新特性。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深刻认识到做好重大突发网上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做好网上舆论工作,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现在是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矛盾问题的放大器、大众民意诉求的集散地,舆论监督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重大突发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应对重大网络舆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旦舆情应对不当,就会损害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形象。坚持日常舆情监管,就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重要基础工作。面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只有增强前瞻意识、创新意识,才能适应形势的新变化,准确把握舆论导向,从而掌握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权,为我们党各项事业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所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舆论舆情,必须努力做到新闻宣传工作着力点与媒体聚焦点相统一,新闻宣传政策主张与通达社情民意相一致,弘扬社会正气与加强舆论监督相结合。

2.进一步准确把握大局大势,主动提高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针对性。要跟踪热点、找准难点,准确把握每个时期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大势,通过对舆情引导,展示工作成果;着力挖掘有深度、有分析、有研判的信息,为工作的加强与改进、创新与发展提供服务。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单位“一把手”必须突出思想建设,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责任意识。把应对网络舆情工作摆到与党风廉政建设、信访维稳工作、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网络舆情工作同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通过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高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度。

3.进一步提高分析鉴别能力,主动掌控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群体性。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上,重在加强引导。很多网络舆情,只要正确引导,就会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同。积极把网上舆情引导到网下处理,多渠道引导舆情,针对网民的意见,向社会和群众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做到“围绕大局、把握大势、关注大事”,为科学决策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供依据,开展有针对性的舆情分析研判。运用辩证、逻辑、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群体性、阶段性、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增强“转方式”舆论引导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提高防风险能力,完善滋养社会水平,把赢得群众支持、夺得网民厚爱作为网信工作的重中之重。

依法推进网信体制建设是党委政府化解突发舆情危机的重中之重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不断变化的新实践,要实现依法精准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历史重任,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地进一步提高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各种科学理论的自觉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论和世界观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理论为思想武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依法依规推进网信事业建设。

过度封控信息导致舆情泛滥,必须建立引导机制,严防掩耳盗铃。部分地区在过去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处理中,常常采用回避、封堵的办法,淡化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网络传播放大作用下,信息的混乱、错误、拖延会引起公众恐慌,对政府形象和新闻媒体公信力形成巨大破坏。同时,当网络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会造成舆论生态失调,引发公众不满,对社会正常秩序、公众根本利益以及政府职能运行产生严重威胁。这就亟须党委政府完善三点: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丰富信息公开形式,把传统媒体与网络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进程,让谣言止于公开。二是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和网评疏导机制。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正面客观地说明事实。同时,又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对民众情绪进行疏导,智慧地讲真话,不说套话、假话,主动向社会提供新闻信息服务。三是建立虚假信息惩处机制。利用法律对制造谣言和扰乱网络秩序的恶意行为予以最快最严打击。

党委政府要加大自有平台建设,强化处置主导权,严防泛化异化。网络传播的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都有传播信息的可能,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无条件接受网上的全部信息,人们更倾向于接受有一定权威性的网站平台。因此,官方网络平台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围绕热点问题,及时披露信息,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信息传播,解疑释惑,维护正确舆论导向。地方党委政府在接受公众舆论监督、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同时,还应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主动充当“意见领袖”,正面引导群众的讨论,及时批驳敌对势力的造谣、攻击和污蔑,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党委政府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建设,扩大主流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搭建党委政府和民众贴心沟通的桥梁。加强部长、省长、市长、县长、乡长信箱、在线访谈、留言板等党委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平台建设,将网上施政和沟通作为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工作举措,真诚客观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让互联网成为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真情交流、贴心沟通的桥梁,用坚实的一砖一瓦,构筑起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