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召开初级中学课程改革联盟工作现场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课程、新课标落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充分实现区域教学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牡丹江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12月12日,牡丹江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牡丹江市初级中学课程改革联盟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在市十六中学区(江南校区)举行,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民族教育处)处长刘德宏同志对会议开展线上指导,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艳同志作工作部署,会议由牡丹江市教育局副局长宫建刚同志主持。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艳同志作工作部署
牡丹江市教育局副局长宫建刚同志主持
会议对我市课程改革区域性推进历程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结合全省教育振兴的奋斗目标,科学研判了课改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分析了义务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课改联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强调,各县(市)区、联盟学校要把深化初级中学课程改革,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表现,依托课程改革联盟,善于借智、借力、借势,注重同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取长补短,推动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要针对课改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要注重城乡教育结合,善于整合各种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凝聚各方面智慧,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互联互通、协作共赢。
与会嘉宾参观了我市初级中学课程改革联盟成果展,观看了我市课程改革成果宣传片。牡丹江市十六中学区、宁安市第二中学、穆棱市共和中心学校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和课改经验分享。会上,为本届课程改革联盟理事长单位市十六中学区进行了授牌,下一届课改联盟现场会承办单位宁安市第二中学也接过了课改联盟旗。
市十六中学区对“4+N发展课堂”教学模型及“三备两研一说”大单元集体备课进行了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展示,包括集体备课、课时说课、课堂教学等环节,“三地共研、共上一节课”的创新实践,打破了区域教研壁垒,联盟学校共享备课资源,发挥骨干备课组辐射引领作用,关注区域师资、学情差异,找到了教育教学短板,不仅展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体系建构,更是诠释了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变化,体现了课程改革新样态,充分印证了科学规范的教研模式和教学模型可以实现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教研培训部语文教研员迟文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其他教室及线上同步进行了8个学科共8节课堂教学展示专家评课。
本次初级中学课程改革联盟工作现场推进会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校际教育教学交流,深化了课程改革,推进了我市课改进程,充分发挥了各校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三个课堂”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了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学共进、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景。我市课改联盟成员学校将凝心聚力、精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补齐短板,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路上同心同德、砥砺前行。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及相关科室同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市教育信息中心、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全市82所课改联盟成员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全市各初级中学中层干部及广大一线教师在分会场参加会议。(中国网 高文 通讯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局 李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