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至,冬笋鲜,眼下正值品尝冬笋的最佳时节。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依山而居的村民们频繁穿梭于山野竹林间,寻找冬日里的至鲜美味。
瑶民们正在竹林里挖冬笋。汪蓉 摄
兰田瑶族乡位于灵川县西北部,处于青狮潭上游,属高寒山区乡,境内山高岭叠、竹林资源丰富,素有“毛竹之乡”之称。在兰田瑶族乡,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不同的鲜竹笋。和春笋、夏笋不同,冬笋是由秋后毛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深藏于竹根周围的土壤之中,不同于其他笋类那样破土而出,所以笋质幼嫩,口感更加细嫩紧实、鲜甜爽脆,有着“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由于山区海拔较高,气候湿润,当地所产出的冬笋品质更为上乘,是冬季菜中极品,也是当地瑶民最爱的山野美味。
瑶民们展示挖到的新鲜冬笋。汪蓉 摄
“我们这里好多竹子,现在是冬笋长得最旺盛的时候,挖回去拿来做圆子、炒腊肉、烫火锅,是纯天然的美味。”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兰田村村民韦汉明介绍。
瑶民们正在制作冬笋豆腐酿,迎新年。汪蓉 摄
冬笋好吃,而挖笋却是一项辛苦活,也是一项技术活。有着20多年挖笋经验的韦大姐,却能根据竹子的外观,快速找到冬笋的位置,并准确开挖。据她介绍,挖冬笋需讲究技巧,要先观察竹稍朝向和土壤状况,才能判断竹笋的位置。找到冬笋后,需小心翼翼地刨土寻根,沿着笋尖往外围挖,再用力挖向泥土深处,精准斩断笋根,一根完好、鲜嫩的冬笋便破土而出。
比起挖冬笋,当地瑶民更擅长以冬笋入菜,有着“无笋不成席”之说。将沾满泥土的冬笋去除根部,剥掉层层叠叠的外壳,只留下细腻白嫩的笋心,施以简单的烹饪方法,皆可成佳肴。在当地瑶民餐桌上,除了将笋片搭配任意食材,制做成冬笋豆腐酿更是冬日限定,是瑶民家中逢年过节、宴席待客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佳肴。
制作好的冬笋豆腐酿。汪蓉 摄
“新鲜挖回来的冬笋我们是拿来炒着或者烫着吃,但是最喜欢的就是用来做豆腐酿,这是我们本地的一道特色传统美食,我已经做了二三十年了。”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兰田村村民韦汉明边制作豆腐酿边说道。
冬笋豆腐酿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只需将新鲜食材冬笋、香菇、蒜苗、猪肉等剁碎加入适量调味料,作为馅料备用;再将饱满的肉馅嵌入金黄酥软的炸豆腐中,这样一个用料十足的豆腐酿便制作完成。与别处圆形的豆腐酿不同,瑶乡传统的冬笋豆腐酿是三角形的,精致摆盘后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寓意着“招财进宝”、“新年节节高”,也是瑶民祈愿来年丰足圆满的美好表达。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融媒体中心 汪蓉 叶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