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浆、放浆、点卤......走进山东省泰安市肥城高新区王西村豆制品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加工制作豆腐皮,一筐筐热气腾腾、散发浓郁豆香的豆腐皮“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各地。近年来,王西村依托特色资源,引导传统王西水塔豆腐皮产业发展向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变,“小豆粒”做成了“大文章”,打造出乡村振兴“王西模式”。
据了解,王西水塔豆腐皮距今已有30多年历史,传承人罗光华始终保持11道古法工序,浸泡、磨浆、熬浆、吊包、点浆、搅碎、压榨、揭包、蒸煮、晾干、打包一道也不能少。沿袭了祖传手艺,加工精细独特,原料大豆品质好,因而生产的豆制品口感细嫩,嚼劲十足,风味俱佳,吸引着众多顾客前来购买,旺销到山东沿海,江浙、东北及两广一带。
“我们王西水塔豆腐皮原来是一个家庭小作坊,后来成立了加工厂,还是经常供不应求。2021年厂子和村里达成合作,村集体出资建设高标准车间,结合现代化生产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每天可以加工1000斤大豆,生产豆腐皮1200斤,每天产值14000元左右,年收入500万元左右。”王西水塔豆制品加工厂经理罗光华介绍道。
王西村通过“村企共建”模式,将原来的“小作坊”建成现代化车间,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以“品牌”和“厂房”入股,帮助村集体增收,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企业大豆原料的需求,调动了周边群众种植积极性,拓展了产业链;扩建后企业多样化开发豆制品,延伸了产品价值链;王西水塔豆腐皮获评泰安特色传统小吃,再次擦亮乡村特色产业品牌......如今,“王西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落户,真正实现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
下一步,山东省泰安市肥城高新区将继续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让更多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山东省泰安市肥城高新区综合部宣传科 曹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