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江西余江区:创新四种模式打造“信用+智慧”监管新格局

来源:中国网 编辑:乔乔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1-23 14:02:15
摘要: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四种模式打造“信用+智慧”监管新格局。

2023年以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坚持以信用监管为突破口,创新信用归集、分类、监管、修复四种模式,着力构建“归集精准、分类清晰、监管高效、修复快捷”的高标准信用体系,重塑监管流程,提升监管效能,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创新“纵向+横向”模式,推动信用归集精准。在纵向贯通方面。依托鹰潭市“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执法人员通过执法终端将日常检查及专项检查记录上传至平台,通过“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完善经营主体画像绘制,加强信用信息分析利用。同时大力提升年报数据质量,对全区年报数据中企业资产情况多项数据为零的企业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对年报数据不一致的企业通过电话联系,通知进行年报数据修改,将年报数据精细化管理。在横向集成方面。主动与全区各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协同全区数据归集相关单位,强化各行业领域经营主体全领域、全流程、全链条信用信息归集力度,按照“谁产生、谁负责、谁监管、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上传,畅通数据归集路径,增进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密切部门之间工作衔接,打破对接壁垒,开展常态化、智能化、精准化涉企信用风险信息数据归集工作。2023年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归集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66万余条。

创新“通用+专业”模式,推动信用分类清晰。在“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方面。深化运用省市场主体“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成果,目前已对全区5.37万市场主体进行信用风险分类。其中A类(低风险)3.69万户、占比68.67%;B类(一般)1.09万户、占比20.26%;C类(较高)0.2万户、占比3.72%;D类(高风险)0.39万户、占比7.35%;并将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延伸到基层分局,量化至社区网格,为基层监管提供有效信用支撑。在“专业型”信用风险分类方面。制定通用型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与专业领域风险防控有效结合工作方案,围绕“专业”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领域,实施专业管理。一方面整合“赣溯源”监管平台信用信息数据,另一方面主动对接“鹰潭智慧市场监管平台”的专业模块功能,通过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监督检查信息、违法违规信息、产品质量信息、投诉举报信息、舆情监测信息等多维度信用数据,推进专业信用风险监管。对全区935户食品流通、839户餐饮、71户食品生产进行了专业信用风险分类,覆盖率均已达到100%。全区310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045台(套)在用特种设备全推行风险分类管控。为70户零售药店和100户医疗器械店进行了信用状况“精准画像”。

创新“减负+赋能”模式,推动信用监管高效。在减负方面。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针对突出问题和信用风险开展双随机抽查,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时,根据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精准性。对A类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根据实际情况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对B类企业,按常规比例和频次开展抽查;对C类企业,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D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的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完成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比例达100%,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了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在赋能方面。将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机制与食品小作坊结合,建立余江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充分利用工业园区闲置厂房,对闲置厂房进行升级改造,盘活“沉睡资产”,形成“政府扶持、部门指导、企业主唱、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制定《余江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十大扶持政策实施工作方案》,强化监管部门的服务意识,降低业主经营成本,确保符合条件的小作坊切实享受到政策惠利。同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依托“专业”信用风险分类,建立ABCD四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台账和县、乡、村三层包保干部台账,推进包保责任制迅速落实,有力推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

创新“修复+包容”模式,推动信用修复快捷。在修复方面。为了让群众“办事舒心爽心”,主动开通信用修复“网上办”,对被作出行政处罚公示的余江经营主体,在履行法定义务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线上申请修复,在线递交申请材料,实现企业信用修复“零跑腿”、“零见面”全程网上办理。截至2023年12月,全区办理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用修复2件,严重违法失信移出信用修复1件,经营异常名录移出861件,让信用修复有温度,更好促进经营主体守法诚信经营。在包容方面。针对无故意未年报的实体各类市场主体,引导市场主体重塑信用,纠正失信行为。通过公示系统共享至各相关部门,营造了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对部分市场主体逾期年报行为实施服务型执法和包容审慎原则,给予宽展期内免于处罚,减轻企业负担。截至宽展期结束,共有60家经营主体及时主动纠错免于处罚。(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