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全面融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深入实施“345”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四个百亿工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富有灌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十四五”后续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蓄势铺垫。
灌阳西山坪工业园区 汪家荣 摄
园区经济加快推进,着力打造灌阳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灌阳县深入实施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壮大提升“3+N”产业集群,岭南“黑白根”大理石、石英砂硅基新材料、合金新材料三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六成;康乐人粉业方便米粉研制成功顺利投产;园区市政排水管网、路网、电网、消防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工程推进迅速,新开工建设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3000亩食品药品园前期规划工作加快推进,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双百双新”科技产业园获亿元政府债券项目资金支持。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着力打造广西对接长江经济带“桥头堡”
灌平高速 汪家荣 摄
灌阳县立足广西“北联”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动“一铁三高”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快捷交通圈,着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目前,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灌平高速公路灌阳段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有望近期建成通车;东安经全州至灌阳高速公路、江永经灌阳至桂林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将历史性进入桂林市100公里辐射半径,彻底解决灌阳交通瓶颈问题,并一跃成为广西对接长江经济带“桥头堡”。
生态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广西绿色生态经济强县
千家洞文旅度假区 汪家荣 摄
灌阳县以新发展理念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全力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持续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达76.73%;灌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自治区试点建设验收;生态环境优良,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和城市集中式生活饮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规划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绿色新能源基地,总投资80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灌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获自治区核准并全面开工建设,为打造桂北“风光储”一体化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发挥龙头牵引作用,有效促进了县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广西文旅发展新品牌
滑雪场 汪家荣 摄
灌阳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县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整体提升。深入实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加快旅游智慧平台建设,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纪念湘江战役9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挖掘、研究、保护、利用好灌阳县红色文化。推动传统村落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转变。培育创建千家洞景区康养基地、北纬25°宝盖山旅游度假区等5A级景区。积极策划“春踏青、夏尝果、秋观赛、冬滑雪”农文旅体四季主题产品,努力打造一至两个国家与地方长期共建的赛事IP品牌,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装备等多元产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探索出一条广西特色、灌阳优势的“体育+”发展之路。
便民便企服务宗旨加快提升,着力打造灌阳营商环境新名片
灌阳县城全景 汪家荣 摄
灌阳县委、县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强化系统思维,坚持靶向发力,做好做实年度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指标工作,对各项指标任务进行全过程督办,确保逐项落实到位、圆满完成;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凝聚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合力;建立健全便民、便企的审批服务机制和举报投诉制度,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加快推进“三化六通办”工作,继续实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定期召开服务企业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加快“四上”企业培育的速度,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度测评制度,强化监督,杜绝服务不到位不规范、消极怠工、故意拖延、变相梗阻等有损营商环境行为,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潜心谋发展、安心抓经营、放心办企业,促进了灌阳高质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委宣传部 唐敏 伍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