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一下这条鱼,10多公斤重,身材修长,有着金色的鱼鳞、红色的尾巴,是东平湖的野生鱼。”
“莲子、芡实、菱角仁,被称为东平三宝,都是我们东平湖的特产。”
……
寒冷的冬日里,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东平湖的渔民撒开大网,尽享丰收的喜悦。从事电商多年的解庆丽,也按时打开直播,向直播间里的网友介绍东平湖的特产,不一会儿的工夫,便有人下单购买。
今年38岁的解庆丽,和丈夫陈吉亮都是东平县老湖镇人,从小在东平湖畔长大。老湖镇紧邻东平湖,当地村民多逐水而居,靠水吃水,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陈吉亮从记事起,父亲就在湖上劳作、捕鱼、卖鱼,有时他也会被喊去帮忙。每年东平湖禁渔期,为了挣钱养家,父亲都会外出打工。
2010年,陈吉亮、解庆丽结婚后,也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队伍。他们离开家乡后,进过服装厂,也摆过地摊。有了孩子后,两人选择了“回到湖上”,开网店创业。经过前期考察筹备,2012年,夫妻二人的网店正式上线。12年努力,解庆丽的东平湖特产小店红红火火,还成为了“东平湖直播一姐”。
每天早上9时,阳光轻抚湖面时,东平湖上都会出现一艘小小的渔船。甲板上,解庆丽的公公、婆婆撒网捕鱼,丈夫负责打包发货,解庆丽则把手机架在船头的支架上,直播捕鱼的全过程。“以前东平湖里到处都是网箱的时候,不敢想能够直播,那时候鱼的种类也少。现在的东平湖环境越来越好,鱼也越来越多。顾客喜欢看湖上直播,尤其喜欢看我们捕捞上新鲜的野生东平湖大鱼,也愿意下单购买。”解庆丽告诉记者,直播间里经常有数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据悉,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对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义重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东平湖一度被滥捕滥捞、乱圈乱占、乱采乱挖等问题困扰,特别是网箱、网围养殖,面积一度占到水域面积的一半以上,生态环境和景观遭到严重破坏。为守护“一湖清水”,近年来,东平县大力推进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了清网净湖、退渔还湖工程。常年靠水吃水的渔民有的转型再就业,有的外出发展,也有一些渔民不舍得离开,继续按照新的规定捕鱼,还有人从“湖上”走向“岸上”,再回到“湖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业。
“纯靠打鱼为生的话,真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候能够满载而归,有时候却是空船而回,不仅劳累,还不能保证收入,所以现在也有一些渔民学习电商直播,或者售卖东平湖的其他特产。”解庆丽说。随着直播间名气的增大,售卖出去的鱼也越来越多,她也经常拿着手机去湖边、码头直播,收购渔民捕捞的鱼进行售卖。东平湖禁渔期,在解庆丽的网店,还有山鸡、松花蛋、咸鸭蛋、粉皮、芡实等一些当地土特产上架。
解庆丽夫妻二人店铺所在的渔家风情小镇,是去年老湖镇推进建设的文旅项目。夏季“村晚”、美食节、音乐节、啤酒节、餐饮大赛、湖产品展销会……去年以来,一系列活动相继在小镇举办,让靠水吃水的渔乡成为新的文旅“网红打卡地”,也为从“湖上”走向“岸上”以及从“岸上”回到“湖上”的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山水相依,碧波浩渺。站在东平湖畔,看着忙碌的渔民和清澈的东平湖水,解庆丽说,希望通过直播,让更多的人看到东平湖的优美风光,也希望有更多全国各地的朋友能来东平,游东平湖、逛大宋不夜城、品全鱼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