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山东菏泽农商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网 编辑:清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2 17:32:00
摘要: 菏泽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着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山东菏泽农商银行把握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菏泽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着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创企业,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及的“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实现菏泽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菏泽科创企业迸发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天宝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以牡丹的功效性提取物为原料,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牡丹籽油、牡丹咖啡、消杀洗护产品等功能性产品。该行在“千企行”走访活动中了解到该企业有融资需求后,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制定了以公司名下13项专利权提供质押担保的融资服务方案,只用了3天就成功为该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600万元。科技企业往往具有无抵押、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传统的信贷模式在面对企业技术成果时无法有效赋值。菏泽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全面获取科技企业460余家,扎实开展“金融辅导员”“首贷培植”等金融服务。持续强化政银合作,加快专项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结合科创企业经营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向科创企业提供金融产品,该行创新推出“丹彩微贷、流动资金贷、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信贷产品,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在信贷投放上提力度,在审批流程上提速度,将科创企业“专利”转化为“红利”,将“技术”转化为资本,有效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2023,该行全年累计支持科创企业68户,金额9.4亿元。

聚焦绿色低碳,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菏泽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实现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大力下好绿色信贷“关键棋”,持续提升绿色信贷服务质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2023年该行全年累计投放绿色贷款20.2亿元。

聚焦生态农业、绿色经济、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项目和领域,该行出台了《金融支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 61项工作措施,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行业发展。围绕全市“231”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营销对接客户“白名单”,有效落实客户培育优先、免抵押担保优先、减费让利优先、无缝续贷优先、快批快贷优先“五个优先”政策,主动上门开展30余次“一对一”专业金融服务,累计新办理贷款 11.43亿元。结合“金融辅导员”“首贷培植”“百行进万企”等活动,主动走到田间地头、企业厂房,深入调研新材料研发、绿色节能环保主体行业金融需求,切实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利率。同时,运用延期还本、延期付息等政策,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型、环保型、低能耗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精进电动科技(菏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电动商用汽车、电动乘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之一。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力度,该公司锚定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但缺少资金购置原材料的流动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难题。菏泽农商银行主动与该企业对接,了解到该企业拥有6项目专利,随即为该企业办理了2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助力绿色企业筑梦前行。

聚焦乡村振兴,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作为辖区金融服务主力军,菏泽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扎实做好普惠金融,保障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该行坚持“紧跟地方党委政府发展战略走、紧跟当地产业整体规划布局走、紧跟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走”。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标准,常态化开展普惠金融夜校、驻点办公、网格化营销、“四张清单”营销对接等工作,全方位、多层次打造普惠金融系统性工程。在全辖区建立200余处农村金融服务站,常态化开展“流动银行车”上门服务,为百姓办理小额取款、代理缴费一揽子日常金融服务,有效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选派18名支行行长挂职乡镇副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搭建银政沟通桥梁,融入乡村治理。积极推广客户经理“驻点办公+错时营销+金融夜校”服务模式,联合乡镇政府,创新开展“政银企”对接会,主动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涵盖党建、农业技术、财务管理、金融知识等方面的一揽子服务,助力其健康发展。

聚焦百姓所盼,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主动创新信贷产品,通过“政府贴息+银行让利”的方式,2023年累计投放创业担保贷3.5亿元。主动为辖内特色产业搭建“产-供-销”为一体的金融平台,以牡丹区黄堽镇为例,为支持当地花农发家致富,该行积极搭建销售平台,依托山东农信“智e购”商城,累计线上销售鲜切花1.3万单。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对优质零售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实施减费让利,已累计为51788笔普惠小微贷款实施阶段性减息,涉及贷款本金49亿元,累计减免利息 993万元,切实为客户降低融资成本。

牡丹区高庄镇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镇,以东头村为例,目前葡萄种植规模达4000余亩,拥有阳光玫瑰、巨峰等48个品种,带动周边群众104户400余人就业。菏泽农商银行不断加大对当地葡萄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对接村两委、种植园区负责人、合作社、种植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葡农大走访”活动,上门服务了解资金需求,一户一策开展信贷资金扶持,为该村葡萄产业发展献言献策,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携带移动办贷设备、智慧柜员机等深入村庄、集市、果园开展驻点办公。同时对葡萄产业贷款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发放和利率优惠“三优”服务,积极为发展葡萄产业开通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累计扶持当地葡萄种植户发放贷款1800余万元。

聚焦银发经济,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近年来,菏泽农商银行聚焦亲老适老金融,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服务相结合,注重从细节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着力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程度,进一步营造老年人友好型金融服务环境,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贴心守护“夕阳红”。

为更好服务“银发客户”,菏泽农商银行积极推动适老化设施改造,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配备,在全辖网点设置无障碍通道,全面配备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便民设施,并为老年客户设置爱心专座,通过提升柜面服务和厅堂营销的适老匹配度等方式,及时解决老年群体难题。此外,菏泽农商银行结合支农支小、服务乡村的使命,不断提升老年群体服务便利化程度。积极向老年群体推广风格简约、常用功能齐全、大字体版的“智e通乡村简约版”,帮助老年客户融入信息时代,提升金融服务速度和温度;持续优化上门服务流程,完善适老渠道建设,最大程度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加强银政、银医、银商合作,以社保卡为突破点,全面满足老年客户缴纳日常水、电、暖及平价购物等需求,致力打造老年群体家门口的贴心银行。

截至目前,菏泽农商银行已累计发行社保卡73.8万张,2024年以来,新购置社保卡制卡机14台,目前已实现56家综合性支行社保机具全覆盖,18个乡镇,666个行政村享受社保便民服务;积极利用遍布城乡的网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依托“金融夜校”,帮助有能力、感兴趣的老年人熟悉智能化服务,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构建良好的养老金融服务环境。

聚焦发展转型,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近年来,菏泽农商银行紧跟数字金融发展浪潮,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坚持把“数据集市”做优做强,围绕“让数据多跑路”这一目标,全力带动金融服务转型,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贡献农商力量。菏泽农商银行狠抓“数据集市”建设,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建立以数字信息为支撑、以全产业链为服务对象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数据整合、系统互联,让市民办理业务更加便捷。该行主动对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线上客户识别、电子授权、证照下发和资料验证,全面实现“一网通办”线上办理抵押登记;对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综合政务自助终端进网点、政银专线互联,将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税务等20余项政务服务引入网点厅堂,有效拓展网点渠道功能,让客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线上申贷办贷一体化,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该行通过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手段,将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APP等链接更多系统,实现系统联动,吸引客户、方便客户。倾力打造“信e贷”线上产品体系,依托大数据创新推广公积金e贷、信e快贷等线上办贷模式,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载体,贷款实现线上实时预约,大数据实时分析,系统自动匹配额度、利率,30万以下贷款全部线上发放,提高了办贷效率,节省了客户时间成本,越来越多的客户感受到了线上办贷的便利和便捷。丰富智慧营销系统载体,提升数字化营销服务能力。该行以“智慧营销系统”为抓手,以大数据为依托,深入对接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获取相关行业客户清单,细化专业网格信息,全方位丰富客户画像,强化“四张清单”对接成果运用,利用系统自动测算客户预授信额度,有力推动普惠小额“无感授信”全覆盖。(程功 魏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