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风采 资源 建设 产业 合作

绿色能源技术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中国网 编辑:欣欣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9:35
摘要: 绿色能源技术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绿色能源技术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梁云凤

1714379066346.png

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本源探索

地球生物都是碳基生物,人类作为碳基生命,我们生活在碳的世界,碳对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就是碳文明,人类文明史就是碳文明史。碳是生命元素,更是宝贵资源,碳多、碳少、碳和无不考验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如何“治碳”应该是洞悉生命本源的生存之道。

碳基生命从自然环境中收集、储存和利用能量,“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是生命的根本规律。“天人合一”应该是人类发展的和谐之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

基于碳基生命本源,遵循天人合一哲学智慧,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人工精巧的创新之道。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以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钱学森先生曾说,科技创新不能只满足于“追尾巴”和“照镜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不但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而且要使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更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从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形成新动能、新优势。

新兴产业处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绿色能源是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引擎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源技术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的能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统筹实现能源安全和碳中和战略目标,能源高质量发展应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靠颠覆性科技创新,锻长板,补短板。

不能“谈碳色变”,要坚持碳循环理念,利用颠覆性技术对煤电进行绿色化改造。等离激元技术是前沿、颠覆性技术,属于纳米微观领域的新发现,利用等离激元效应聚焦的局部强大能量场,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光热或工业余热等热能,一步法实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为碳氢化合物,称为“治碳制能”,将碳排放化害为利,制造出碳中和天然气、汽油、汽油、柴油、乙烯等,发展绿色碳能,既锻造了“富煤”长板,又补齐了“贫油少气”短板。更为关键的是,治碳制能能够同时解决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经济安全,实现“一箭三雕”。

氢能是目前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利用等离激元技术制氢,只需一步能量转化,无需电解,反应条件温和,该技术产业易于规模复制,光路径可在光照充足的区域无限扩大,实现大规模制氢,热路径则可利用火电厂、钢铁、化工及核能供热等的工业余热提供热能。

构建新质生产力绿色设计标准体系

绿色设计是撬动绿色发展的智慧杠杆和首要环节,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绿色设计标准体系至关重要。

一是建立绿色颠覆性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在具有一定优势的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成立行业标准组织、产业联盟,支持相关组织、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重要国际标准制定。

二是以产业全生命周期绿色化为目标,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绿色标准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根基,建立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是能源绿色设计是能源绿色发展的导航指引。以绿色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安全发展为重点,加快相关标准制修订,强化标准实施应用。提高绿色能源领域标准国际化水平,支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绿色能源技术标准高水平走出去。大力支持绿色能源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推动形成一批国际标准。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碳足迹、碳标识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有利国际环境。